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和熹皇后秘史 >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知去向的赃银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知去向的赃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邓绥紧紧盯着这短短两行被朱笔圈出的字,然后抬眼看着陆珩,目光中带着锋利和冷冽,沉声道:“司徒大人是怀疑万丰年和当年冀州的案子有关吗?”

陆珩神色凝重道:“也许是当年冀州的案子太过记忆深刻,而万丰年又恰好当年在冀州任职,臣不得不疑心,可惜当年冀州的案子因为程朴死的突然,留下线索甚少,最终只能不了了之,偏偏放掉了万丰年这条漏网之鱼。”

“司徒大人不必过于自责,”邓绥道:“当年你已经尽力而为了,万丰年不过是一小吏,自然不会引人注意。”

陆珩面带懊恼之色道:“可是如今万丰年一死,就如当年程朴一般,把所有真相都带到了地底下,这才是令臣痛心疾首的啊!”

听到这话,邓绥也不禁默然,胸口一股郁郁之气难以舒展。但事已至此,如若没有更多线索,似乎也只能如当年一般草草收尾了。见陆珩面色晦暗,知他连日来查案费尽心力,邓绥也不忍他因为自责而过于内疚,便劝慰道:“司徒大人,虽然暂时无法找出万丰年背后的人,但好歹那个崔沅洗清了冤屈,也算是明辨了一场冤狱,还有······”话没说完,邓绥突然打住了,她的眼睛猛的一亮,加快了语气道:“快把李岑的记档拿过来!”

陆珩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道:“李岑,对,李岑,臣怎么把他给忘了······”一边说着一边赶紧命人去取李岑的记档。

不出片刻功夫,内侍便将李岑的记档迅速呈了上来,铺开在邓绥和陆珩的面前。他们二人细细的从头开来,一行小字赫然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永元十年至十三年,任冀州郡长史,领户曹、水曹、比曹。

邓绥和陆珩同时倒吸了一口冷气。

如此看来,李岑果然不只是判错了一个案子那么简单。当年在冀州案发之时,李岑与万丰年同时在冀州当差,更令人没有料到的是,二人当年便是上下级的关系。

“唉!”陆珩叹道:“臣真是糊涂了,竟然没有想起来这李岑当年也是冀州郡的官吏,这件事,李岑定然脱不了干系!”

邓绥将手中的竹简重重拍在了案上,冷冷的说了两个字:“彻查!”

要撬开李岑的嘴却并不容易。

陆珩把李岑历任各郡县的账务全部查了个底朝天,甚至将他的亲信人等全部下了狱,挨个查问,却仍然找不到他的马脚。

这倒是奇了。

难道邓绥和陆珩都想错了,这李岑真的只是一个规规矩矩的庸官而已吗?就在陆珩苦于一无所获之际,却有一个人撕开了李岑的口子。

这个人不是旁人,正是李岑唯一的儿子,身为羽林卫一等侍卫的李甲,更确切的说,是李甲的妻子,李岑的儿媳李高氏。

这李高氏出身洛阳望族,本也是家境殷实的大户人家,可惜前岁高父病故后,家业交到了她不成器的兄长手上。此人整日游手好闲,好赌又贪色,不出一年光景,不止败光了家业,还欠了一身的债。眼看兄长潦倒不堪,被债主逼得走投无路,李高氏便求李甲找公公李岑施以援手,可是李岑早就对高家这不成器的亲家厌恶至极,哪里还肯帮忙,恨不得高家人立即死绝了才好。面对爱妻的哭求,一筹莫展的李甲只能找到了万丰年,万丰年也不敢得罪这李岑的公子,便悄悄给了他五百两银子去救急。

现在,顺着高家这条藤,陆珩慢慢摸出了李甲的事,心里便有了底。他料定李岑断不会弃自己唯一的儿子于不顾。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陆珩信心十足的要提审李岑之际,廷尉狱传来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李岑在狱中以碎瓦片割断了手腕的血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