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朕莫非是个渣受? > 第33章 第 33 章

第33章 第 33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转眼间, 荀长已经到贺兰红珠太守宅邸。

太守宇文化吉:“这!荀大人可还记得,本官半个月前才派人问过大人要不要入回京名录,当时大人一口推拒。如今这名册已报上去大人又来要, 本官……十分为难!”

荀长喝了口茶,默默心疼他的金子。

半个月前, 红珠太守宇文化吉确实曾专程派人问过他是否想要回京名额。

但那时荀长第一尚未收到奚行检的传信, 第二也是深知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自然就推了。

宇文化吉贪财如命,主动上门送名额绝非好心,而是意在索贿。

此人多年一贯如此, 手握着边关难得的回京名额四处坑钱。

唉, 今日也算该着他荀长倒霉。

半个月前索贿不成,如今反求上门, 自然更是要被翻倍地敲走一大笔。

至于老东西脸上的“深表为难”,不过是要把他拔得干干净净、一点不剩的前奏罢了!

……罢了罢了, 千金散尽还复来。

荀长于是老老实实将全身家当悉数孝敬出, 好大一整包金子。

万万没想到,他那么多钱都给出来了,红珠太守宇文化吉却依旧只拉着他喝茶,各种攀谈、追忆往昔。

“众所周知,荀公子当年在京伴读时,可是陛下身边的红人……”

荀长:啥意思啊这老爷子?是觉得吾当年是皇帝身边的红人, 所以应该更有钱?

这么多金子还不够吗?未免胃口太大了点!

但无奈, 俗话说得好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俗话还说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荀长无奈, 也只能默默寻思上哪再弄点金子了。

顺便心里把好友宇文长风骂了一通——

你的贪官好父亲!

真·坑光抹净,一点不留情面。

如此喝了许多杯茶,扯东扯西了好一会儿。荀长总觉得这宇文老爹似乎一直在跟他打哑谜般话中有话, 但他满脑想着弄金子的事也没多在意,直到……

“荀大人茶凉了,本官帮大人续一杯。”

“太守不必多……”

目光落下。太守大人拿着茶杯那翘起粗短的小手指上,正戴着一枚罕见的磷光黑火戒指。

荀长瞳孔一缩,差点没当场跳起来。

他努力让自己不动声色,可对面宇文化吉乃是先帝旧臣,混迹官场那么多年还能看不透一个年轻人?一瞥就全明白了。

“看来,荀公子是认得本官手上这好物?”太守微笑。

“本官试想,荀公子手中会否,也有一枚相似的?”

“呵呵呵,呵呵呵。”

荀长此刻疯狂心里骂娘。

这次不是骂岚王庄青瞿了,而是骂那个狗皇帝宴语凉!!!疯狂地骂!

……

这不是荀长第一次被宴语凉耍得团团转。

犹记当年,他千里迢迢潜伏瀛洲刺探情报,混成了瀛洲一个不大不小的粮官。

一路顺风顺水,只是身边一位副手眼异常尖,处处防着他不说,还屡屡跟上面参奏说他疑似是大夏细作。

荀长不甘示弱,马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手也诬陷对方是大夏细作。两人时不时互踩,弄得瀛洲上面十分头疼、多次调停。

闹了整整一年,直到有一天他接到皇帝的密信。

“阿长,你与宋卿都是自己人,快别闹了。”

荀长:“?!?!”

他到那时才知道,宴语凉在他之外还有别的情报官同样盯着瀛洲,而他这位副手宋卿正是别人的下级,跟他一样被大夏派在瀛洲做钉子的!!!

之所以闹出这种自己人斗自己人的乌龙,是因为宋卿级别不够,无法直接对皇帝汇报,只能屡屡汇报他的上级情报官,而那位情报官和荀长互相又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偏偏荀长和宋卿又都演得太像。

于是在彼此的眼中,对方都是兢兢业业、精明能干的瀛洲官员,非常碍事,不除不行!

宋卿那时都准备对荀长下手了,慎重起见请示了上级,而上级又为慎重起见请示了皇帝,消息汇到了宴语凉那里才知道是自己人搞了自己人!

那次任务完成回京,荀长气得直跳:“宴语凉!你连吾都防?”

宴语凉:“误会了,何有防你之说。我一拿到消息不就立刻飞鹰传书告诉阿长了?”

荀长:你还好意思讲!

吾一直以为,吾是你唯一派去瀛洲的情报官!

吾容易吗?为你千里迢迢、飞檐走壁、改换身份、隐姓埋名,还曾不惜女装进入瀛洲青楼卖艺不卖身搞消息!

结果万万没想到,狗皇帝底下的情报官其实共有六人之多!这六人各自为政、有交错亦有重合,每一个人都有明里的身份,但暗里只听命于皇帝一人。

于是,经常会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件事,皇帝桌上摆着好多份情报,以确保消息精准、做出最好的抉择。

狗疯了真的!

连搞个情报都要数倍的谨慎,就没见过这么狗的男人!

荀长本身并非凡俗,还是很有几分本事的,很多人对他的印象都是“笑面狐狸”,公认的阴险狡诈不好惹。

所以一般很能喜形不于色、细密不冲动,十分适合搞情报工作。

可谁让他偏偏遇到了今生克星、狗中王者二皇子?!

一遇到这人,笑面狐狸也得狐狸炸毛。

宴语凉麾下的六名情报官虽互不认识,但皇帝为了防止一些联络意外,倒也留了后手,就是将一件信物分作六份,人手一份。

信物是一颗名贵稀有的磷光黑火石。

荀长用它镶了一只耳坠,平日里用长发遮住。不特意撩开看不到。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也经常都在想,不知道剩下的五个人究竟都是谁。

直到今日。

终于揭开了剩下五人之一的真面目!

但这也太意外了,另一份磷光黑火居然会在宇文化吉老爷子的手上?

宇文化吉乃是先帝宣明帝的亲信旧臣。

能在庄家和澹台家两族把持超纲时混迹于在宣明帝身边,最后还全身而退的臣子,也确不是一般人。

荀长至今深深记得,当年宴语凉新皇帝根基不稳、孤立无援时,亦曾诚恳地希望这位父皇旧部能留下辅佐他。

但那老东西老奸巨猾。

嘴上推说是多年风风雨雨、夹缝求存,如今先帝走了,着实害怕又被庄家和澹台家迫害。实则分明是不相信庶出的新皇帝能有本事翻天。

无论新皇帝怎么认真恳求,得到的答案永远是“臣老了,不想再过问这些事了”。

登门求了数次无果,宴语凉也只能放弃。

“即是如此,不能为我所用,我也绝不能容他投靠庄氏或澹台氏。”

于是一纸调令把老爷子贬出了京城,送去了鸟不生蛋的边关吃沙。

从此老爷子就在边关落户了。

直到后来两大世家相继没落,很多遭两家迫害的旧臣得以复职回京,宇文化吉依旧被丢在边关。

所有人都以为,锦裕帝是在报复老东西当年不看好他、不肯辅佐他。

才会如此给他穿小鞋,一穿就是十几年。

很多当年的同僚旧臣偶尔茶余饭后,也会感叹一声,宇文化吉还是颇有才华的,可惜当年没给陛下雪中送炭,才会至今窝在大漠边关做一个小小太守,好不凄惨!

就连荀长之前也一直是这么认为。

直到今日看见老东西的戒指!!!

呵呵呵,呵呵呵。

老东西跟他交了底。原来这十年来,老东西表面是大夏边关太守,而其实一直是大夏西北情报官。

明面上,维持着颇有手段、维护边境平稳,但又见钱眼开、毁誉参半的边疆油腻老太守形象。

实则一直在皇帝的授意下监控北漠、刺探北漠情报。

并且,当贪官到处搜刮钱财也是有意为之。

这十年来,老爷子的雁过拔光政策不但将边关猫腻、各种利益链摸得一清二楚,还给国库偷偷输送了一笔又一笔银子!

整整十年,老臣宇文化吉就这么在边疆勤勤恳恳地做他不为人知的国之栋梁。

也就在四个月前才出了问题。

皇帝重伤,京城情况不明,而偏偏宇文化吉刺探到北漠情况有变,暗暗着急。

贺兰红珠太守不能擅离职守。

只能努力找个信得过的人把情报带回去。千挑万选选中了几年前被贬大漠的荀长。

谁能想到,他送上门来递情报,荀长却乌龙地误以为他意图索贿。

还好各自有信物,也说开了,否则又差点自己人坑了自己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