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 第58章 此去通途24

第58章 此去通途24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送上去一百个方案,不用想也知道,九十个都是跨江大桥,”

他说,“我们要做,就做这个。”

“可我们学院,原本桥梁工程就是重点。”

组员犹豫道,“数据和资料,也是桥梁工程更多。”

另一个组员直接多了,“你还年轻,我不认为你可以主导这一次的设计。这次的比赛没有那么简单,不只是做做样子,前三名的方案会送到沪城,如果可行,或许就能造就一项跨江工程。”

他们都是大三的学生,虽然不都是结构工程院的,但能被张学书安排给自己的两个宝贝学生,本身实力也不会太差,都是冲着名次来的。

因此,他们不能容许因为一个十六岁小孩的所谓“剑走偏锋”的想法,而让比赛出错。

宋修竹却很坚持,“我是组长,并且我有把握,能做出合适的方案。”

“你说的这种方案,我们都没有任何经验,耗费的时间精力太多。”

宋修竹:“我也没有经验。”

组员:“??”

他继续道,“我会出一个方案,如果有问题,你们可以提出,然后我们一起完善。”

“这么说来,你是一意孤行了 ?”

组员并不是很赞同,但宋修竹是张老师“钦定”的组长,“一周,我们要看到方案的雏形,以确定是否有价值推进下去。”

方案初选时间为一个月,通过初选,在进行一个月的详细方案编写和概念完善,最后进行专家会评比。

届时,沪城各大设计院和同舟大学的相关领导和老师都会参加,模拟真正的项目工程专家研讨会。

“可以。”

为了让组员信服自己,他必须要付出更多努力。

而此刻的谢雁组——现在要改口叫苏擎组,正在同舟大学里飙“自行车”。

“谁赢了谁负责第二小节数据的计算!”

苏擎声音刚出来,人就没影了。

紧跟在他后面的是谢雁。

方斯闻则慢悠悠的瞪着他的老爷车,人还没进入老年,车速已经提前老龄化。

两个小孩第二圈超过他的时候,他第一圈都还没骑完。

用苏擎的话来说,整天呆在教室里赶方案,人迟早要闷死,必须地出来锻炼身体。

第三圈的时候,谢雁已经快追上了他。

苏擎回头看了她一眼,“追的上来吗?”

他笑罢,转身加快了速度。

就在这一瞬间,原本还晴朗的天空,毫无征兆地落起了大雨。

谢雁眼疾手快,一个拐弯就骑到旁边的树下停了车。

苏擎被淋了个措手不及,他一个回旋,把车头掉了回来,刚才有多快加速冲过去,现在就有多快逃回来。

太阳都还没下去,就下起了太阳雨,这么罕见的事儿让他们碰上了,方斯闻此时不知道人在哪,苏擎顶着自己外套就冲到了谢雁旁边。

这棵树也不算茂盛,还有雨落下来,但比站在路中间好多了。

他回头一看,比自己矮两个头的女孩头发也湿了,双手举在头顶,挡着雨。

苏擎的手一挥,外套就落在了谢雁头顶。

雨没了,她抬头一看,只看见他的侧脸。

谢雁说,“谢了。”

伸手要去抓住外套。

苏擎却也抓紧了,还凑了过来。

“这可不是给你躲雨的,全给了你我怎么办,让哥哥也躲躲。”

“身为组长,为组员淋雨不是应该的吗?”

“我觉得不是很应该,你觉得呢?”

他的外套被展开,替一高一矮两个人遮着雨,太阳雨来去都快,一眨眼的功夫,雨停了。

苏擎抓住外套的手一松,让衣服盖住了她的头。

谢雁抓开衣服,“喂。”

“嘘,看那儿。”

苏擎一指远处。

湖面上,一道小小的彩虹从湖岸的这边,落入碧绿的湖中,空气中还有雨水的味道,

她看着那道七彩的弧光,忽然有了个想法。

**

初选,宋修竹的方案通过了。

组员也加入了他的方案设计里,无论是他还是谢雁,都在为最后的方案做着努力。

他们需要做大量的计算,调查和现场测量,才能拿出一份值得推敲,可行的过江方案,而不是一套学生的幻想设计。

时间,眨眼间就来到了设计大赛的决赛,专家评审会。

在同舟大学最大的新型教室里,将会决定出最终前三的学生作品,并报有关部门推送审核。

参加比赛的方案一共有一百一十二份,最终,二十份作品经过了初选,进入最后的评审会。

果然,前面十份都是桥梁方案,因为最新建成的跨江大桥,让沪城修桥的热情,从有关部门到学校,全都十分高涨。

能进入决赛的方案都没有大的问题,但多数都是复合型斜拉桥,和第一座大桥没有太大的区别,缺乏变化和新意。

更重要的一点,首座大桥能够成功,其中一个原因是选择了最窄的一处江面,江面仅有三百多米,因此,最终的大桥主孔跨径为四百多米。

但这样的修桥地点只有一处,而且,如果离首座大桥太近,也没有区别,很多方案并没有考虑到选址问题,只是注重在桥型和桥梁技术上。

有的加了一些新的改变,比如桥塔的形状,引桥的构造等等,都不算大的突破。

直到宋修竹组的方案出来,现场的专家们议论声才大了起来。

主讲人是宋修竹。

这个只有十六岁的天才少年,站在众多专家面前,阐述自己的观念。

“跨江只有一种方法吗?我认为不是,”

他拿出自己的方案,“除了跨江大桥,过江还有另一个便捷安全的方法——越江隧道。”

谢雁点头,不愧是宋修竹,想法果然和大部分人不一样。

“比起跨江大桥,过江隧道出现的更早。”

他先介绍了背景。

“二十年前,第一条过江隧道建成通车,它是华国第一条越江隧道,打破了过江只能依靠轮渡的僵局,开车从隧洞过江,最快只需要六分钟。”

“这之后,两年前,第二条过江隧道也建成通车,由南北两条隧道组成,一共四条行车道,全长两千多米。”

过江隧道的发展在过去的这些年里,遇到了停滞,这种局面,是方方面面的原因造成的,如果不是踩踏事件,第二条过江隧道也不会那么快提上日程。

在沪城借钱修桥的时候,过江隧道也重新走上了舞台。

宋修竹的想法,就是在以往的过江隧道建设经验上,设计一条更多车道的过江隧洞,过江隧道沪城已经有过修建经验,工程技术也比较成熟。

“真不愧是少年班出来的。”

苏擎靠近谢雁旁边,微微斜着身子,悄悄道,“你有想到,他会提出这个方案吗?”

谢雁老实回答,“没有。”

他问,“原因?”

她回答道:“第二条过江隧道,从八年前就开始修建,用了六年时间,如果不是踩踏事件成了沪城过江基建的催化剂,可能还没有这么快通车。”

“过江隧洞的确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造价不比修桥便宜,而且时间更长。”

他一笑,“原来你早就知道了。”

苏擎原本就因为参赛方案的事情对她刮目相看,但桥梁工程毕竟是谢雁的专业,他没想到她对于隧洞隧道也这么了解,甚至知道沪城的过江隧道修建时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