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百鬼夜行录:日本传说 > 77泥田坊:独眼三指,一生渴望土地

77泥田坊:独眼三指,一生渴望土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泥田坊在日本百鬼中排第18位, 当深夜独自一人路经田地旁时,常会发现田亩的正中央站着一个漆黑的人影。这个漆黑的影子总会一边不停地呐喊着“还我田地来!”,并一边向人丢泥巴。这就是泥田坊,是个只有一只眼睛的妖怪,并非是田亩的守护神,而是由一些因田地被强夺而饿死的农民孤魂所形成。据说迎面丢来的泥巴相当腥臭;一旦不幸被丢中,臭味将持续3天左右无法褪去。

鸟山石燕《今昔百鬼拾遗》中也画了泥田坊,画中一个骷髅形状的人从田地里钻出来,只有三个手指的手,一只伸向天空,一只伸向前方,头上没有头发,只有一只眼睛,咧着大嘴,吐着舌头,似乎在喊“还我田地,还我田地”。

关于独眼,有人说,这个勤劳的农夫本来就只有一只眼;也有人说,但凡是妖怪或鬼神,其身体都有某种缺陷,它是妖鬼的象征;还有人说,神仙中有一个天目的神,由于时代的变迁,这个神最终变化为山神、田神等,到了近世,其地位更加下降,最后沦落为“独眼小僧”等。像这样的独眼妖鬼在日本还有一些,如“独眼入道”等。

对于只有三根手指这一点,或许与传统文化中“手指”的意义颇有关联。传统文化认为,人类的五根手指代表了“五德”,其中有两个“美德”和三个“恶德”。三个“恶德”分别是“嗔恚”“贪婪”和“愚痴”,两个美德分别是“智慧”和“慈悲”。这两个美德时刻制衡着三个恶德,人的品行才得以平衡。然而泥田坊以三根手指的形象出现,很可能是暗示泥田坊这种妖怪只靠恶德而生,是一种卑怯的存在。

关于泥田坊的传说流传比较广的版本是——很久以前,北陆一带有一位老翁,辛辛苦苦买下了一片土地,风雨无阻地辛勤耕耘,搭上了毕生的精力,就是为了让后代能够过上富足的日子。而在他死后,他不务正业的儿子整日喝酒偷懒,田地渐渐荒废了下来,老农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够安息,怨念沉积,后来每到晚上,田地里就会出现一个黑黢黢的怪物,只长了一只眼睛,佝偻着腰站在泥水里,伸出只有三根手指的双手大声叫着:“还我田来,还我田来”,声音非常凄凉。

还有一个版本的传说是战争时期,农田被征做基地建设用地,农民们被迫离开土地,又得不到赔偿,无以为生。又无法同军队做斗争,大批的农民渐渐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这其中就有人因此自杀,或许是藏在了田地的边上,或许是就死在了水田中,这些死掉农民的怨念渐渐化成了泥田坊,在田间地头作祟,以此来发泄自己的怨念。

要说这古代征地那又是一笔烂账,中国古达,征地范围最广的,是元朝和清朝,因为那些骑着马来到中原腹地的征服者,可以说是“房屋一间地无一垄”,但是他们是人上人,打赢了自然要良田美宅娇妻美妾锦衣玉食享受一番,于是元朝部分统治者提出了一个荒唐的解决办法:土地不许种庄稼,让它撂荒长草:“耕不稼,谓之草场,专放孳畜”,我们好用来放牧。

但是这办法太荒唐了,连有点头脑的忽必烈都不肯完全推行。但是忽必烈不许把耕地变草原,可不是为了地主和农民着想,他拿着土地另有用处——全部没收分给有功之臣和寺庙,当时到道教已经式微,和尚吃香,比如赏给撒吉思益得到一千顷,而像大护国仁王寺、大承天护圣寺这样的有名寺庙,土地都数以十万顷计。

至于清朝,就不用多说了,入关之后的八旗贵胄很霸气:“京城核心区域的汉人通通给我搬家,这块地方我们征用了!想要补偿?我们只有刀子,你们能得到的补偿就是自己的性命——要想带着活命离开,就把房子家具都给我留下!”那些满心欢喜地想把乌纱换成顶戴的达官显贵连滚带爬地净身出户,而举国上下的老百姓就更苦了,因为清朝还发明了一个新词:“跑马圈地”。

但是清朝的皇帝“很讲理”:“我圈了你多少土地,在别的地方给你补偿多少。”结果就像《清朝全史》说的那样:被圈占的是“膏腴民田”,补偿的是“碱薄屯地”,而且被圈地的老百姓跑得快的,留下老婆还能逃一条活命,跑得慢的,八旗兵杀几个汉人是不需要偿命的,即使罪大恶极,地方官府也没有权利过问,人家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宗人府。

至于日本古代的土地制度,封建社会前期对农民最友善,班田制,即"公地公民"的土地国有制。它规定土地属于国家,国家每六年分给人民土地,"有位、有职、有功者,按位的高低,功的大小,班给相应的位田、职分田、功田等"。禁止土地买卖,受田人死后归还土地。到了后期,农民就惨了,封建社会后期日本实行地主制。从皇帝、贵族、官僚到一般地主等封建统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则很少或者没有土地,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须缴纳高额的地租。一遇到战争或者天灾人祸,农民要么给地主打工,要么根本无田可种。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现象也在不断改变。日本是岛国,耕地面积仅占世界耕地面积总数的0.4%,人口却占世界人口的2.2%左右,在自然资源奇缺的背景下,通过不断改革,日本形成了农地私有为主,小规模家庭占有、合作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农业经济体制。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没有种过地的人无法理解农民对耕地的感情,泥田坊这种妖怪所寄托的正是这种农民对土地的爱惜,也只有在农耕社会才会有这种妖怪产生。正是因为这种淳朴的感情,泥田坊也不是什么邪恶的鬼怪,只是个渴望土地的可怜农人而已。(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