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开荒团 > 第二十三章 花凋时节

第二十三章 花凋时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易问道:“这酒怎么六七年的就可惜了呢?”

老先生道:“这黄酒啊,埋土里慢慢发酵最好。尤其是土藏到十多年的黄酒,去除了酿酒时候的燥气,口味清新,最是宜人。”

李易道:“我明白了,您是说,这酒早早从土里挖出来,没够年头,所以可惜。”

老者摇头道:“非也。这嘉兴、绍兴一带,女孩出生就要酿许多酒埋起来。这酒啊,就叫女儿酒,又叫花酒,女儿本就像花一样美丽。”

李易点头,表示理解。

老者道:“可是女儿养大不易啊,有些女孩,早早就夭折了,就像花一样,一夜风雨,不等盛开凋谢了。这时给女孩预备出嫁的酒,也挖出来,就是我们现在喝的这酒。女孩像花一样凋谢了,本地人就叫它花凋。”

李易暗道,敢情花雕的“雕”是个别字,应该做花凋。

老者道:“这六七岁夭折了的女孩,她的出嫁酒,才土藏六七年,当然特别苦涩。”

李易也连道:“可惜可惜。”又问道:“那十七八岁出嫁女孩的酒叫什么?”

老者道:“当然叫女儿红了,这你都不知道?”

李易脸一红,道:“喝过喝过。”暗道自己猜也猜得出,这个笨。随后自作聪明道:“酒还有太雕,就是太早凋谢的了?”

老者道:“太雕老辣,怎么会是太早凋谢,那是女儿嫁不出去,酒没机会喝,才存的年头多了。太雕就是太刁,女人不温柔可不好嫁。”

李易琢磨着:这酒不怪说后劲儿足,自己这思路咋慢了呢。

李易后世是喜欢酒的。可是北方人喜欢白酒。啤酒也凑合。可是红酒、黄酒、清酒什么的,就几乎从不喝。倒是不能怪李易孤陋寡闻。

这时老先生半斤黄酒下肚,已经有了酒意,摇头晃脑道:“最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落花时节,又是什么好风景了?我

女儿出嫁时候,我家院子里的石榴才着花。

深色胭脂碎剪红,巧能攒合是天公。莫言无物堪相比,妖艳西施春驿中。我女儿也是色比西施,可惜没来得及喝那女儿红啊。

孩子,有机会到我家,我请你喝咱家的女儿红。保证好喝,我的聪明乖巧的女儿的酒呢。”

李易连连答应,他见这老者不担酒,此时醉意已经涌了上来,酒滴淋湿了胡须,又打湿了衣襟,叨念着:“我醉欲眠君且去……”摇摇晃晃上船去了。

李易跟在后面,见那船家早在船上搭把手,拉那老者上船。李易就拿出一两碎银,交给船家道:“烦你给老人家找个铺位。”

船家大喜,这样阔绰的客人他可第一次见。坐这船的都是图便宜的,这样出手大方的,都包船了,他这里可不多见。

船家道:“我这船就我一个铺位,就让给这先生,我在船头将就一宿。你放心,我会安排好这先生的。”

李易点头,回身和岸边店家结了账,自己就信步走向嘉兴繁华处。

已经夜了,街边梧桐树在风中哗啦啦响着,透过树叶,可见一弯残月,冷森森挂在天边。

花雕酒,还有老者那女儿出嫁了,没来得及喝的女儿红,都让李易不舒服。

这世间不如意事常八九。就像这月有阴晴圆缺。自己来到这世上,只希望能多带给人一丝温暖吧。

李易信步来到南湖。

这南湖,与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并称江南三大名湖。其实这湖比西湖和玄武湖小太多。这湖真正有名的,却是湖心岛上那烟雨楼。

如今这烟雨楼,是嘉靖年间重修的,取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典故。是经典的江南园林景致,美不胜收。

只可惜李易夜游南湖,这夜色朦胧中,怎看得出江南园林的妙处?

湖心岛那边一条画舫见李易立在湖边,船家就远远

喊道:“那位公子可要用船?”

李易道:“正是。”

那船就咿咿呀呀的摇了过来。

李易将要上船,忽听后边脚步杂踏,一人扬声道:“船家且不要走。”

又向李易道:“公子可是要游湖?”

借着船头灯光,李易见是四个书生打扮的人,一个年纪五旬左右,面容清瘦,已经有些佝偻。另三人都是20多岁。

李易点头道:“夜色虽凉,可喜有月。正打算月下看看烟雨楼。”

一个年轻人道:“正是我辈中人。我叫高云生,老弟我们同渡,我来出船资如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