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的艺人天天想退出娱乐圈 > 第一百六十一章 什么都说过的迅哥儿,全体呆滞(1章求订阅!求月票打赏!)

第一百六十一章 什么都说过的迅哥儿,全体呆滞(1章求订阅!求月票打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剧组,迟余见到了不少业内的前辈。

  见到了爱蹦迪的,创业未半而中道去演曹操的于何伟。

  于何伟,这是个很傲娇的名字。

  余,何伟!

  意思赫然是在说,我何其的伟大/伟岸/帅哥/靓仔!

  于何伟演仲甫先生,二人在形象上是不搭边的,但是显然节目组更想让一个演技出色、同样有观众缘的演员,来饰演男一。

  “于老师,您好,我是迟余。”

  “你好,迟余。”

  迟余听到他的声音,都有些要脱口而说:“丞相何故大笑?”

  “你是饰演迅哥儿,对吧?”正在做造型的于何伟问道。

  “是的,于老师。”

  “那我们可能就在见到,史上最帅的迅哥儿了。”于何伟通过镜子,看了一眼侧后方的迟余,笑着说道。

  这是真的。

  迟余自然回捧一句:“大概也能看到,史上最秀的仲甫先生。”

  “哈哈哈哈!”于何伟一听便乐了。

  “于老师,不能动!”

  造型老师无奈地说道:“也别大笑了。”

  迟余赶紧离开,然后就见到了张童,当年被李云龙反串的土匪枪杀并枭首魏和尚。

  他在剧中,将饰演守常先生。

  有一点点形似之处,不知在造型做好之后,能有多形似。

  其他的,  还有饰演蔡元陪的马少桦,饰演辜鸿鸣的毕延君,  饰演顾维均的何正军。

  赵政委倒是和魏和尚再聚首,  不过看过剧本的迟余知道,  这两人戏里,是没有对手戏的。

  除了这些前辈之外,  就是一些基本同龄,或者更年轻一些的演员。

  毕竟这部剧是《觉醒年代》,而在那个时候,  年轻人,是更活跃的一批人,像梁岂超在《少年华国说》里面写的那样: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但这时的迅哥儿,  已经不是个少年了。

  即便,  人们在他名字下边,安排过一个句子:我还是曾经那个中二病的少年,  没有一丝丝改变。

  对于并非纯少年的迅哥儿,  要怎么演?

  跟大部分历史革命题材的影视作品里的人物一样,迅哥儿也是位有着一定的固定形象的历史人物。

  “一个黑影子投进教室来了。首先惹人注目的是他那大约有两寸长的头发,粗而且硬,笔挺的竖立着……”

  这是许广苹在女师大课堂上初见迅哥儿的样子。

  “留着平头,头发一根根直立着……颧骨很高,两眼炯炯有神,  方形的脸庞,  两道浓眉,隶书的一字的黑胡须。”

  这是30年代初他在上海的一次演讲中,有人看到的迅哥儿的外貌。

  “迅哥儿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这是,伟人的评价。

  这也形成了部分人,对于迅哥儿的印象。

  短发,且直立,很硬。

  迟余自己的头发是不行的,于是需要做头套。

  第一天进组,就是要做造型。

  因为迟余不是特型演员,所以造型能不能更贴近迅哥儿,  也很重要。

  虽说讲神似,  但追求形似,是进入到迅哥儿这个角色的第一道门槛。

  张永辛导演大概是有些偏爱迅哥儿这个角色的。

  他告诉造型师:“头发,眉毛,胡子,尤其是头发,迅哥儿的头发,要有版画里的那种感觉,一根根直立,粗且浓密。”

  于是造型师开始在迟余头上大做文章。

  先是上头套,全粘,然后在头套上修剪头发。

  修剪好头发后,再做眉毛和胡子,两道浓眉,然后是隶书的一字的黑胡须。

  造型师做好第一版造型之后,已经是下午五点。

  反复看了看,又让张永辛审查。

  “还是有些软了,而且不够密。”

  张永辛直接否掉了这第一版的造型,不过倒是指出:“胡子和眉毛的感觉倒是对的。然后脸型的话,颧骨这里,稍微增加一些凌厉感。”

  “好,那就再做一版。”造型师说道。

  这一天已然是过去了。

  再做完全的一版,显然时间上已经不赶趟。

  于是卸妆,然后下班,各回各家。

  整整一天,迟余基本上是在椅子里度过的,大部分时间,什么都不用做,任人摆布即可。

  虽然只是做外部的形似方面的造型,  但是为了找到形似的点,他不得不做一些神似的内容。

  就是在做造型的时候,  就要进入到迅哥儿的人物中。

  “我现在就是迅哥儿,大概当年的迅哥儿,在剪头的时候,应该是没有我这么老实听话的。”

  迟余笑着跟张永辛说道。

  张永辛也是笑了:“迅哥儿是不爱做头的,从小就不爱理发,而且路人说他,你头发太长,该理一理,他便会勃然大怒地怼回去,我的头发跟你有何相关?”

  有不少关于迅哥儿头发或理发的有趣典故。

  比如他的一个老乡说:“你的头发长得这么长,不理一理,真难看。”

  迅哥儿当时就反击道:“你想让我花钱理发,然后让你看得舒服?我偏不理,看你如何。”

  就是这么一个,有些特立独行的人。

  回忆迅哥儿的文章里说:“迅哥儿不怎么爱理发,然而自己修胡子。”

  甚至,因为不理发,在厦门大学教书时,有一次去兑支票,门卫把他当成扒手,不让他进门。

  就是因为他囚首垢面,尤其是头发很长。

  还有一次去香江,警察看见他干瘦黄脸的样子像个鸭片鬼,别的旅客不查,却专门查他,将他的行李翻了个底朝天。

  迅哥儿为此受了不小的打击。

  ……

  迟余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回到家,彤彤围着迟余,叽叽喳喳地问道:“哥哥,剧组好玩吗?”

  “唔,一点不好玩。”迟余甚至觉得有点累。

  “真的吗?”彤彤歪着头问。

  “是真的。”

  彤彤便信了。

  晚饭后,看着迟余在写毛笔字,突然皱着眉头道:“不好看。”

  这给迟余打击了一下。

  他只能解释道:“彤彤啊,我这是在学别人的书法,因为哥哥要在电视里,演一个人物,所以要学习他的书法。”

  “真的吗?”彤彤歪着头问。

  “是真的。”

  迟余再三保证着,但也没有解释说,迅哥儿的书法水平还是很高的。

  但是小孩子嘛,彤彤只不过才五岁,自然是不懂书法的。

  迅哥儿的书法风格特点,从颜真卿《争坐位帖》脱出,上融篆隶、章草意,下掺宋人笔、明清间翰札法,形成了朴质浑厚、外柔内刚、疏朗雅洁、洒脱灵便的艺术风格。

  郭文豹评价说:“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质朴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遂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

  而在1920年左右的时间里,他的书法,取法魏晋楷行,兼掺章草、篆隶法,书风向朴质、简练、含蓄、疏朗转变。

  这一期间的书作面目较多:

  如有的存魏晋小楷笔意;有的颜行中兼掺二王法;

  有的笔画圆浑、书体质朴、章法疏朗;

  有的融入篆隶笔意、带章草体势;也有的是其前期书风的复出等等。

  迅哥儿的存世书法作品还是不少的,有对联,有书札,有信件,所以临摹学习起来,倒也方便。

  迟余主要临摹学习的,是颜行中兼掺二王法一类的书法。

  而这一类,也是他书法给人的主要印象。

  “彤彤,咱们先睡了,我给你讲故事,好不好?”这时,小倩很懂事地带走彤彤。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刚刚十点,小倩又走进书房。

  “彤彤睡着了?”迟余头也没抬地问道。

  “嗯。”

  小倩说着,便拿了一本书,到客厅里去看。

  迟余一直临到十一点,这才收拾了东西,客厅里灯已经关了。

  他站在门口想了想,便发了个信息,然后轻轻推门出去,来到对门。

  门这时开了。

  迪丽若白穿着一件小有性感的睡衣,伸出一条胳膊把迟余拉了进去。

  迟余刚刚带上门,她就将腿盘在迟余的腰间。

  “唔,你先等一下。”

  迟余一手托着若白,一手捏开她的脸:“瞧你猴急的样子,我先去洗个澡。”

  “快点哦。”

  迟余进了洗手间。

  再出来时,已经是凌晨五点半。

  迟余回自己卧室换了身衣服,然后下楼,在小区里边慢走一圈,最后坐电梯来到楼顶,继续是打一套拳,然后跳舞。

  太阳没有升起,天边只是有了暖色时,迟余走楼梯然后坐电梯回去。

  洗了个冷水澡后,到书房诵读迅哥儿的几篇文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