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和熹皇后秘史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归政

第一百五十三章 归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他努力平缓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再一次叩首拜道:“今日这些话,臣已经憋在心里很久了。太后定会质疑臣为何不像其他同僚那般上书直谏,因为臣知道自己无力扭转太后的心意,所以,臣只能行此下策,太后可以降罪臣倒行逆施,臣绝无怨言!”

邓绥怔怔的看着匍匐在自己面前的杨震,他一直是一个话不多的人,也极少在人前流露自己的任何情绪。今日,他竟然说了这么多,且句句都如芒刺一般,狠狠的扎在了邓绥心头。这些话,也只有他杨震敢说。

漫长的沉默,也不知过了多久,邓绥终于开口,只扔下了一句淡淡的话:“孤累了,你退下吧。”

没有降罪,没有驳斥,甚至没有愤怒,杨震不禁有些诧异。积压于心的话今日全说了出来,杨震终于松了一口气,浑身轻松,可太后这般不置可否的态度,又令他着实捉摸不透。于是,杨震怀着几分复杂的心情默默的退了下去。

在他离开之后,邓绥坐在凤椅上,凝神许久。

蔡伦未敢上前,只是远远的瞧着。方才他独自一人守在殿外,虽不知里面的详细情形,可杨震说到情绪激昂处,声调比平时高了许多,便零零星星传了几句出来。尽管只听到了寥寥几句,可也足以令人心惊肉跳。

此刻,蔡伦的眼神倾注在邓绥的脸上,他惊讶的发现,近日来一直锁在邓绥眉头那厚重的冰霜,竟然开始消融了。

******

永宁元年春,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刘祜唯一的儿子,年满五岁的刘保被册立为太子。刘保是宫人李氏所生,而刘祜的皇后,长水校尉、北宜春侯阎畅之女阎姬,却一直无所出。可令人意外的是,李氏在生下刘保后不久竟然中毒而亡,那时的刘保尚未满月。

眼见皇子生母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被人毒害,邓绥勃然大怒,下令彻查此案。可查来查去耗费了几个月,仍然未能查到蛛丝马迹。邓绥心里料定能在戒备森严的皇宫之中下此毒手且不留痕迹的,必定是一个在宫里权势了得之人。遍观刘祜当时的妃嫔们,不管论圣宠还是论出身,阎姬都是当中翘楚。她容貌艳丽,又能吟诗作赋,极有才学,甫一入宫便封了贵人,深得刘祜的宠爱,次年便被立为皇后。奈何阎姬自小便有宫寒之症,虽多年调理仍未见大好,故而始终未能怀上龙胎。此番李氏生下皇子,又是刘祜唯一的儿子,日后必将母凭子贵,危及阎姬的地位。如此看来,阎姬毒害李氏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邓绥本意要严查阎姬,可刘祜对阎姬极为宠爱,百般向邓绥陈情又在邓绥面前极力作保,坚持阎姬是清白的。

阎姬毕竟是一国之后,贸然将她作为疑凶审讯,一旦传了出去,整个汉室脸上皆无光,让天下百姓耻笑,想到这一层,邓绥对于严查阎姬之事也犹豫了。再者,想想自己这个儿媳,虽然性情跋扈了些,但在宫里这些年,品性倒还算端正,对邓绥也颇为孝顺,似乎也不像是如此心肠歹毒之人。于是,邓绥的怀疑之心便也淡了下去。久而久之,李氏之死便成了一桩悬案,逐渐淹没在深宫的岁月里。

如今,刘保已经年满五岁,到了入塾读书的年纪,又是刘祜膝下唯一的皇子,理应正其名分。在邓绥的主张下,刘祜便正式册立刘保为太子。

册立太子,意味着储君既定,这桩事的意义还不止于此。

就在太子册封的典礼上,邓绥在文武百官面前宣布,正式归政于刘怙。

即位十四年,终于等来了真正君临天下的这一日,刘怙的心情可想而知。然而,虽说是归政,邓太后还是不出意料的留了一手。她一方面将官员任免的权利交给了刘怙,但是另一方面,对于三公九卿的任免,还是要向其奏准。另外,更为关键的是,军队调遣大权仍由大将军邓骘掌控,这便意味着,大汉的军权还是由邓家来把持,刘怙即便是真龙,也是一条被束缚了爪的龙。

对于邓太后归政却不放军权的做法,刘怙心中甚为不爽,但奈何后党一派的朝臣极力拥护,甚至连杨震,这次也站到了后党的一边。刘怙骑虎难下,只能强颜欢笑,口上还要代天下百姓谢恩太后继续为大汉操劳,心中早已忿怒难平。

礼毕,百官散去,刘怙单单留下了杨震,质问其为何赞成太后此举。杨震坦然道:“陛下应该知道,臣从来便不属于任何一党。先前,臣愿意协助陛下,打压后党,并力谏太后归政,是因为朋党之争愈演愈烈,势必危及大汉的国本。今日,臣之所以赞成太后,也是因为当今大汉的社稷,还离不开太后,大汉的安稳,也离不开大将军邓骘,若贸然行事,也必将动摇大汉的根本。”

听完杨震的话,刘怙脸色阴郁,意味深长道:“杨司徒所言,是不相信朕能做好这个皇帝,对吗?”

“非也。”杨震一脸坦荡,郑重道:“陛下幼年登基,躬勤政事,宽厚爱民,假以时日必成一代英主。只是现在,时机未到,若当下便将军政大权揽于一身,或难承其重,不如循序渐进,即可抚平后党之心,又可避免朝廷震荡。还望陛下三思。”

从情理上来讲,杨震的考虑无疑是最为周全妥帖的,刘怙一时也无从辩驳,只是心中到底还是意难平。

自此以后,这对没有任何血缘之亲的天家母子,继续维持表面上的祥和太平。邓绥依然是天下人心中那个杀伐果决无所不能的太后,刘怙也依然是天下人心中那个至仁至孝勤政爱民的皇帝。边境安稳,四海清平,栉风沐雨数百年的古老帝国,似乎正在迎来一片难得的太平岁月。

然而,危机悄无声息的发生了,不过对于许多人来说,也可以称之为转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