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捍卫者 > 第三章 :零下45度

第三章 :零下45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兴安岭自古以来就是游猎民族的天然王国,作为森林民族生态系统保存至今的主要是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历史上,这一森林地带生息繁衍的游猎民族,除鲜卑以外还有室韦,蒙兀室韦,林中百姓,兀良哈,索伦诸部以至现今仍居住在这里的鄂温克和鄂伦春等。

下午四点天就擦黑了。

列车越往深山里开,铁路两侧的楼房渐少,砖瓦房,东北特有的板夹泥房逐渐多了起来;列车越往深山里开,车窗上的霜花越是清晰,飞龙走凤,似乎在讲述沉淀在大兴安岭千百年的传说。过了晚上六点,车窗几乎被厚厚的霜花所覆盖,想要看清楚外面必须不停朝一个地方哈气。

大兴安岭的山重峦叠嶂,山不高却笼罩着让人倍感神秘和畏惧的气氛,尤其当夜色降临,向群山望上一眼,会产生无数巨大的幻象向自己飞奔而来的臆想。

列车停下,贾佳趁机到车门转了一圈,车门刚打开,滚滚的冷空气雾团似的包围了她,她猛地打了机灵,抱着肩膀跑了回去。

“冷吧?”蓝大海竟然幸灾乐祸。

贾佳朝车窗一个指甲大的地方使劲哈气,怅然地看着走在站台上穿的像棉球一样,搂抱在一起的男女,她后悔早该找个男朋友,不然也不会让蓝大海死缠烂打这么久。

终于到站了,贾佳跳下列车,看到光秃秃的站台上仅有四五个上下列车的人,几盏黄油油的路灯只照亮了百米左右的地方。

车站外面一片漆黑,隐约可以看见重峦叠嶂的山脉和棉絮般厚厚的白雪。

贾佳用鞋跟在雪地上蹬了几下,发现覆盖地面的积雪竟有四指厚,她终于对白雪皑皑这个词有全新的认识。

“天呐,这是什么地方?”贾佳用戴着毛线手套的手捂住了,可是毛线手套在这里过分单薄,肆无忌惮的冷风如同锋利的铁钩子,轻易刺透了它。

“害怕了吧?是不是以为我把骗到这里劫财又劫色?”蓝大海肩扛手提,里面大部分都是贾佳的东西。

贾佳没出声,她确实害怕了。

“放心吧,我来过这里两次,民风虽然彪悍但很淳朴,绝对不会有什么抢劫之类的事情发生。”蓝大海把行李丢在站台上,从一个旅行包里掏出了手电筒。

贾佳双手抱肩抖抖索索,低着头,像是跳着脚吃米的稚鸡。

蓝大海说:“大兴安岭就是这样,一年有半年是冬天,无霜期才三个月,阳历五月初雪才融化,现在十一月就滴水成冰了。听说以前这个小镇挺红火的,有上万人口,后来颁布了禁山令,不准砍伐木材了,靠山没得吃,人差不多走了一半。”

“为什么颁布禁山令?”贾佳看见车站下面只有一条小路,路面的雪还没被踩平

,来往的人确实太少了。

“你想啊,一年中有半年是冬天,树木长的得有多慢,碗口粗的树可能有五十岁,大规模采伐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我上次来遇到一个老伐木工,提起以前的过度开采,他说罪过啊,连孙子的饭抢着吃了。”

“现在还不是最冷的时候吧?”贾佳托着背包底部,让蓝大海扛在肩上。

“12月末,1月初最冷,新闻报道说有45度左右,听这里的当地居民说,最冷的时候接近六十度,不过那是前些年了,最近几年全球变暖,大兴安岭也是全球的一部分嘛。走吧,朝挂红灯笼那家去,这儿就这么一家旅店。”

蓝大海呼哧呼哧走在前面,嘴鼻呼出的空气像一条条霜龙上下翻飞,贾佳打着手电走在后面,脚下传来雪花被积压时传出的‘吱嘎,吱嘎’的呻吟。手电的光柱从贾佳身前射出,照在蓝大海的腿上,在茫茫的雪地里扩散着一片微弱的光芒。

路边断断续续的房子多了起来,厚重的白色覆盖在屋顶,沿着房檐垂下的冰凌倒映着房间里的灯光,飘渺的炊烟像是灰色的虫子从烟囱慢吞吞爬出去,慢吞吞地爬上蓝黑色的夜空。

房檐下的冰凌是东北冬季的一大特点,大人们常哄不懂事的孩子‘莫吃冰溜子,吃了长粗脖根。’于是孩子们便会围在男性长辈面前,指着他们的喉结嬉闹“叔叔,你小时一定不听话,吃了冰溜子。”

“汪汪汪。”狗吠声在夜空中回荡,几只柴狗窜出院子。

两米高的木篱将几间瓦房齐刷刷地围了起来,几只柴狗堵住了敞开的木门,柴狗们的身后是整齐的砖铺小路,刚扫过的小路两侧埋藏在厚雪下。小路两旁的开阔地里隐藏着隐约可见的沟垄,看样子这是两个自家的菜园。几间瓦房有两个房间亮着灯,温馨的淡黄色灯光从贴着窗花的玻璃上透出,贾佳觉得没那么冷了。

贾佳向前走了两步,柴狗的气势更凶,吓得她躲在蓝大海身后“这么多狗。”

蓝大海喘着粗气放下行李,摇头说:“这还多,等我带你去鄂温克族人的家里看看,那才是叫养狗呢,咱们养狗论只,人家论群。再说在大兴安岭这个地方家家养狗,成习俗了。”

“我没听见哪儿还有狗?”贾佳侧耳倾听,四周一片空寂。

“好狗护四邻,这儿的狗就管着自己家和邻居,才不像南方的狗,整天乱叫。”

“谁呀?”院子里走出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

“张大爷,是我呀,还认识我吗?”蓝大海笑着上前打招呼。

“是小蓝啊,刚下车吧?快进屋。”张大爷朝狂吠的柴狗喝了一声“回窝!”

院子的一角有几个桦木打造的狗舍,几只柴狗悻悻钻回

各自的狗舍,仍然露出半个脑袋警惕地看着蓝大海和贾佳。

张大爷帮蓝大海提着行李走进了院子,院子里清清爽爽,只有一个铁爬犁和一个独轮车,劈好的木柴整齐地码在煤棚前有一人多高。

“老伴,来客人了,是小蓝。”张大爷拉开门,把两人让进屋里。

贾佳一眼看见了热腾腾的火炉,连忙冲过去,冻得通红的小手举在上面。

“哎呀,看把这姑娘冻的,不是东北人吧?”张大娘接过蓝大海手里的包放在地上,随后拉过贾佳,使劲搓她的手,搓完左手搓右手,还一个劲地说:“手冷了不能马上烤火,痒痒的厉害,像虫子咬手指头似的。”

“谢谢大娘。”贾佳笑着点头,脸蛋红彤彤的。

“怪不得冻成这样,怎么戴着毛线手套,这东西不暖人。”张大娘低头看看贾佳的鞋“是不是没垫棉鞋垫?”

“没有。”贾佳撅嘴了,脚确实冷。

张大爷看看表,对张大娘说:“行了,赶紧让这姑娘上炕,给他们准备点饭菜,肯定还没吃吧。”

“吃的方便面。”贾佳瞪了蓝大海一眼。

坐了整整一天的火车,他们一共吃了两碗方便面,蓝大海不去餐车,也不准贾佳去,说餐车是五星级的乡下馆子,菜名巨华丽,东西超难吃。

贾佳转了一圈,发现只有两间客房“张大娘,这个旅馆的房间太少了吧?”

“快上炕吧。”张大娘拉着贾佳走进最大的房间,帮她脱掉鞋。

“大娘,我自己就行。”贾佳脸红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