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百鬼夜行录:日本传说 > 16野寺坊:荒废寺庙怨气所化之怪

16野寺坊:荒废寺庙怨气所化之怪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日本是一个心理上崇尚神秘主义的国度,因而日本的妖怪总是以其神秘不可言状著称,实际上,日本很多妖怪都是由人的心理产生的,是所谓的怪由心生。也有一些精怪是旧物被废弃之后带着幽怨所化,带着不可言状的形体或气味生存在某个角落,大多是颓废的,消极的。

日本的妖怪来历有时候真是莫名其妙,还有的完全就是作者瞎编出来凑数的,还是官方认证的凑数,感觉就是作者起了一个名,写了两行字,接着就忘记了这个妖怪的存在。于是莫名其妙的被印刷出来,莫名其妙的流传起来,但却没有人知道任何关于这个妖怪的底细,这个神秘莫测身世成谜的妖怪就是野寺坊。

野寺坊在日本百鬼中排第42位,野寺坊,是出现在鸟山石燕《画图百鬼夜行》中的妖怪图画,因为鸟山石燕本人并未对这幅画做出任何描述,所以使得野寺坊的身世成了一个谜。鸟山石燕画出这个妖怪的意图至今仍不明确,这张图也画的简单。从画中可以看到,图中似乎是一个和尚,衣衫褴褛,和街上的叫花子差不多,背后有口大钟,感觉就是普通寺庙都能看到的那种。再加上野寺坊这个名字,于是大家就给野寺坊定一个身份,是一个落魄的和尚。

有了身份,接下来就能够编故事了。和尚要么靠化缘,要么靠烧香供奉。一个和尚过得那么落魄,如果是个游行和尚,靠化缘过日子,那么还说得通。可明明背靠着一座钟,显然这个和尚是有庙的。也有人认为这是佛者的气息凝聚而成的,所以萦绕在被废弃的寺庙周围。它的形象就是带着悲惨可怜的神情,穿着破烂的袈裟,消瘦的手捧着黑色的饭钵,似有乞讨之意又半张着嘴气若游丝一般无力出声。

野寺坊伫立在寺庙周围,它不见任何人,任何人也见不着它,它也不做任何事情,既不接受布施也不跟人讲法。反正它是哪里来的,怎么来的,有没有衣钵要传给他人都无人知晓。这种怪一般就是撞击无声的钟,念念类似经文的咒语,反正也没有人听得见。

后人发挥仅有的想象力也只编出了几句,野寺坊是废弃的寺庙里出现的妖怪。因为村人从来不去寺庙中布施,所以主持怨愤而死。死后的怨念让他化为妖怪,每日傍晚出现在破庙里,孤独地撞响钟声,那钟声听起来很是悲凉。如果一定要在现世寻找这个怪的存在的意义,大概也是寺庙被废弃,曾经享受过香火的佛者被遗忘,饿得气若游丝般,依旧固守着自己赖以生存的地方。但鸟山石燕画出这个妖怪的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也无人知晓,这种妖怪在民间也不怎么出名,总之就是一个任凭作者捏造出来的妖怪。

野寺自然是不受待见的,但在日本还有一座特别的寺庙,非常受爱猫人士的喜欢,名叫猫寺。京都呢,有一座专门供奉小动物尸体的寺庙,叫称念寺,别名猫寺。关于这个别名的由来,要追溯到江户时代一个关于猫的报恩的故事。传说该寺到第三代住持的时候,和出资的松平氏一族关系变得疏远,逐渐荒芜。住持没办法,只好自己拿着钵出门化缘,这位住持还养了一只很可爱的猫,爱猫的他,就算自己都吃不上饭了,也绝对不会让猫挨饿。有天晚上他化缘回来,走到寺门口已筋疲力尽,突然看到眼前出现一位身穿华裳的女子,在月光下翩翩起舞,而在纸拉门上,却隐约映出猫的影子。数日后,爱猫给住持托梦说,“明天松平家的武士会来拜访,寺庙会再度兴隆的!”果然如梦中所言。后来,住持在院中植了一棵松树来纪念报恩的猫,这棵老松一直横着生长,好似横卧在地上的猫,于是也被叫做猫松。

猫寺位于北野天满宫附近,某一天的京都散步就散到了那里。小小的寺庙被围绕在密密麻麻的老房子中间,大殿的障子紧闭,寺务处也是同样,看不到一个人影。木质本堂、松树、南天竹、石灯笼,和那种无暇顾及他人的静谧,这正是京都大多数寺庙的基本组成元素。我一眼就看到了那颗像猫横卧般的老松,往里走到后院,轻轻推开木门,眼前是一小片司空见惯的墓地,唯一不同的是,墓碑上写的都是“XX家爱猫”“XX家爱犬”的字样,前面供奉着各色菊花、甚至有鲜艳的橘色百合,康乃馨、小雏菊,逝去的小生灵们在沉睡着。

当然像猫寺这种特别的寺庙毕竟是少数,废弃的寺庙在现实中可不少,其中印度就有一处闻名世界的废弃寺庙群,在印度贾坎德邦附近有个小村子,有72座令人惊叹的古代废弃寺庙。这些庙宇被称为马鲁提提庙宇,是由巴伊巴桑塔王朝的国王建造的。寺庙的建造始于17世纪,一直持续到19世纪。其他36座寺庙因时间而毁坏,剩下的则被遗弃,没有得到维护。

建筑群内满是查尔查拉风格的寺庙,还有令人惊叹的陶土雕刻。许多寺庙都是供奉湿婆神的,还有一些是供奉卡莉女神的。另一个重要的神庙是湿婆的妻子德维或帕尔瓦蒂的神庙。除了罗摩衍那,还有许多用摩诃婆罗多的场景雕刻而成的寺庙,还有战场场景和克里希纳神的雕刻。他们中的一些人用梵文、普拉克里特文和孟加拉文写了铭文,这些铭文可以追溯到沙迦时代,讲述了当时的建筑和政治历史。

这些宏伟的建筑是这个村庄的象征,也是他们最大的担忧,因为老建筑管理不善激怒了人们。保护遗产和环境组织计划保护遗留下来的寺庙。进行了一项研究,目的是为修复这些结构制订计划。1979年,比哈尔邦的考古主管公布了这些寺庙发现,人们才知道它们的存在。也许在将来,他们会恢复到以前的辉煌。

寺庙被抛弃就意味着原本信仰神佛的人不信了,或者是寺庙周围的人离开了,无论如何都是神明被抛弃的象征,被抛弃的神明因此有了怨气,化作妖怪报复人类,这也是众多涉及神鬼的日本动画里常有的剧情。尽管神佛只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信仰,寺庙作为神佛在人间的居所,理当受到信徒的供奉,被荒废也实属悲凉。(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