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开荒团 > 第四十九章 战争红利

第四十九章 战争红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崔芸和李汝华率领保险公司和银行几百人查账对账,工程巨大繁琐。

李易找到李汝华,问李汝华可有心继续担任行长,移居上海国际贸易城。李汝华大喜,自己本就是江南人,已经弃官了,举家挪到更繁华地方不是更好?自己早就被这庞大贸易城的计划迷住了。

不过李易觉得银行员工都是京师人,未必有愿意去上海的,不像保险公司,基本是任月从山西带来的底子。

李汝华摇头,去找自己的几百员工,逐个核对,结果接近九层员工,愿意跟随总行,移居上海。

李汝华告诉李易:京师官宦子弟,有几个不是祖籍江南的?有几个不迷恋江南繁华的?尤其李易的画饼太美好了,月钱还不变,那还有什么不跟去的?尤其是家族里更支持。毕竟大家族喜欢脚踩几只船,有个回旋余地,这都打入开荒团内部了,还有退出的?

李易对古代大家族的脚踩几只船,还是理解的。

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世家:诸葛亮被刘备重用,为蜀汉丞相。诸葛瑾报效东吴,被孙权信任重用,为东吴大将军。诸葛诞则投奔了曹丕,拜曹魏大将军。哪方得势,都不耽误这个世家的地位。诸葛亮是自己愿意到刘备手下工作的?明显不是,起码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都不愿意出山。估计是被家族臭骂一顿,不得已才选择了刘备。因为家族有权力替他选择用人单位。

现在大明的世家大族,已经在考虑分出族中精英,投身开荒团阵营了。

开荒团军方还是战争的最大受益者。李易指示:所有战俘,淘汰身体素质差的,其余就地整编成开荒团部队。自己以后需要的部队多了,省得招兵了。

这些老兵,可是宝贝。不要说大明军队战斗力差,再差也强过新招收的百姓。大明军队战斗力差,差在大明把军人不当人,连吃饭都不管饱,军人当然不把朝廷当回事。

这些战俘也没想到可以享受开荒团待遇,在哪当兵不是当兵呢,更是意外之喜。结果一算,李胜水

俘虏了天津水师和登州水师,核计一万六千人。这水师官兵可是宝贝,毕竟训练有素。

李易命令:用李胜信团做基础,整编成五个团,组成开荒团海军第二师。李胜信任师长。整编集训后,换装开荒团制式武器,开赴南海,与崔秀汇合,暂时接受崔秀指挥,进行海上练兵。

俘获登州府守军6000人,大同部队及杀虎口等地部队合计28000人,共计34000人。与李胜义原有三个团一万二千人整编成两个师:陆军第一师,陆军第二师。李胜义任陆军第一师师长,镇守辽东东部和北部。李胜廉任陆军第二师师长,镇守辽南。

这一下,所有师兄弟都羡慕李胜廉,连爬许多级。还是在大师兄身边混有出息。不过李胜廉能炮轰皇宫也真是牛掰到家了。

不过李胜廉这个营却留了下来,做李易的侍卫营。这次受袭事件刺激了开荒团所有将士,再不敢答应李易一个人周游世界了。还是安全第一。

山西老营三个团出杀胡口,青山鹰城抽出两个辎重团,整编成五个团,组成陆军第三师。李胜智任师长。在青山鹰城集训后,暂时屯兵辽南,准备南上攻取交趾,也就是后世越南,李易总惦记着人家的三季稻。

青山鹰城原有两个团和剩余一个辎重团,组成陆军第四师,暂时缺编两个团。师长李胜恭。继续驻守青山鹰城。

山西老营原有两个团组成教导师,师长王林。

至此,开荒团战斗序列如下:

司令员 李易

副司令员 李胜仁

陆军第一师 师长李胜义驻地辽东东部兵力两万人

陆军第二师 师长李胜廉驻地辽东南部兵力两万人

陆军第三师 师长李胜智准备出兵海外兵力两万人

陆军第四师 师长李胜恭驻地青山鹰城 兵力一万两千人

山西教导师 师长王林驻地太行老营 兵力8000人

海军第一师 师长崔秀暂时驻地南洋

兵力两万人

海军第二师 师长李胜信驻地规划北洋 兵力两万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