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不负大明不负卿 > 第1425章 抗住 忍住 乾清宫着火

第1425章 抗住 忍住 乾清宫着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王安眼皮子顿时直跳,感觉心跳陡然间也加快了。

“他娘的,什么鬼天气!”王安气愤地对天骂了一句。

“轰——”接着又是一声惊雷。

因为白天看不到雨水,只闻雷声也看不到闪电。

可到傍晚就不一样了,又是闪电又是惊雷,一阵接着一阵。

王安感觉十分诡异,他眼皮子又直跳不停,是不是要出事儿的节奏?

饿了也顾不得吃饭,累了也顾不得休息,口干舌燥却也只顾催马前进,他恨不得即刻飞回紫禁城才好。

……

而此时此刻的紫禁城人声嘈杂,公公、宫女、侍卫们奔走相告。

紫禁城的上空浓烟滚滚。

就在刚才傍晚时分,几道闪电惊雷破空而至,乾清宫瞬间着火。

吓得值守的近侍宫女们尖叫连连。

好在李太后与郑皇后加派了近侍值守,才让损失减小仅限于乾清宫,而没有波及到交泰殿与坤宁宫。

乾清宫的火尽管最后被扑灭了,但里头已经烧得不像样子,乌黑一片。

紫禁城着火不是第一次。

在永乐皇帝与嘉靖皇帝执政期间都着过火,而且烧毁的宫殿更多。

这次若非提前有所提防,尽管李太后与郑皇后,包括王安,也不知道到底提防什么,但加派了人手值守。

这次着火的具体原因尚未来得及追查,但有几个现实的确容易引发火灾。

第一紫禁城多以木头结构为主,经年累月,干燥得不行,容易起火。

第二个因素常被忽略。宫里建筑用的木头为了防止虫蛀和腐朽,一般要干燥后用桐油浸泡一段时间,和当时造船的工序一样,然后刷上大漆(这是天然漆,有毒,但刷在木制品上长期不受腐蚀)。这些工序具有耐腐蚀抗虫蛀,使木制品的生命周期增长。但是这些木质结构宫殿群等于是油木一体,当然容易着火了,且不易扑灭。

还有防火措施也不到位,既没有避雷装置,也没有防火墙,盛水的大水缸供水也不足等等原因……

所以在有明一朝,紫禁城里的宫殿着火,不是一次两次。

相比较而言,这次的损失最小。

乾清宫着火的当晚,李太后与陈太后都不禁诧异地道:

“难道这才是镠儿提醒我们需要提防的地方?安全问题。”

“可他到底知不知道提防火灾?倘若知道,该明确告知啊!”

“……”

而郑妙谨十分敏感地感觉不妙,刚立太子不久,让她代太子听政,其实她就决定过一件事,那就是同意张泰征不必辞官回家守制三年。

不知遭遇多少朝臣反对,连首辅申时行都被弹劾攻击了。

结果乾清宫着火……这种事儿,朝臣最喜欢联想了。

想当初永乐皇帝时着火,当时朱棣和大臣们心里都认为这是天谴,因为他的皇位是抢夺而来的,不符合正统。

也有人认为朱棣强行迁都北京,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得罪了不少人。好多人认为这是不详事件,甚至一度都有朝臣建议重新迁都回南京算了。

后来,嘉靖皇帝执政时又着火,不仅朝臣,就连嘉靖皇帝自己对这样的天灾都有想法。

第一,嘉靖皇帝是因为正德皇帝没有后代,兄终弟及才做了皇帝。关键是他为了让自己的父母追谥为太上皇(这样不符合明朝的宗法礼制)和大臣们对干了好几年,最终在严嵩的帮助下才算成功,他一直信任严嵩,迫害了好多忠良,这有违天和。

第二,嘉靖皇帝笃信道教,这样的天谴事件,肯定影响了所谓的“道心”,故而,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上天对嘉靖皇帝的惩戒。

而这次火灾,竟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降临,又不知道朝臣会怎么说呢?朝臣可会找联系了。

冯保也着急,着火的当晚,他整晚没睡,就担心有人居心叵测。

所以第二天一大清早,他就赶往坤宁宫,要与郑妙谨合计合计,接下来肯定有人兴风作浪,该如何应付。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