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原来我是隐世大贤 > 第四十三章 火绳枪

第四十三章 火绳枪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唐报》的销量,在经历过了最初时的疯狂之后,开始逐渐的稳定下来,恒定在了六千多份上下波动,而长安城里的读书人,也大抵接受了这一新兴的信息传递方式。

不少大户人家,也开始让仆人们每天按时的订报。

“广告收入,未来是咱们收入的大头,六千多份的销量,而且订报的都是长安城里的高端人物,这些人的消费水平,都是相当高的,那些个商人来找咱们订报纸,就按照我的原话告诉他们。”

陈锐正对着报社的社长兼主编,一个穿着青色儒袍,戴着黑色木框眼镜的一中年人说。

“恩公,您放心好了,报社这边,交给咱就是了。”

王志民恭敬的道,他虽然饱读读书,可是,但是出身寒门的他由于没钱买灯油,但是,晚上又喜欢读书,虽然靠着书里面写着的凿壁偷光,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但是,长期不规范用眼的恶果,当下也显露了出来。

那便是,人到四十的他,竟然瞎了!

哦,也不是瞎了,就是看不清了,高度近视,跟瞎子没啥区别,也就是陈锐慧眼识珠,看出来他的问题,给他配了一个眼镜,才让他重获

光明了。

自然的,陈锐就是王志民的恩公了。

“好,那报社这边,就交给你了,另外,我交待你的事情,你千万要记住,过几天,元宵节马上就到了,咱既然答应了云罗姑娘,那就绝对不能不帮这个忙。”

陈锐对着王志民说。

“是,恩公。”

王志民点头道。

送走了王志民,陈锐直奔灞上书院去了,不过,他并没有骑马,而是坐着一辆四轮马车,这倒是比较特殊,行驶在长安街头里,颇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华夏虽然也有四轮马车,但是,路面上行驶的,却大多都是两轮马车。

相比于两轮马车而言,四轮马车,虽然有许多的优势,但是,劣势却也不少,转向机制是一个问题,而且,四轮没有两轮的效率高,再加上华夏多山地,所以,在华夏想要见到一回四轮马车,着实是有些不易。

车夫在前面赶着车。

陈锐坐在后面,则是在思索着,是否要开一个车行,卖这种工厂里刚刚生产出来的马车,相比于常见的四轮马车,陈锐生产出来的马车,效率无异于更高一些。

因为,陈锐在这上面,采取了很多的新技术,转向技术

,解决了之前四轮车转向难的问题,而加了润滑油的轴承,更是让这车的效率,大大提高了,速度虽然还不久两轮马车,但比之之前,要好的多了,而安装的减震弹簧,也大大减轻乘车时地颠簸。

想必,这样的车子一推出,便可以引起整个长安城百姓们抢购吧?

灞上书院。

此时的灞上,无数的人正在平整着平地,按照陈锐的规划,在地面上打着地基。

土质水泥的生产,更是整整一个冬天都没有停下。

对些,陈锐很是满意,等到开春之后,天气不是太寒冷的情况下,他就想着手修建一条宽敞平整的水泥路,好运输自己货物。

“师父,这是在下的一个小徒弟,此子对于格物一门,学习的极为认真,据他所说,他父亲是一工匠,所以平日里耳濡目染的,在书院里学习了月余之后,竟然在实验室里,凭空的想出了这么个东西,尝试了下威力,徒儿觉得,此物威力甚大,怕是要惊动朝廷,所以,才特地的请师父过来。”

“哦?”

陈锐听着江远的汇报,一边打量着一旁,那个怯生生的看着自己的十三岁少年,目光定格在了他那粗

糙的双手上。

“拿过来,让为师看看。”

陈锐一挥手道。

“是。”

江远连忙点头,从一旁的柜子里,取出一杆长长的铁质棍状物,递给了陈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