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 第49章 此去通途15

第49章 此去通途15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期末考试,我拿个全班第一回来给您看!”

此刻的谢燕十分自信,“他们两个怎么可能考得过我!”

**

“这是什么……”

谢雁打开纸袋,从里面拿出两件……大红的羽绒服出来。

“这是我千挑万选,选中的两件顶级漂亮衣服,快,穿上试试看!”赵图强双手叉腰,得意道,“上次说见面之前要给你们买衣服,遇到意外没买成,这次怎么也要补上。”

顺便让她那个渣爹看看,孩子也不是没人管的,他要是管不好,他赵图强随时接盘。

谢郁看着手上的黄色毛线帽子,还有一双荧光绿运动鞋:“……”

赵叔的审美……

谢雁把东西迅速装了回去,“非常好,您送的这套红绿灯套装,我们非常喜欢。”

别让谢燕看到了,否则她第一个笑死当场。

赵图强喊着,“别急着收起来啊,还没试试看合不合身。”

“合身,相当合身。”

谢雁立刻阻止了他,“吃午饭没?巷口有一家餐馆。”

赵图强点头,“一大早挤轮渡过来,的确饿了,走吧。”

出门的时候,正好遇见常晓菱下班回来,她看了眼赵图强,露出笑容,“您还挺热心的。”

“比您的心也就热一点。”

赵图强说完,拉着两个孩子走了。

这不是他第一次来看孩子,常晓菱等人走了,脸上的笑容散掉,“真这么喜欢,怎么不把两个孩子全都带回去养,多管闲事。”

**

三人去路口的餐馆点了三碗面,谢郁埋头吃面,赵图强猛地一摔筷子,“他们家不给饭吃?!”

谢郁:“……?”

谢雁摇头,笑道,“你放心,我要是吃不饱,第一时间就去找你了。”

赵图强却没立刻接话,低头开始吃面。

谢雁察觉到什么,“你要走了?”

“卧槽,谁和你说的!”

赵图强一惊,随后狐疑地盯着她,“你怎么知道的?”

她也就是随口一问。

以往,赵图强肯定狠狠拍桌子,说现在就能去他家。

“我那破地方,我准备卖了。”

赵图强说,“地方大有屁用啊,四周连个馆子都没有,我准备把房子和地卖了,前几天接了一单长途,跑西北,时间肯定长,但是估计能赚不少。”

谢雁问,“你缺钱?”

“是,有那么一点。”

赵图强咳嗽几声,“我看中浦江西岸一处房子,四十平方米,小是小了点,卖了东岸的破屋,再加上我的积蓄和这一趟赚的,我估计就够一半了,剩下的再慢慢跑,慢慢还。卖家出手很急,这可是个大便宜,这么低的价格,以后不会有了!”

“最重要的一点,”

赵图强得意道,“ 那房子距离你们家走路不过一百米!你们在那家要是受气,可以直接搬过来。”

他等着两个孩子欢呼雀跃地夸奖他,等了半天,什么声音也没等到。

“……什么反应,给点屁话!”

谢郁说,“你要从一个有房有地有车,有为的中年男人,变成一个负债累累的长途司机?”

赵图强:“……什么叫做中年男人,老子今年还没有四十岁!小丫头,你怎么教你弟弟的?现在说话越来越难听了!”

谢雁点头,“小郁总结的很到位。”

她说,“你绝对不能卖掉浦东的房子。”

“为什么?”赵图强一愣,因为谢雁说的太认真了。

“浦东现在是很荒没错,但是你也看到了,浦西的房子全都是一层累着一层,不断往上加高阁楼,一个房间,被分成上下两层,左右几间,但凡人长得高点,就能顶到头。”

她喝了口汤,继续道,“沪城的经济要发展,就会有新的企业,新的工厂,新的建筑修建起来,而这一切,只有一个地方可以容纳——浦东。”

“要发展早就发展起来了,”

赵图强不信,“这都多少年了,而且过个江那么麻烦,谁会跑到这边来开发。”

“还记得上次的踩踏事件吗?”

谢雁说,“上百人伤亡,如此严重的事故已经刻不容缓,跨江大桥迟早就要修,现在虽然技术问题、资金问题都没有解决,但是一旦到位,浦东立刻就会进入开发计划中。”

她果断预测,“不出五年,浦东的地就能追上浦西!”

“你现在卖了,以后我们三个只会一起背一屁股债,但等个几年,绝对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真的假的,臭丫头你不是被谢家策反了?!嫌弃我,不想让我过来吧?”赵图强话这样说,态度却有些松动。

“你不是说过吗?”

谢雁顿了顿,道,“我从不说屁话,更不会说大话。”

荒凉的浦东,将会是沪城突破经济黑暗时期,重回巅峰城市,甚至是走向世界的最好跳板。

那里,是未来的东方明珠!

**

赵图强回去了,虽然嘴上说一个臭丫头能知道点什么,但身体却很诚实地推掉了买家,也放弃了买浦西房子的想法,本来那个低价房要买的人也不止他一个,很快就被别人抢了。

赵图强一开始还有点后悔,但随后,他就没心思再想买房子的事情,拉着货,朝着西北去了。

这一去,就好几个月回不来。

谢雁没事的时候,就往常奉献的书房里跑。

她现在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沪城跨江大桥。

沪城早就有要修建跨江大桥的意思,最困难的两个问题,一个是技术问题,另一个是资金问题。

常奉献和她聊得多了,越发觉得这个便宜外孙女聪明的不得了,留在家里,工作日还好,人都去上班上学了,但节假日,难免不会受到那“一家三口”的干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