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 第3章 外交风云3

第3章 外交风云3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说话的人是高余南,此次代表团的副代表之一,中央外事组副组长。

他穿着一身西装,目光锐利,看上去四十岁有余,气质沉稳,“如果利国代表想要在会议开始之前和华国进行外事活动,可以提前与我们商议。”

他环顾厅内的记者,忽然一笑,“叫这么多记者朋友过来,难道是要准备对我们一个华国小姑娘进行宣战吗?”

这么轻飘飘的一个玩笑,将刚才那句话营造出来的紧张气氛,一下又化解了。

乔纳斯当然知道高余南不是个容易对付的人物,在外面守着的情报人员告诉他,使团重要人物都不在此处,他才敢带着人来打一个时间差。

原本想要华国丢脸,没想到丢脸的成了自己!

先不说战争不是利国想要的,单是对一个华国小姑娘宣战,说出去就已经足以让利国成为笑柄。

他面露不忿地扔下一句别有深意,又阴阳怪气的“会议上期待你们华国的表现”,便带着人走了。

常白书经过谢雁的时候,神色复杂地看了她一眼。

她没穿方才那件小白洋裙,换了身米色的风衣,双腿纤细好看,纤腰盈盈一握,目光冷漠而锐利,反而有了种他从未见过的魅力和吸引力。

但谢雁没有看他一眼。

常白书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谢雁以前对他的崇拜和追捧不知被她藏哪去了,好像他是个陌生人,看来是真生气。

而她在多国记者面前的那番发言之后,在场的人眼中多少都露出了钦佩和惊艳——受到如此多关注的人,之前明明是恋慕他的!

罢了,先把玛丽安安抚好,谢雁天真单纯,他事后再多抄几首泰戈尔的诗好好哄一下就行。

常白书按下心里的异样波动,加快脚步追着玛丽安跑了出去。

此刻的他还不知道,此后自己连和谢雁多说几句话的资格,都已经没了。

**

谢启凌非要拉着谢雁给家里回封信,说是妹妹脑子里多年来淤积的水终于排掉了,如今算是替谢家争了口气。

谢雁知道他是刀子嘴,这件事报道出去,家里人瞧见了必然会知道她在瑞国受了欺负,这封信也是叫他们放心的。

在信寄到上海之前,先抵达谢北手中的是一份报纸。

——不止华国的报纸,此次参会的十九个国家,有近半的国家媒体都报道了这件事——除了利国自己的媒体,静默无声。

有的说,华国虽是新国,但态度出奇强硬,不容小觑。

有的说,面对利国的威逼恐吓,华国人毫不胆怯,此次会议并不一定会失败。

还有的说——会议召开之前,利国就已经针对华国挑起此次非正式冲突,背后隐喻颇深。

但无一例外,这些文章都表明,这场仗都是以华国的胜利为结局。

国内外报纸横飞,瑞国的多边会议也在国际的关注中拉开了序幕。

王春秋被高余南频频叫去开会,谢雁也顺便多了整理资料的工作,她做起工作来细致认真,效率又高,让王春秋对这个娇生惯养的大小姐刮目相看。

他们组的翻译叫苏自远,今年二十六岁,以前在颠国留过学。

王春秋把他叫到房间训了几句,这件事也就过去了。

次日谢雁才从身边人口中得知,当天苏自远不在这里,是去取一封加急信件,听说是他弟弟从学校发来的。

谢雁没有多问,因为利国对华国的打击,从第一天的会议就开始了。

会议第一天,华国外交部外长从利国国务卿身边走过,友好地伸出了手,但对方直接无视,当着十几个国家的面给了华国一个下马威。

之后利国更是更改演讲日程,和华国外长同天讲话,并且在会上,对华国提议的每一项内容,都进行了反对。

当时的国际报纸,甚至采用了“五大势力的二战”,“没有硝烟的战争”来描述这次会议。

五大国——华国和苏国虽然站在一条战线上,但苏国一向是隔岸观火,偶尔插几句,能不发言就不发言。

利国来势汹汹,颠国和兰西国都是利国的盟友,在会上自然不会替华国说话。利国之下,还有数个小国附和,华国备受孤立。

因为谢雁和玛丽安的冲突事件,利国下了令,要各国记者不许参与华国举办的各项招待活动。

王春秋一犯愁就喜欢揪头发,导致他头顶的头发日益稀少,这几天更是看着门庭冷清的大门频频唉声叹气。

苏自远拿着材料过来翻译的时候,见谢雁坐在他自己的位子上。

那位子靠着窗,窗外就是盛开的烂漫的海桐花。

花影在她的侧脸上浮动,人比花还好看。

苏自远一愣,才反应过来,“你在那边做什么。”

谢雁抬头,见是一年青人,穿着整齐又修身的西装,双目如星,站的挺拔笔直,是苏自远。

“你怎么穿成这样,”

她从桌上抽出一个不厚的簿子,像是随口问的。

“一会和王老师去见高副组长,”

苏自远的座位在这里的确是好,靠窗,自然的天光从低矮的窗台打进来来,舒服,所以谢雁也就坐在了这儿。

“正好,”

她伸手,把簿子递向苏自远,“把这个交给高副组长。”

“这是什么,”

苏自远打开翻了几页,见是各国媒体的报纸集合——关于玛丽安事件的报道,被谢雁裁剪下来,做了标记,是哪国哪家媒体,什么影响力,并进行了翻译。

但这件事分明已经过去了,现在即便没有利国的干涉,记者也不愿意来华国的住所,没什么新闻。

但记者不来,他们只能写会上华国如何受到攻击和所处的弱势,这也是使团最近最发愁的事。

谢雁笑着答,“这是能让你的王老师保住头发的好东西。”

苏自远:就这?

多日后,看着挤破头,想尽办法,拉关系也要过来采访的记者们,他的内心也是这个问题。

就靠这??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给王老师多点爱国币买顶假发吧(不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