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嬉闹三国 > 第 198 章(【宣纸徽墨】...)

第 198 章(【宣纸徽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曹操拿过翻了翻,上头把动物实验的结果写得很明白,还通过接触一批服用过相关药物的人搜集服食后的症状,归纳出五石散与丹药的众多危害。

简单来说,就是长期服用这些东西,确实可以青春永固。

毕竟人死得早,可不就永远停留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吗?

曹操和曹丕交换着看完这两份报告,发现上头的数据和推论都详实有据,没有丝毫夸大其词的痕迹。

曹操吩咐道:“你拿去,送到《大魏周刊》让他们随刊送上两份,好让大伙都读读这些东西的危害。”

曹丕领命而去。

没想到曹冲人去了封地,居然还留了这么个后手!

当旬刊行的《大魏周刊》厚度很是惊人,不少人都惊疑不定地打开读完,顿时感觉自己身上似乎也出现了类似症状!

曹冲来了招科学破除封建迷信,可谓是釜底抽薪。

毕竟你要是和他们讲道理,说神神鬼鬼不可信,大伙可能统统懒得理你!

但是,你如果告诉他们这么做会死,那就算是要他们戒掉最喜欢的食物他们也可能会照做!

现在五斗米教在洛阳才刚刚萌芽,不少人都还没有泥足深陷。

神佛太远,小命要紧!

唯独有一个人看完这份新刊,心情非常复杂。

那就是何晏。

何晏的想法也和曹丕类似:曹冲,怎么又是你?!

真不是何晏对曹冲有意见,而是自己每次干点什么,似乎总会因为曹冲出事儿。

比如这次,他才刚刚在道学之路翱翔畅游,曹冲就让人宣扬丹药的危害!

不仅是丹药,还有五石散!

别问何晏是怎么知道曹冲在后面推了一把的,华佗的两份报告上明明白白署着曹冲的名字,约等于曹冲是第一作者!

这小子,莫不是天生就跟他犯冲?!

远在丹阳的曹冲打了个喷嚏。

他还不知道自己白赚了一个第一作者,甚至还被他爹和他哥联手以最大力度推广开去,硬生生挖了张鲁的根!

他把自家丹阳郡转悠了一遍,发现这地方竟还是宣纸和徽墨的起源地。

宣纸,泾县产的!

徽墨,歙州产的!

泾县和歙州,都在丹阳辖下!

至于曹冲为什么突然想起来,那自然是因为他探索到了相关作坊,上头明明白白地给他介绍了这两样好东西的前世今生。

既然原产地都在自己手上了,那还等什么,当然是赶紧开始建作坊,把工艺给复原出来。

现在历史车轮已经不知道要往哪边走了,曹冲觉得后世很多东西怕是没法再一一被发明出来,所以他可以先勤勤恳恳地当个搬运工,看看后世子孙还能不能在这个基础上再把它们发扬光大!

至于后世子孙压力大不大、头秃不秃,那就不是他该考虑的了。

反正,到时候他早作古了!

曹冲麻溜地找制墨工和造纸工着手研究宣纸和徽墨的生产流程,争取早日打造出丹阳特色产品,多骗文人墨客和世家大族的钱养封地百姓!

曹冲每天到处转悠,只觉自己当真是用心良苦。

他回到丹阳后又提笔给曹操他们写信,狠吹了徽墨和宣纸一通,说保证他们没看过这么好的纸和墨,那纸啊,经久不变,至少能保存个上千年!那墨啊,肌丰理腻,黑亮如漆,写起来特别带劲!回头等他做出来了,一定叫他们大吃一惊!

曹操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正好是三月三上巳节。

对于百姓来说,这时候春耕基本已经结束,外头又春/光正好,正是个游春踏青的好时节。

每到这一天,年轻的男男女女会结伴到郊外春游,要是有意中人的话还会互赠兰草和芍药表达心意。

曹操等了好些时日,总算找到这么个值得放烟花庆祝一下的节日,早上便叫人把消息悄然传了出去,好在夜里来个万人空巷看烟火!

曹操正摩拳擦掌等着热闹热闹呢,就收到曹冲这封吹牛逼的信。

他心里有些不以为然,上千年的话连绢帛都会腐朽,纸张哪能撑那么久?

纸张的好处,大抵就是书写清晰、价钱便宜罢了!

至于曹冲所说的上等好墨,曹操也颇不以为然。墨好墨坏,差别能有多大?他是不屑于这么穷讲究的!

不过曹冲这么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去收割世家大族的钱粮,曹操也没有打击他的热情,只回了一句话:记得纳税钱,最低十税一。

哪有儿子赚得盆满钵满,老子穷得揭不开锅的道理?既然曹冲把宣纸和徽墨吹得天上有地下无,那当然得让朝廷分一杯羹!

老曹回完信,又龙精虎猛地处理政务。

荀等人或多或少也听说了丹阳那边出现的“神迹”,对于如何让天上开花这种事也颇为好奇。

在所有人的期待之中,夜幕终于降临大地。

曹操特意登上城楼,准备占据最佳观赏视角,看看“神迹”到底有多神奇。

曹丕、曹彰以及一干大臣都陪着曹操登楼。

随着许褚一声令下,一朵朵烟花开始在天上绽放开来。

曹彰听着那一声声啸响,莫名想到利箭破空时的动静。他若有所思地看着剩下的烟花,走过去与许褚说了一声,讨要了点□□的权限。

很快地,又是一声啸响在耳边响起。

曹彰眼力极好,目光跟着那烟火挪到浩瀚天穹之上。

嘭――

一朵烟火骤然绽开,洒落满天金雨。

曹彰眼睛骤然亮起,又抢了几次点火权,直至曹操派人来把他喊回去,他心里还有几分兴奋。

倒不是因为觉得新鲜好玩,而是觉得这东西都能打到天上去,那换个方向打莫不是也行得通?

旁人赏着火树金雨,曹彰满脑子想的都是把这东西改成弓/弩那样的武器。

到要散场时,曹彰也不急着出宫去,而是跟在曹操身后表示自己有话想说。

曹操带着两个儿子往回走,坐定之后才问曹彰到底有什么事。

曹彰把自己的想法给曹操讲了。

“要是能把这东西用好,说不准比弓/弩厉害多了!”曹彰兴奋不已。

想想看,要是能把这东西射出去,打到人身上再炸开,那不是能把人都给炸没了吗?

曹操沉吟起来。

曹丕听了却警惕起来:“儿臣听闻周公瑾聚拢了不少江东旧部,若是这样的利器落入他们手里,不知会不会让他们生出反心!”

曹操看了二儿子一眼,觉得二儿子的警惕心挺强,一下子就想到这上面去。

他把周瑜放回江东,本来就是想看看江东旧部会不会存有异心,目前看来他们还是挺安分的。可人心这东西最经不得试探,焉知他们得了神兵利器会不会又想据险自立?

曹操点点头,表示曹丕考虑得有理。

曹丕说道:“这么要紧的东西,也不能让仓舒写在信里送回来。毕竟路上有可能被泄露出去!”他看了曹彰一眼,“正好仓舒说行宫快修好了,说让我们过去验收验收,不如让儿臣和子文亲自去丹阳一趟。”

曹彰一听,顿时也来劲了:“二哥说得是,我与二哥亲自去仓舒那边问问,看能不能把方子给问出来。”

曹操听他们一唱一和,不由瞪了他们一眼:“你们是不是在找理由去丹阳?”

曹丕矢口否认:“也就是子文提到了,否则儿臣哪里能想得到这□□能用到武器上去?儿臣只是觉得此事要紧得很,还是得我们亲自去才能放心。”

曹操想了想,觉得自己一直拘着曹丕这个太子也不是事儿。

他年轻时走过的地方可比曹丕多多了,一直待在洛阳上哪长见识去?

曹操说道:“行,那就这么定下了吧,你们把手头的事情交代交代就出发。到了丹阳那边记得敲打敲打那小子,别让他一天到晚吹嘘什么‘千年不变的绝世好纸’。”

曹丕和曹彰对视一眼,都喏然应下,脚步轻快地走了出去。

出了殿外,曹彰这大嗓门还兴奋地和曹丕说道:“还是二哥你脑子转得快,我怎么就没想到能借机去看看仓舒呢?一别就是这么久,也不知这小子最近在忙活什么!”

曹丕也听曹冲在信里吹嘘过宣纸和徽墨,闻言睨了曹彰一眼才说道:“他最近捣鼓的东西你肯定不感兴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