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和熹皇后秘史 > 第一百二十二章 九江水患

第一百二十二章 九江水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今年已逾五十的刘壁鬓须花白,矮胖身材,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透着精明。二人客气的寒暄一番后,孟知图便开门见山,将平阿县的筑堤计划娓娓道来,以期能够得到刘壁的支持。没想到刘壁丝毫不卖他这个面子,阴阳怪气道:“孟大人,老夫不是不想帮你这个忙,说起来老夫有良田百亩,本也不在意这几亩田地,可你圈出来的这个地方,不偏不倚刚好是高祖封赏先祖悼惠王之地,自此代代相传,不敢有丝毫差池。今日要是毁在老夫手里,老夫岂不是愧对先祖?愧对高祖皇帝?”

呵,这帽子扣得可真不小。孟知图心里这么想,嘴上却只能无奈的赔着小心道:“下官理解,只是这工事迫在眉睫,若不赶紧动工,倘连逢几日暴雨,堤坝不堪一击,届时河水倒灌,怕是会酿成大祸啊。”

刘壁不以为然道:“孟大人说的这些道理老夫都明白,可老夫不明白的是,路,有那么多,怎么就偏偏选了在我这块地上动工呢?”

孟知图只好道出实情:“不瞒刘公,可选择的路径虽然不止这一条,但唯有这条路对百姓的影响最小,若选择其他路径,附近的百姓将会流离失所啊······”

“哼!”刘壁从鼻子里冷笑一声:“老夫听说朝廷可是拨了不少银子下来,难道还不够孟大人安置流民吗?还是说孟大人不舍得花这些银子,要留做他用啊?”

听闻此言,孟知图脸色遽变。实在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看来跟这个老财主多说也无益,孟知图铁青着脸拂袖而去。

第一次不欢而散后,孟知图并不打算妥协。

身为一方父母官,怎能置百姓于不顾而向权贵折腰,此非君子所为。更何况那刘壁不过是一个世袭的爵爷,并无任何实权,自高祖一代绵延至今,刘氏宗族人数极众,刘壁作为旁支,实在也算不上什么紧要的皇亲贵戚。孟知图想着自己作为堂堂一郡之首,亲自登门致歉,已经是给足了刘壁面子,既然这个老家伙不识抬举,索性不必理会便是,大不了最后赔他些银子了事。

当夜,孟知图便亲自带着数十名属兵来到平阿县,工事齐开。

接下来几天,孟知图没日没夜的奔波在辖内各县督工,眼看着堤坝一点一点垒起来,孟知图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一点一点放了下去。

但孟知图没有想到的是,等待着他的,并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

起因还要从刘壁说起。

孟知图只看到了刘壁是一个身份尊贵的空架子,却没有看到刘壁身后的那张网。

原来刘壁的大女儿在五年前嫁给了平阳郡丞霍家的二公子,这霍家主母宋氏不是旁人,正是章帝的妃嫔,清河王生母宋贵人唯一的亲妹。当年宋贵人含冤而死,宋氏尚年幼,未受波及,成年后嫁到了平阳霍家。清河王刘庆感念生母之恩,又悲恸生母之冤,一生都对生母唯一的亲人,也就是姨母宋氏孝敬有加。因为这层关系,清河王府上下与霍家关系极为密切,这也自然而然的影响到了刘祜,他自小叫刘壁之女一声伯母,也深受霍家上下疼爱,对霍家人是有亲情在的。

这般说起来,刘壁可以算是当今皇帝的外王父了。

刘壁的良田在孟知图登门拜访三天后变成了汪洋一片。看着河水倾灌入心头最爱之地,往日的青青麦田瞬间淹没,刘壁不由怒火中烧,当即便手书一封家书,命家仆快马加鞭送到平阳霍家。刘壁的大女儿一看家书,愤慨竟然有人这般欺侮老父亲,岂能容他,马上怂恿自己的夫君向天子进言。

霍家的奏疏很快便到了刘祜的手上。

因着父亲清河王的缘故,刘祜自小与霍家亲近,若是旁的什么事,他自然会替霍家出头,可偏偏牵扯上了治水的要务。虽然霍家在奏疏中言辞切切的声讨孟知图独断专行,欺侮宗亲,但刘祜已经不是一个意气行事的少年了。他转念一想,便大概猜测到了事情的原委,左不过是那个孟知图要修筑水利,却毁了刘壁的良田,想来孟知图精通水务,这么做必然是有他的缘故的。

刘祜当机立断亲笔批示,要霍家以大局为重,务必全力支持孟知图治水。此事他并未与陆珩计议,也未向太后请示。不过消息还是很快便传到了邓绥那里。

看到刘祜在奏疏批示中晓以大义,处处以百姓民生为先,丝毫不徇私情,邓绥心中甚是欣慰,便知会陆珩,九江郡治水一事,可放心交由皇帝决断,要全力支持,不需事事掣肘。

这是刘祜亲政以来主持的第一件要事,邓绥满心期待刘祜能够交给她,交给朝臣,也交给天下人一份满意的答卷。

然而,不过数日光景,九江郡的水利工程便出了大问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