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和熹皇后秘史 > 第一百三十七章 胡羌联手

第一百三十七章 胡羌联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驻扎玉门关的汉军都是兵中强锐,即使食不果腹,战斗力亦不容小觑。而面对班勇的主动出击,於除鞬却转攻为守,死死封住身后的几条交通要道。班勇几次强攻,均未能突破胡军的封锁,无法抢回粮道。几次短兵相接,汉匈双方互有伤亡,战势胶着不下。

邓骘率三万铁骑在距离玉门关五十里外的山坡扎营,派出探马细细勘查战情。根据探马来报,邓骘迅速推演出於除鞬的作战谋略。

玉门关是大汉重之又重的关防,汉军绝不可能坐视匈奴围城而不救。於除鞬却没有急于攻城,只有一个可能,那便是他在等待自己的同盟。也就是说,於除鞬料定汉军会来救,一旦汉军来救,於除鞬以匈奴兵力与汉军纠缠,而后滇彭的西羌军再从后方扑来,前后夹击,汉军必遭重创。

按斥候传来的情报,以羌军当前的行军速度,不出两日便会兵临城下。而以邓骘对匈奴人缠斗能力的了解,短短两日之内要解玉门关之围几无可能。

邓骘又仔细勘察了一番地形。

玉门关地处石关峡内,北望绵延不绝的祁连山脉,时值酷暑,山顶上的皑皑积雪仍未消融。进出玉门关只有一条古道,从关外延伸出去连接河内,这也是玉门关最重要的交通要塞,这条要道如今却落在了匈奴人的手上。大军进出,粮草运输皆要经由此道。道路当中一段有一处狭长的山道,仅能容纳十人并肩而行,这使得整条官道变成了一个长葫芦形,驻兵们将这处无名的要害之地称为葫芦谷。

此处是一个绝好的伏击之地。邓骘料定诡计多端的於除鞬占领了此处后必然会在此设伏,待汉军来援之际两侧夹击。他非常清楚,若率兵入此谷,胡虏居高临下,投以巨石火箭,汉军便形同俎上鱼肉,即使侥幸过了此道,伤亡也将极为惨重。

看上去於除鞬占尽地利,汉军进退维谷,不过天纵奇才的大将军邓骘自然不会被这等战术所困。在五十里外山坡上,邓骘派出几路探马,把这里的地形摸的清清楚楚,入关必须经此道,而要过此道,必须先解决了两侧伏击的胡虏。

此处山势险要,陡壁之上怪石嶙峋,若常人试图攀援而上,就算不被摔死也要被锋利的山石划的遍体鳞伤。

不过这难不倒邓骘。

关塞驻防,据天险占地利,看似易守难攻,可一旦稍有疏忽,给了敌人可乘之机,形势便会立即发生逆转,甚至攻守都会相易。眼前的玉门关之围,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在屯兵冀州的这些年里,邓骘不仅把关塞驻防战术研究的极为透彻,他还亲自训练出一股特殊的作战兵种。与普通骑兵或者步兵不同的是,这支汉兵专擅攀援,飞檐走壁如履平地,又专门训练近身格斗之术,短兵相接之时出手既快又狠,即便强悍如胡虏羌人也难以招架。这支队伍便是当年险些为他带来杀身之祸的“苍狼骑”。

没想到邓骘花费数年心血培养出来的这支奇兵,今日派上了用场。入夜时分,他将一千“苍狼骑”召至账下,对此番偷袭的时间和地点做了详细的部署。

子时三刻,在右校尉秦胜虎的统领下,“苍狼骑”倾巢而出,一身黑衣,腰缠特制的攀岩绳索,一手持铁钩一手持短刃,在暗夜里悄无声息的急速前行。

当这一群黑鹰般的旱兵从天而降之际,山壁之上伏击的两千胡虏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仓皇之中,被擅长近身厮杀的“苍狼骑”杀了个措手不及。短短半个时辰的工夫,匈奴伏兵已经七零八落。

信号发出,邓骘立即率军长驱直入,大军顺利通过狭道后,耿夑率精锐反杀,将溃不成军的匈奴伏兵几近全歼,一举夺回了葫芦谷要道。

攻守再次易主。

占据优势的汉军自然也不会放过如此绝佳的地利。算算时间,不出一日,滇彭的羌军便会到达此处。邓骘立即遣副将任尚率军埋伏。

然而,邓骘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这一次,他竟然失算了。

守了两日,滇彭并未出现在汉军的视野里。

事情并未如自己预期般的发展,这让邓骘不由心生疑窦。第三日夜里,一声轰隆隆的巨响冲破天际,经由山谷的回声形成巨大的声浪,震耳欲聋。彼时还在营中挑灯研究沙盘的邓骘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响惊的楞住。

久经沙场的邓骘不会听不出这是火药炸山石的声响,他立刻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也很快意识到羌兵不合常理迟迟未现身的真正原因。

当他火急火燎的赶到声音来源之地葫芦谷时,眼前的景象,印证了他最坏的推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