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和熹皇后秘史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及时雨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及时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场大雨下的痛快,下的酣畅,雨水噼里啪啦浇灌在龟裂的土地和干涸的田野上,如同一曲华丽欢快的乐章,让这座干渴已久的古老王城,重新活了过来。

翌日午时,雨势才逐渐小了下来。

邓绥命人在永安宫的连廊处设了茶案,一边饮着白马山的绿茶,一边听着雨打飞檐的声音,她第一次发觉,原来这淅淅沥沥的雨声果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般动听,令人纷乱的心绪也平静了不少。

这时,蔡伦来到宫外求见,邓绥命人唤了进来。

只见蔡伦满面春风的走上前来,声音里掩不住的喜悦:“太后,奴才有一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邓绥问道。

“现在,洛阳城的百姓们啊给您取了个称号,说您是我大汉朝的及时雨呢,”蔡伦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意道:“您昨日在城楼上说的那番话,起初百姓们心里还是将信将疑的,可是偏巧这雨就来了,老百姓现在啊对您是心服口服。”

邓绥不以为意的浅浅一笑:“不过是巧合罢了,就好像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一样的道理,旱的久了总归是要下雨的,跟孤实在是没什么关系。”

“这及时雨,可不止这一层意思,”蔡伦欢喜道:“您明辨崔沅冤狱一事,也在洛阳城传开了······”

听到这里,邓绥的笑意却立刻退了去,昨夜理事劳累,今早便贪了会儿觉,却把这件事给忘了。

“你倒是提醒孤了,”邓绥微微蹙起眉头道:“陆珩这案子审的怎么样了?”

蔡伦立即答道:“奴才在来这儿前,特意去问了司徒大人,昨夜司徒大人已命人连夜彻查大同客栈店主钱某的下落,眼下已经有了线索,这钱某可能是躲回宛县老家去了,司徒大人已经派出羽林卫立即前往宛县拿人去了。另外,昨夜司徒大人连夜提审了崔沅,说是有重要的情况,要和太后亲禀。”

“哦,那就立刻传陆珩过来。”邓绥吩咐道,随即命人撤走了茶案,回到前殿候着陆珩。

很快,陆珩便带着崔沅案的卷宗和昨日连夜提审崔沅的案卷前来觐见,将提审的情况向邓绥详细禀明。

原来事情的真相果然并不简单。

******

一年前,崔沅从一个小小的门下掾史举孝廉升任蔡阳县丞。由于他办事严谨周全,逐渐得到县令万丰年的赏识和信任。本是前途一片大好,然而就在一个多月前,崔沅意外的发现蔡阳县府的赈灾粮款有问题。他凭借自己的职位和机敏,很快便找到了问题所在。

原来朝廷拨下来赈灾的三百两银子和一百石粮食,竟然只有一半进了府库,而剩下的那一半却不知所踪。钱粮之事向来都是万丰年最亲近的亲信经手办理,显然此事与万丰年拖不了干系。

这一发现令崔沅大为震惊,同时他不得不往更深处想,如果万丰年连这种百姓救命的钱粮都敢贪污,那么可想而知,他在蔡阳县令任上这些年,会做下多少龌龊的勾当。如此蛀虫不除,得苦了多少蔡阳的百姓。

崔沅心中愤慨难平,但是为了找到万丰年贪污的实据,他只能隐忍不发以便暗中查找。蔡阳县掌管财务的少府既是万丰年的小舅子,也是崔沅少时同窗,二人有几分私交,此人平日无甚嗜好,唯爱饮酒。崔沅便特意约他对饮,趁着他醉意渐浓之际,崔沅从他的只言片语里听到,原来他可以在蔡阳县横行无忌,不仅因为是县令的小舅子,更是因为他掌握着万丰年在任县令这些年那些见不得人的账务。崔沅继续把他灌了个酊酩大醉,然后借着送他回家的机会,在他的书房中找到了一本记载着年初以来县府各项开支的账簿。虽然只有一年的记录,但已能清楚的看到,万丰年这一年来假借朝廷名义收取百姓各种名目的苛税,金额达上千两,而这些银子不出意外都进了他自己的口袋。再加上贪污赈灾的钱粮,这只硕鼠简直是在丧心病狂的搜刮民脂民膏。

崔沅将账簿塞进了自己的袖中,回去的一路上,崔沅不停思索着应该向谁检举揭发万丰年的罪行。可是这蔡阳县是万丰年的天下,县府里的人又多是他的亲信和耳目,此事若在蔡阳县内张扬出去,怕是要惹来杀身之祸。可话又说回来,出了蔡阳县,崔沅也举目无亲,又能向谁去申诉呢。

想来想去,终于让崔沅想到了一个人——当今司徒陆珩。陆珩当年在廷尉卿任上时,便以铁面无私严惩贪官而闻名。崔沅虽与陆珩素未谋面,祖上也并无任何旧交,但是如果说要找一个当今朝上最不可能与贪官同流合污之人,他相信必然是陆司徒。此事凶险万分,无可信之人能假手,且容不得多加耽搁,一旦少府发现账簿丢失怀疑到自己身上,那便插翅难逃了。崔沅想来只能亲自带着账簿去一趟京师,以求千方百计见到陆司徒。

于是,崔沅回到家中便即刻收拾行装,连夜出城。为免家人知道的太多反而惹祸上身,崔沅没有对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妻子说出此行的真正原由。

即便是昨日当着太后、陛下和陆珩的面前,崔沅也没有说出实情。因为他心中隐约怀疑自己甫至洛阳便有人要取其性命,或许正与他要揭发之事有关联。所以白日里当着诸多人的面,他生怕说出实情后被有心人听到又要生出什么祸端,索性只字不提。

及至夜里,陆珩单独提审崔沅,崔沅终于可以将积压心中的话一股脑儿全说了出来。只是那唯一的物证账簿,原本藏在他随身行囊之中,命案发生之后,崔沅根本没时间处理行囊便被衙役匆匆带走。想来若是有人果真因此加害,恐怕也早已趁乱拿到了账簿,如今估计是难以再寻到了。

陆珩对崔沅的审讯直到今日清晨才结束。接下来的两个时辰里,陆珩一边准备崔沅案前前后后的所有案宗,一边命尚书台紧急调取整理有关蔡阳县在万丰年任上的财税巨细。待向邓绥禀明一切后,陆珩便向邓绥要了一道懿旨,他要亲赴蔡阳县,将这只败坏纲纪、丧心病狂的蛀虫揪出来。

与此同时,廷尉狱的天牢里,崔沅抬起头,看着初升的阳光从狭小的铁窗里斜射进来,照亮了整座阴暗冰冷的牢房。

两日之后,邓绥却收到了陆珩传来的一个令她震惊的消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