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后我不用做寡妇了 > 第110章 秋后算账

第110章 秋后算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顾晏对了对手指,为了林逸清的小命着想,也很识趣地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她知道,这种奇异的本事,本身就存在诸多限制。

虽然没得到想要的消息,但也不算很失望。

更何况,重生以来,她先是设法阻止顾眉攀上静和大长公主,再是阴差阳错地破坏了苏晋北和顾家二房的合谋,之后更是遇到了传说中战死的未来夫婿楚王,各种不利的局面都被扭转过来,这一世肯定不会再出现像上辈子那样的悲惨下场。

她这么安慰自己,小脸儿上却满是严肃之色。

林逸清以为她被自己的态度伤到了,想了想,便解释道:“顾二小姐,其实你不用胡思乱想。在见过那位何仙姑后,我突然发现,之前是我少见多怪了。”

“仙姑?”

“对,”林逸清点头道,“我不戴玉佩的时候,看你跟看那位何仙姑是一样的。这样也就说明,你们身上可能有相同的东西,又或者来自同一个地方。”

顾晏不禁皱眉,暗暗思考着这句话的含义。

她毕竟是死而复生的人,严格来说,只是存在于过去的一缕未来孤魂。

难道仙姑也是来自未来?

又或者,林逸清早已看出她的来处?

她脸色凝重地沉思了会儿,才对林逸清道:“林神医,你没对其他人说过这些吧?”

“没有。”

“以后也请林神医守口如瓶。”顾晏有模有样地冲他拱手。

林逸清点头,“我肯定不告诉别人。”

至于不是别人的某位大爷,他可是有问必答的。

顾晏不知他心中所想,也没有再去纠结这些问题,下巴抵在桌子上,百无聊赖道:“也不知道江大人怎样了?京城那里可还顺利啊?”

“我觉得不太顺利。”林逸清一副很懂的样子。

顾晏重重地叹了口气。

……

而正如林逸清所言,江寒舟的事情进展得不太顺利。

他一早就进了皇宫,赶在早朝前,把关荣山和白文广二人提到了朝廷上。

由于事先没有任何消息,这两人的罪名一说出来,当场就掀起了轩然大波。

一个是白丞相嫡子,京城中赫赫有名的世家子弟;一个是江南地区的巡抚大臣,这些年政绩又格外突出,很早就入了皇帝的眼,只消时间一到,就会召回京城担任要务。

而江寒舟一抓,就把两个人都抓住了。

真是敢做啊!

饶是皇帝熟悉了他这番翻天覆地不怕死的做派,此刻也有些头疼,微微抬手,阻止了殿内的争吵声,不怒自威道:“吵了那么久,可吵出什么东西了?”

众人默然。

皇帝又道:“既然大理寺卿所查属实,那这两个人就……”

“陛下!”白丞相跪下来,老泪纵横,“这一定是污蔑。犬子虽没入朝为官,但品性如何,京城的人有目共睹,绝对不可能会做出贩卖小孩的事情来。”

江寒舟却问道:“那谁是污蔑他的人?”

“这不是江大人要查的事情?”白丞相却道,“大理寺难道只负责抓人吗?”

江寒舟:“白丞相此言差矣。大理寺不只是负责抓人,还负责提供证据。如今,下官的手中就有白文广贩卖小孩的证据,人证物证俱全,难道还不能将他缉拿归案?”

他又转过身,对皇帝说道:“陛下,您常对微臣说,要恪尽职守,不冤枉任何一个好人,也不能放过一个犯人。如今微臣把人证物证都呈上来,白丞相却两眼一闭指责微臣污蔑,实在让人费解。”

皇帝冷眼扫了下白丞相,同样不满道:“朕相信江爱卿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好人。如果白文广真是无辜的,那就请丞相找出证据来证明,而不是当众吵闹。这样的事情,朕不希望再在这个大殿上发生。”

皇帝都这么说了,身为臣子的白丞相自然不敢再多嘴。

他一脸痛惜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被押下去,心里对江寒舟的恨意更多了几分,甚至连被罚俸一年都不放在心上了。

相比起来,关荣山就没那么幸运了。

他本就不是京官,虽然在江南地区多年部署,但势力大部分都不在京城。朝中就算有交好之人,也没人敢在罪证确凿的情况下为他出头求情。

于是,关荣山因为私自炼制药人一罪,被判斩立决。

退朝后,江寒舟被喊去了御书房。

皇帝坐在御案后,看着他和金陵知府贺同化分别呈上来的折子,问起金陵的疫病情况。

江寒舟便说了一遍。

过了片刻,皇帝才问道:“你确定那药方真的有用?”

“林神医是颜真大师的高徒,医术了得,有他在,应该不会有事。”江寒舟道。

没想到,皇帝却摇头道:“朕觉得不可掉以轻心。既然你们也说,那疫病会出现人传人的情况,在没完全消除之前,还需要采取特殊的手段。”

江寒舟皱眉,心头浮起一抹不好的预感。

果然,皇帝又郑重其事道:“等下朕就颁下旨意,对金陵实施封城政策。没有把疫病全部消除,城门只进不出。”

江寒舟却觉得没有这个必要。

如今林逸清已经拿到了药方,假以时日,必定能够把人医治好。

现在封城,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但没等他说出拒绝的话,皇帝已下定决心,当场颁下旨意,并命人快马加鞭送去金陵。

江寒舟想了想,虽然心中无奈,但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在他看来,皇帝这旨意,无异于多此一举。

可人算不如天算,在封城后,金陵发生了一件事,差点让他与顾晏阴阳相隔。

……

退朝后,白丞相没有立即回府,而是偷偷地去了东宫见太子。

现太子赵睿生得相貌英俊,正在桌案后奋笔疾书。

他像是早就料到白丞相会登门一样,头也不抬地说道:“丞相来此,可是为了白少爷一事?”

“正是。”白丞相愁眉苦脸道,“殿下,我儿可千万不能出事啊!您想必也很清楚,那些小孩是怎么回事儿……”

赵睿倏地顿住笔,抬头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把沾了墨渍的宣纸揉成一团,神色阴鸷道:“丞相不必着急。父皇可有说,怎么处置白少爷?”

白丞相:“……这倒是没有。”

“你不觉得很奇怪?”赵睿道,“关荣山私自炼制药人,父皇当场就下旨斩首,为何独独漏了白少爷?”

经他这么提醒,白丞相顿时大喜,“殿下是说,陛下暂时不想处置我儿?”

“父皇的心思,本宫不好去揣度。”赵睿顿了顿,又道,“但是,既然白少爷的罪名还没被定下来,就给了咱们争取缓和的时间。或许,这时间是刻意留出来的。本宫这么说,你可明白?”

赵睿既然是皇帝的儿子,那对皇帝的心思肯定揣度得比较透彻。

刚才那话,也不过是谦辞。

但正如他所言,既然白文广还没被定罪,那么一切就有转圜的余地。

只是,这个契机又在哪里?

白丞相自认纵横官场数十年,揣度帝王心思并不在话下。

可此事恰好与自己的嫡子相关,一时失了分寸,竟是没了往常的精明能干。

他想了想,便对赵睿说道:“老臣愚钝,还请殿下不吝赐教。”

赵睿便道:“父皇不动白少爷,其实也是给丞相一个提醒。”

白丞相:“还请殿下明言。”

赵睿道:“众所周知,白少爷是丞相最为看重的嫡子,一旦动了他,势必会导致君臣离心。但白少爷犯下如此大错,又不能不惩罚,否则何以向天下百姓交代?

“父皇此举看似铁面无私,实则也给足了丞相颜面,否则现在丞相领回去的就是白少爷的尸首了。”

白丞相问他,“那老臣应该怎么做?”

“将功赎罪。”赵睿道,“早朝上,父皇不是还在为江北的旱灾头疼么?白丞相不如就慷慨一回,散一些钱财,赢一些名声,来为白少爷谋求一丝生机。再者,父皇最重视一个人的品性德行,若是白少爷被关押的这段时间里,能够静思己过,由衷认错,想必父皇看在白丞相的面子上,也不会继续为难的。”

白丞相仿若醍醐灌顶,无比感激道:“老臣多谢殿下提点。只是,此事到底因为江寒舟而起,咱们就这么放过他?”

提到这尊大煞神,赵睿的脸色也沉了几分。

从他一国储君的立场来说,一个朝廷里,既要有白丞相这样识趣精明的老臣,还要有像江寒舟这样敢于对抗世俗和权贵的年轻人。

若是抛去个人私心,他对江寒舟是敬重而佩服的。

但关键是,就算他将来登基了,也不敢用这个江寒舟。

原因无他,只因江寒舟曾经与先太子交好。

“本宫听说,江寒舟私下里曾经找过先太子的死因?”他这么问。

白丞相心尖一颤,瞬间明白他的用意,点头:“老臣也听说过。殿下是怀疑……”

“丞相,本宫不敢赌。”赵睿说出自己的心思,语气沉沉道,“先太子死因一事,不能再被翻出来。你可明白本宫的意思?”

白丞相:“老臣明白。可江寒舟手段狠戾,又素来警惕,想要对他下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若是被他发现,还极有可能会引发他更加疯狂的报复。这又该如何是好?”

“是人总会有弱点。此事交给你去办。”

“老臣遵旨。”

当天,一骑快马离开京城,直奔金陵。

------题外话------

万更结束啦,效果不是特别好,但努力过了,也没办法

咱们继续开心连载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