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和熹皇后秘史 > 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归平静

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归平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所有人的殷殷期盼下,邓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醒了过来。

起初,她甚至连开口说话都没有一丝力气,全身上下只有手指能动一动。秋蓉焦急的为她灌下连续两碗参汤,她才感觉到身体有些暖起来,好像全身的血液又开始流动了。

刘祜听闻太后苏醒过来,第一个从广德殿赶了过来,一见面便在邓绥的榻前双膝跪了下来,满是愧疚的告罪道:“母后,都是儿臣不好,是儿臣太不懂事,让母后伤心了,所以才病了这么久。儿臣向母后告罪,求母后责罚。”

邓绥艰难的伸出手去,抚着刘祜瘦削的脸颊,看着他现在的样子,不禁有些心疼,于是柔声抚慰道:“母后没有怪你。”

刘祜深深的埋下头,不想被她看到眼眶中打转的泪,他咬着牙死死忍住。

“逝者已矣,”邓绥仿佛看出了他的心思,劝慰道:“你的生父与生母,已经好好的安葬了,你要振作起来,做一个好皇帝,才不辜负他们的期望,不辜负先帝和孤的期望。”

“我明白了,儿臣今后一切都听母后的。”刘祜的头埋的更低了。

动荡不安的皇城,此刻才算真正的安稳了下来,风雨飘摇的大汉,此刻也终于平静了下来。一切很快便重新走上了正轨。

滔天巨浪,只会将极少数人卷入其中,大部分人,包括皇宫里的内侍宫人,朝廷和各郡的下等官吏,以及茫茫万里疆土上的芸芸百姓,对这一切都茫然不知。他们只知道,那个幼小的皇帝莫名崩逝了,一个十一岁的少年,成为了新的皇帝。

还有两件事,成为了宫中讳莫如深的秘闻。

第一件事。

永宁殿的太贵人周氏莫名其妙的得了一种奇怪的传染病。为了防止宫人被传染,永宁殿被永久的锁了起来,据说只留了几个宫女内侍在里面伺候,偶尔有太医送药进去。自此,宫中再也无人见过太贵人周氏,也不知她到底是死是活。

第二件事。

就在清河王和王妃隆重下葬的当晚,一辆封闭的严严实实的马车趁夜出了洛阳皇城,有人似乎隐隐听到马车内传来女子的呼声,但是很快便连同马车一起消失在了无边无际的黑夜中。无人知道马车中的人是谁,要去向哪里。

殇帝的丧仪由蔡伦主持,隆重操办。紧接着,是清河王夫妇的丧仪,也是蔡伦操办。徐防仍然是太傅,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之前因着殇帝年纪过幼,太傅不过是个虚名,眼下,他却真正成为了新帝的帝师。对于这个十一岁的孩子,徐防寄托了全部的希望,他恨不得立刻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他在心里希冀着这个孩子能够快一点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帝王,一个贤明的君主。

可喜的是,刘祜没有让他失望。这个少年,果真如同坊间流传的那般,博学聪慧,机敏过人,更令人欣慰的是,坐上至高无上的龙椅后,这个少年并没有迷失,反而更加谦卑恭谨。他对太后和太傅都尊敬有加,对待下人也是温和宽厚,他以一种令人讶异的速度,极快的吸收着徐防倾囊所授的智慧,像一株吸饱了水分的春笋,迅速成长着。

朝政名义上由徐防和陆珩主持,但实际上,太后邓绥已经成为所有大臣们心中的至高领导者。邓绥仍然掌握着恰如其分的分寸,不过分逾越朝政,只是倘有急要或难决之事,朝臣们总是要请太后示下。

一年半载之后,邓绥对帝国的运转早已了然于胸,一直悬着的心也逐渐稳稳的落了下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