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读书人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 第4章 真先生

第4章 真先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清贫小院之中,自李阳山等人离去之后,小院恢复了之前的平静。

“什么时候来不好,偏这时候。”张维嘀咕着端起泛凉的剩饭对付了起来。

一边对付着,张维一边从腰间将昨日李阳山转交给自己的银子拿了出来:

“还没捂热就得还回去。”

“看来这玩意儿不管在哪个世界都缺,啧。”

蔡奚元是被罢官发配,一应家资定然已经被抄作公有了,所以对方肯定比自己更需要这些银子。

一边收起银子,张维一边对着碗里的剩饭盘山道:

“看来还是要去卖几副书画的,否则连三考的钱都拿不出。”

张维根据原主的记忆,大概知道大周朝的科举总共分为三个科目:

经典、策论、书画;

经典其实考校的就是考生对于儒家经典的掌握情况,这一科主要是为了刷掉年迈不堪,记忆力退化的考生,同时这一科目也是张维最近在苦练的科目;

策论,顾名思义便是对于朝政目前的大事或是难题,发表属于自己的一些看法或者解决方案,这一科考的是考生的处事能力,没得练;

书画,有别于张维前世所知的科举,这一世的科举中增加了书画的考校。

原因很简单,这个世界上的书画就相当于儒生的法宝!

儒生的修行从九品到一品,乃至儒圣那种超品,全都要靠在朝为官,官位即是修行境界!

儒圣当初在创立儒道的时候,便是考虑到要杜绝了皇帝宠幸佞臣的隐患,是以创立了这种官武一体的修行方法。

要想升官和晋级,必须积累足够的名望和气运!

否则任何人都无法逾越其中的鸿沟!

而这其中儒道修行者的武器法宝,有别于其他修行者依靠天材地宝打造的灵宝。

儒家则是依靠诗书画等墨宝作为法宝,越是精妙的文章诗句以及书法,越能承载更加强大的儒家能力。

例如儒圣的《开蒙经》,小小一卷竹简,甚至拥有言出法随的神通。

所以在这个世界,画家和诗人以及书法家,绝对是所有儒生大官的座上宾!

草草对付完几口剩饭之后,张维便从里屋拿出了珍藏的文房四宝铺在木桌上。

迎着春日的阳光,张维提笔停滞在空中:

“一饭之恩,明日蔡奚元离京我还是去送送吧。”

话虽然这样说,但是张维心中隐隐猜测,若是自己不去送蔡奚元,他身周的这股浩然清气也会就此消失!

“既然是送别,那就以题诗为主吧…”

“但,题什么诗好呢?”

张维犹豫地看着面前的宣纸,如果不能确定要题哪首诗,作画更是无从说起。

要说送别,张维搜肠刮肚首先想起的自然是李太白和王维的那几首名作。

但无论是赫赫有名的《送别》还是《送杜少府》等等,在时境和作者身份上都不太适合。

顿了顿,张维突然想起了李商隐的一首诗,动笔径直题道: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诗成,随即便是构画。

张维在前世华夏虽然被称为书画双绝,但他最擅长还是画。

几息之后,宣纸之上俨然便是一副春暮别离图。

图中离别之人,岁月沧桑,周围风景春花萧瑟,正好对应了蔡奚元老年去官,暮春发配的时景。

画成,张维轻轻吐了口气后,郑重地将这幅画放在一边晾晒。

做好一切之后,张维又再次提笔在纸上挥毫。

这次只是一副很简单的春树秋霜图,画了八百遍,闭着眼睛也能画的那种。

一口气画完两幅之后,张维这才小心翼翼地将两幅画晾干收起,随后便带着这两幅画锁门而出。

京城,文政坊。

因为儒生修行靠做官,而全天下又以京城的官最多最大,所以京城的墨宝交易市场也是全九州最大的。

而文政坊就是京城书法交易市场最有名且最高端的墨宝交易市场。

相当于前世巴黎的香榭丽,纽约的时代广场,以及二道沟子镇的粮油批发市场。

在大周朝的书画家名仕如果没在这条街上卖过书画,就相当于网红没去太古里打卡一样。

在这条街上的店铺,无一不是有达官贵人的背景,每家店的主持之人,也都是名满士林的鸿儒或是高官的心腹。

所以在这里交易的诗书画基本都在七品以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