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不负大明不负卿 > 第1512章 海上搜索之难

第1512章 海上搜索之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宁领队查看完两座岛屿,即北隍城岛与南隍城岛之后,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岛上的居民只口不提海盗,怎么问回答都是不知道。

这也不难理解,岛上居民在自己利益无法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很难让他们将海盗供出来。

即便这一带有驻军,居民因为害怕恐怕也不敢供出海盗。

申用嘉同样发现了这个问题。

在他登陆大黑山岛、小黑山岛,并查问过后,便发现了岛上的居民“不配合”这个问题。

外来人与岛上的居民很难走心。

……

王象乾收到了李宁报告的难处,然后第一时间与朱翊镠沟通。

这确实是个问题。

尽管海军的概念古已有之,但古代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海军技术发展缓慢,使用木质桨帆战船,一直延续了几千年。船上战斗人员,主要使用刀、矛、箭、戟、弩炮投掷器和早期的火器等进行交战。

总而言之,所谓的“海军”也是战斗力低下,行动速度缓慢,故而对北方海域的海盗的威慑力极其有限,东南沿海尤其福建那边要好一些。

而要改变这种状况,还得等到蒸汽机的发明之后,还有冶金、机械和燃料工业的发展,使得造船的材料、动力装置、武器装备和建造工艺发生了根本变革,这样才能为近代海军技术奠定物质基础,否则海上维和对于当下依旧是个大难题。

尽管这时候大明水师号称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之一。

大明水师起源于元末朱元璋所部的两大主力之一的巢湖水师。

到了公元1420年,即明成祖最鼎盛的时期,明朝水师拥有约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战船,还有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运粮漕船,其中有250艘是远洋宝船,此外明朝还拥有大量护洋巡江的警戒执法船和传令船。

其总规模大约相当于10个西班牙无敌舰队,而威名远扬的郑和船队实际上只是强大的明帝国海军的一支海上机动舰队而已。

可见大明水师实力之强劲。

从元末朱元璋渡江战役和鄱阳湖水战开始,到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立国近三百年,大明水师未曾遭遇一败。

但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中国古代军事向来重陆战而轻水战,大明水师的光辉也就因此而被埋没了。

“陛下,让臣亲自去查吧?”王象乾很着急,最近情绪低落身心俱疲。

朱翊镠摇头,“你去怕也不顶用,这种状况短时间内还无法改变。”

“那现在怎么办?岛上的居民都不配合,夫人与女儿所乘坐的船只都不知道去哪儿了?不会沉入海底吧?”

“渤海是浅海,最近天气也没有大风海浪,船只不至于沉没海底。”

如果陆上真的毫无音讯,又能够确定就是在海上失踪的,那最有可能就是被海盗劫持了。

但这话朱翊镠放在心里,怕王象乾着急而没有说出来。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