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权宠嫡妃 > 第239章 全文完

第239章 全文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后日,我们便要离开大丰,长公主只有一日的准备时间。”呼延赫忽然说起离开时间。

安华长公主:“太子无需担心,安华随时都可以离开。”

至于公主和亲要准备什么东西,一日功夫能不能准备好,那不是她该操心的事情,而是礼部该考虑的。

礼部尚书得知安华长公主和亲戎狄,需要在一日里准备妥当时,两眼一番,直接晕了过去。

礼部尚书:“……”再被新皇这么折腾,他至少少活十年,是不是该告老还乡了。

翌日,一众同僚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礼部一众官员只能苦哈哈继续上衙,忙活准备长公主和亲戎狄的东西。

“头秃,头秃……”礼部尚书坐在桌案后,看着熟悉递上来的一系列清单,头疼的开始扯头发。

礼部侍郎过来时,正好听见自家上司这番话,很想就这样离开,省的被暴躁的尚书大人折腾。

“你呢,准备往哪里去?”礼部尚书大喝。

刚准备开溜的礼部侍郎,只能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上前回禀事情。

“陛下是要折腾死咱们啊!”礼部尚书逮着人就开始哭诉。

一天就要准备好安华长公主和亲戎狄的东西,礼部侍郎也头疼,忽地,礼部侍郎想起了什么,表情变得很古怪。

礼部尚书:“你这是怎么了,一副见了鬼的样子?”

礼部侍郎讷讷开口,“大人,咱们是不是忘了一个事情,好些天前,陛下又吩咐礼部准备了好些东西,但又没说做什么用,那时候,有人感慨了一句,说那些东西就是婚嫁用的,是不是宫里为安皖长公主挑好了驸马。大人,若是把安皖长公主换成安华长公主,陛下让准备的那些东西,这时候就能用上了。”

礼部尚书:“……”细思极恐。

安华长公主为何和亲戎狄,礼部尚书也听说了的,明明是戎狄齐格娜公主不幸死在了宫里,安华长公主大义,自请和亲,维系两国关系的,但陛下吩咐准备东西,可是十多天前了,若那些东西,真是为安华长公主准备的,那……礼部尚书不敢再往下想。

礼部侍郎看礼部尚书吓白了脸,心里好受了,看,也不止他一副见了鬼的模样。

礼部尚书:“忘了你刚刚说的话,本官这就进宫求见陛下。”

礼部尚书还没入宫,宫里先来了人,传达皇帝的意思,先前让礼部准备的东西,如今事情急,就直接拿来用了。

魏公公:“陛下说,大人是聪明人,知道怎么做事。”

礼部尚书:“微臣谨遵圣意。”先前礼部侍郎给他说的话,他绝对烂死在心里,再不想起,提起。

安华长公主和亲戎狄,并没有掀起太多风浪,就算有人怀疑这里面有其他事情,也不会有人为了她说些什么。太上皇、皇帝仁慈,留祁阳郡王一命,但也只那样了,安华长公主与祁阳郡王一母同胞,是不会改变的,谁知道什么时候,陛下会不会翻旧账。

安华长公主远嫁戎狄,或许是最好的结局。

初二这日,戎狄使团离开,大丰送安华长公主远嫁,从上京离开的队伍,一片红火,与白雪形成鲜明对比。

戎狄使团来时热闹,离开时,加上公主送嫁队伍,愈加热闹。

安华长公主坐在马车里,看着上京城越来越远,模糊了双眼。

别了,母妃。

绿羽递上帕子为安华长公主擦拭眼泪,“公主,别哭了,仔细眼睛。”

安华长公主抹干眼泪,努力扯出一个笑容,“是啊,我不该哭,我要笑的,这是我自己选的路,终有一天,我能回来,那时候,我要所有人再不敢轻视我。”

呼延赫过来时,正好听见安华长公主最后一句话。

呼延赫上了马车,挑起帘子进入里面,“公主以后为我戎狄太子妃,在戎狄,不会有人轻视公主半分的。”呼延赫说完,吩咐绿羽,“你出去,本太子有几句话要和长公主说。”

绿羽没有动作,只看向安华长公主。

安华长公主:“你出去,本公主也有话与太子说。”

“是。”绿羽应声,坐到外面车辕处。

绿羽出去后,里面只剩安华长公主和呼延赫,安华长公主一袭红色嫁衣,明艳动人,有那么一瞬间,呼延赫看着她出神了。

安华长公主:“太子想与我说什么?”

呼延赫:“戎狄并不平静,本太子希望公主能活的久一点。”

听到这话,安华长公主脸上有一瞬不自然,随机笑了开来,“本公主到了戎狄,便是你的太子妃,太子莫非不护着安华?”

呼延赫:“凭公主的聪慧,本太子相信,没有本太子相护,公主也能混的风生水起的。公主先前有一句话说对了,比起安皖长公主那样太过天真了一点的人儿,还是你这样带刺带毒的美人更适合做本太子的太子妃。”

“多谢太子看得起,本公主一定活的好好的。”安华长公主咬牙切齿。

呼延赫:“本太子要说的就这些,回戎狄要走好些日子,希望公主能撑住。”

“太子放心,太子若是没事,可以离开了。”安华长公主开始赶人,被呼延赫气了一回,甚至忘了自己先前想说什么了。

呼延赫挑起帘子就要离开,人都探出了半个身子,又突然回身,同安华长公主,“看着公主这么懂事的份上,本殿下告诉公主一个秘密。”

安华长公主挑眉,没有问什么。

呼延赫脸上露出玩味,“公主或许不知道,你以为的出路,是你们那位好陛下特意为你安排的,不然,公主以为这么短的时间,能准备好这么多东西。”

安华长公主脸色大变。

呼延赫似乎觉着不够,说的更直白一些,“和亲这条路,不是公主自己选的,是慕沉为你安排的,公主此时是什么感受?”

“滚……”安华长公主握紧了拳头,甚至顾不上这么说会不会叫呼延赫记仇。

呼延赫:“这便是公主算计本太子的代价,希望到了戎狄,我的太子妃,不要再在我身上用什么计谋,我喜欢公主的聪明狠厉,但不希望这么聪明狠厉被公主用在我头上。”说完,呼延赫干脆利落跳下马车。

“启程!”

随着呼延赫下令,先前停下的车队,又缓缓动了起来,一路向北而去。

绿羽在外面,将呼延赫的话都听了去,一时很心疼自家公主。

绿羽进入马车,看见安华长公主维持着同一个姿势,眼里没有任何光彩,担心极了。

“公主,公主,您说说话,别吓奴婢啊。”绿羽抬手在安华长公主眼前晃悠。

安华长公主拂去绿羽的手,死死盯着前面帘子,似乎透过帘子能看到什么。

“你们都想本公主过的不好,本公主不会让你们如意的。”安华长公主发誓,她一定要好好活着,活的比任何时候都好。

这时候的安华长公主并不知道,前往戎狄,才是她噩梦的开始。

安华长公主远嫁戎狄,最高兴的,当属姜太后。

慈安宫里,姜太后和身边人说话,“远嫁戎狄,远远的离开京城,安华还是太年轻了,等再经历一些事情,她就会明白,远嫁没那么好,安皖那孩子,哀家是万万舍不得她嫁远了的。”

“安皖长公主有太后护着,陛下、皇后娘娘那里也十分看重,自然不需要远嫁。”兰嬷嬷奉承一番,又说回安华长公主身上,“但安华长公主就不同了,宫外面,祁阳郡王做错了事,安华长公主本就受牵连,再加之她自己作,算计安皖长公主,远嫁戎狄,也算远远的逃开了去。”

兰嬷嬷提及安华长公主算计安皖的事情,姜太后又止不住的来气,“算她识相,自己走的远远的,不然,哀家绝不叫她好过。”

这回,兰嬷嬷没再接话。

过了会儿,姜太后忽然叹气起来,“安皖那儿,现在看着没事人儿一样,但哀家知道,她还没放下江大人,这以后啊,可如何是好,哀家舍不得她,能多留她两年,但她,总归是要嫁人的。”

安皖长公主的事情,都快成姜太后的心病了。

兰嬷嬷:“娘娘暂且放宽些心,多花点时间,好好为公主相看相看,也是不错的,公主孝顺,不会叫娘娘难做的。”

“可是,嫁娶是一辈子的事情,哀家是没得选,但总想她能寻个两心相知之人,一生和和美美的。”这是姜太后最大的愿望了。

听到这话,兰嬷嬷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唉……”姜太后又是一声长叹。

…………

过了年,又是新的一年,慕沉定下年号,为承安元年。

日子不紧不慢过着,又到了上元佳节。

去年上元时,太上皇让人在宫里摆了家宴,今年,慕沉直接省了。用慕沉的话来说,宫里没几个人,弄什么家宴,瞎折腾人呢。慈安宫里,姜太后也不是喜热闹的,慕沉不办家宴,便不办了。

宫里没有上元家宴,萧青宁带着人,早早出了皇宫,去了南阳郡主府。

郡主府里,因为有贺承续这个小主子,不管是先前的祭灶、还是除夕,或是到了现在的上元,明姨等人都好好忙活了一番,让整个府里,都充斥着喜庆的氛围。

除了碧云、碧溪跟在萧青宁身边,十二星使其他人都住在郡主府里,大家伙聚在一起,很是热闹。

白芷、墨雨运气好,已经找到了合眼缘的接班人,过完年后,便将人带进了郡主府,陪着念儿一起学习,两人因为培养接班人,近来都很忙碌,不比其他几人清闲,能四处游荡。

这日,白芷给小徒弟放了假,凑到了萧青宁跟前哭诉,“主子,教徒弟真不是个轻松活儿,等我回去了,就好好孝敬师父他老人家去。”

“你啊,也该收收心了。”萧青宁这般说。

白芷瘪嘴,收什么心,她还没玩够呢。怕萧青宁念叨,白芷一溜烟离开望月楼,回自己屋里呼呼大睡,上元佳节,要夜里才好玩,白日里,当然要去睡觉。

白芷这性子,萧青宁摇摇头,不去管她。

萧青宁来到郡主府没多时,萧安洵过来了。

“见过皇后娘娘。”萧安洵来到望月楼,弯身向萧青宁行礼。

萧青宁:“二哥来了,快坐吧。”

萧安洵坐下后,丫鬟立即奉上热茶。

萧青宁也不等萧安洵询问,主动说起请他过来的目的,“二哥前些日子让人送信,说是要一家人南下,不知可定了出发时间?”

萧安洵带萧青雨回家后,萧三老爷和陆氏看见女儿那副模样,心疼的不行。听说南边水土养人,两人便起了心思,带萧青雨到南边养身体。萧三老爷经商,一年多有好几月都在南边,南边有不少的朋友,去那边,也不怕没个照应。

按着萧三老爷和陆氏的打算,他们是要让萧安洵留在京城的,只是萧安洵有自己的想法,也要跟着去南边,夫妻俩拗不过他,只好同意。

“定了的,过了上元节,就离开的,雨儿说,想再看看京城的灯海。”萧安洵回答道。

萧青宁:“这么看来,我还算来的及时,不然,说不定就要错过了。”

萧青宁说着,拿出一样东西,递给萧安洵。

明黄黄的东西,一看就知道是什么,萧安洵没接。

“二哥接着吧,这是二哥一直想做的事情,不能因为去了南边,就放弃了。”萧青宁走上前,将圣旨塞到萧安洵手里,“这是二哥能得的。”

萧青宁这么说了,萧安洵缓缓打开圣旨。

这是一份任命书,任命萧安洵为清溪郡郡守的圣旨,而清溪郡,正是萧三老爷打算带着一家人落脚的地方。

“这……”萧安洵觉着这份圣旨有些烫手。

萧青宁:“二哥别急着拒绝了,我说了,这是二哥应得了,我没在慕沉耳边说什么。二哥有本事、有能力,在西北出了不少力,他一向赏罚分明,不会亏待了自己人。清溪郡是个好地方,二哥到了那里,将那里治理的更好,是我们都愿意看见的。”

萧青宁说的,萧安洵有些心动,他是真的想做些什么的,从一开始的清平县,到后来的西北,再回到京城。

“臣叩谢陛下,定不负陛下厚望。”萧安洵双手捧起圣旨,朝着皇宫方向三拜。

见萧安洵如此,萧青宁总算放下心来,她还真怕萧安洵一时想不通,拒绝了去,那样就太可惜了。萧安洵一心想做实事,这样的人,若不能为百姓出一份力,是整个朝廷的损失。

萧青宁扶起萧安洵,“我在这里,先祝二哥一切顺利。”

萧安洵握紧甚至,“臣会回来的,凭着政绩,再回到京城。”

“好。”萧青宁大笑,“二哥如此志气,我为二哥骄傲,我很期待和二哥在京城重逢。”

“臣定不会叫皇后娘娘失望。”

说完正事,萧青宁又和萧安洵说了些家常,看时间差不多了,亲自送他离开。

“娘娘留步。”走出望月楼,萧安洵这般说。

萧青宁:“二哥又何必处处同我生分,今儿,咱们不说其他,只当是寻常兄妹,二哥就要离京,做妹妹的,送送二哥,二哥也要拒绝吗?”

萧青宁说到这个份上,萧安洵不再多说什么,两人一起往外面走去。

到了大门口,萧安洵说什么都不让萧青宁再送,离开前,他说道,“三妹妹若有什么,只管给二哥来信。”

“二哥这话,我记着了。”萧青宁扬起笑容。

萧安洵点头承诺,“尽我所能。”

萧青宁看着萧安洵走远,才往回走,然而,她还没走到望月楼,前面来人传话,说是卫大人过来了。

“卫钦。”萧青宁勾起嘴角,“他这时候过来,有些意思。”想着什么,萧青宁让人将卫钦请到花厅去。

萧青宁走到花厅时,卫钦也刚刚到。

“卫钦给皇后娘娘请安。”

萧青宁:“无需多礼,卫大人有什么话,进去坐下说。”

进入花厅,才坐下,卫钦便说明来意。

卫钦:“皇后娘娘,不知白芷姑娘现在何处?”

闻言,萧青宁乐了,心想这人还真是为着白芷来的。先前白芷时时缠着他,卫大人和找她抱怨了好几次,希望换个人保护他,如今白芷忙着其他事情,不再缠他,他倒是找上了门。

萧青宁想了想,问卫钦,“不知卫大人询问白芷下落,所为何事?”

卫钦略显不安,右手落在膝盖上来回揉搓,“卫钦想问问白芷姑娘,今儿上元佳节,可有空同赏灯会。”

上元佳节,邀人同度,意思很明显了。

萧青宁:“卫大人真的清楚这话背后的含义?”

“清楚。”卫钦用力点了点头,“卫某家里尚缺一位夫人,愿三媒六聘,迎娶白芷姑娘。”

萧青宁:“卫大人先前不是烦白芷,还抱怨了好些回吗?”

卫钦幽怨看向萧青宁,“……”皇后娘娘,翻旧账就不好了。

卫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便将那个闹腾的不行的姑娘放在了心里,这些日子,没了那人烦扰,他竟不习惯了。先前除夕夜宴上,面对一众想与他结亲的人,他想也不想拒绝,那时候,他脑海里想的,是那个闹腾姑娘。若真要娶亲,他脑海里,浮现的也是白芷的身影。

半个月的时间,足叫卫钦明了自己的心意。

“卫大人诚心,本宫也不会阻拦,只不过这到底是白芷的事情,本宫不好为她答应什么。”萧青宁说着,唤来人,“带卫大人去寻白芷。”

卫钦站起来,朝萧青宁抱拳,“多谢皇后娘娘。”

萧青宁:“卫大人等抱的美人归后,再来言谢也不迟。”

卫钦被萧青宁说的脸红,但还是一本正经的应了下来。

碧云将卫钦直接带到白芷睡觉的地方,有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味道,“卫大人,你要找的人就在里面,自己去叫她吧。”

碧云说完,快速退出屋子,看热闹归看热闹,她可不想白芷记上她。

卫钦怎么也想不到,皇后娘娘身边的人会直接将他带到白芷住的地方,隔着屏风隐隐约约看到床上躺着一人时,卫钦脸红的能滴血,弯着腰作了个长揖,就要退出去。

白芷在有人进来时就睁开了眼睛,听见是卫钦来了,故意躺在床上没有动弹。白芷好些日子没去见卫钦,忙是一部分原因,最最重要的,是她想看看某个木头的反应。她都撩了那么久了,若是卫钦一直不为所动,她就要放弃了。

谁还没点脾气了,她是对卫钦有那么点意思,但若一辈子一个人,也不是没办法接受。

“听说卫大人是来找我的,怎的还没见到人,卫大人就要走了。”眼看卫钦就要退出屋子,白芷忽然出声。

听到她的声音,卫钦吓了一跳,整个人往后倒去。

白芷身形一晃,出现在门口处,在卫钦就要脑袋着地时,揽住他,将人带了起来,站稳。

白芷救完人后,立即松手,似笑非笑看着卫钦,“卫大人可站稳了,要是摔傻了,我可不负责的。”

听到这话,卫钦顾不及脸红,反问她,“白芷姑娘偷了卫钦一颗心,白芷姑娘不负责,谁负责?”

“你说什么?”白芷一时没反应过来卫钦的意思。

原谅她吧,白芷活的一向粗糙,压根没将自己当姑娘家看待的,卫钦这样隐晦的表明心意,一时半会的,她反应不过来也正常。

然而,白芷这副模样落到卫钦眼里,就是不想认账,卫大人板起脸,靠近白芷。

白芷后退一步,抵到了门框。

卫钦伸手,将白芷困在怀里,一字一句道,“卫某想三媒六聘请白芷姑娘同归,白芷姑娘可听明白了?”

卫钦比白芷高上那么一些,白芷需要仰头,才能看着他的眼睛。

听懂卫钦的意思,白芷姑娘大喜,伸手环住卫钦脖子,往下一扯,红唇贴上了他的唇,“卫大人,从今日起,你是本姑娘的了。”

白芷一触而离,卫钦呆愣。

“白芷姑娘,你……”卫钦反应过来白芷做了什么,又爆红了脸。

白芷:“本姑娘亲自己的男人,难道还不成?”

“卫某这就找皇后娘娘去提亲。”卫钦自觉占了姑娘便宜,立马就想去提亲。

白芷拉住他,“那是以后的事儿,现在,咱们还是换个地方玩吧,本姑娘没演戏给人看的习惯。”

卫钦想到什么,只觉他看不见的地方,都是人,一时间,脸烧的更红了。

萧青宁回到望月楼,将卫钦来寻白芷的事情与其他人说了,“估摸着,卫大人这朵金贵花儿,要被咱们的白芷摘下了,京中那些盯着卫钦的人家,该寻找下一家了。”

洛然撇嘴,“没想到白芷姐姐还是拱到了卫大人这颗金白菜。”

萧青宁:“白兰有墨潇,碧云有离殊,如今,白芷也有了人要,你们几个,也抓紧点了。”

被点名的洛然、晴幽、碧溪几个,“……”好男人又不是大白菜,随随便便就能拱到,太为难她们了。

萧青宁:“今儿上元佳节,你们自个儿出去玩,说不定就能找到良缘了。”

听到这话,洛然凑到萧青宁跟前,“主子让我们自己去玩,打算做什么去?”

碧溪在一旁开口,“还能做什么,主子眼里心里只有一个人,为着这上元节,可是准备了好长时间的。小洛然啊,咱们就不要打扰主子了,今晚上,我带你出去玩儿。”

说着,拉上洛然就往外去。

洛然挣扎,“主子准备了什么,给我说说呀?”

“唉,人家夫妻你侬我侬,你一个人的,就不要凑活了。”

“碧溪,你个毒舌,我一个人又咋的啦,你不也一个人。不,我还有晴幽姐姐一起,你呢,碧云可不见还和你同进同出,你个可怜……”

外面没了说话声,响起了打斗声。

萧青宁扶额,“就该将你们都许配了人去,那样就没那么多功夫一言不合就开打了。”

晴幽翻个白眼,也出了望月楼,省的主子拉红线拉上瘾。

不一会儿,望月楼里几个人都出去了,只剩萧青宁叹气,“这年头,红娘也不是那么好做了。”

…………

申时初,天色渐暗,外面热闹起来,白兰、墨潇等人带着念儿出府游玩,郡主府一下子冷清不少。

念儿出府前,还特意来寻萧青宁,问了又问,直到白兰点破一些事情,才没缠着萧青宁一起出去玩。

念儿人小鬼大打趣萧青宁,“姑姑不出去,念儿给姑姑带花灯回来。”

也幸好这话没叫慕沉听见,不然某个小气男人指不定想将贺承续早早的扔到西北去。

夜渐深,明月高悬,洒落万千月华。

萧青宁找出自己花了好些日子才做好的花灯,找出火折子,点亮它。

晕黄烛火映着六角花灯,在月夜里,将上面的画面、文字清晰显现出来。

六副画,六个场景,是萧青宁和慕沉的曾经,她用这样的方式,记录下他们从相识、相知到相伴的路程。

“慕沉。”看着离现在最近的那副,他们在雪海梅林相拥的画面,萧青宁嘴角抑制不住的高高扬起,唇齿间溢出慕沉的名字,缠绵至极。

互送花灯,只接受彼此的花灯,是他们曾经的约定,两人虽然先前没说过,但都默契的记着这个日子,想弥补去年的遗憾。

萧青宁想着事情,忽然听见一阵笛音。

是慕沉的笛音。

萧青宁迫切想要见他。

外面,并没有慕沉的身影,只一支白梅落在地上,上面似绑着什么。

萧青宁上前,捡起白梅枝,解下上面上等云锦制作的长布条。

“曾记年少时,误与卿想识。”萧青宁缓缓念着上面的字儿,眼前似有曾经画面浮现。

这样的白梅枝,隔一段就有一枝,萧青宁心生期待,以花灯照路,一路寻着白梅枝前进。

萧青宁寻着白梅枝,穿过演武场,从两府墙头上开的门走过,到了景王府,最后,进了云华轩。

悠悠笛音,不知何时没了痕迹。

在萧青宁进入云华轩时,无数花灯亮了起来,挂在树上的,悬在屋檐下的,最后,还有那人手持一盏灯,站在那里等她。

日影等人完成慕沉的吩咐后,迅速消失不见,云华轩里,只剩萧青宁和慕沉。

最后一白梅枝,在慕沉手里。

萧青宁似被什么定住,站在原地,再不能向前一步,然后,她看见了那人离她越来越近。

慕沉手上的白梅枝,上面没有布条,而他要与萧青宁说的话,写在了手中花灯上。

“阿宁。”慕沉轻唤。

一声“阿宁”,包含着他所有的感情。

萧青宁接过慕沉手中花灯,接过他所有的心意。

得卿相伴,一世无求。

这是慕沉的情话。

“我亦然。”萧青宁将自己做好的花灯递给慕沉。

上面写着“三生有幸,与君相知”。

这是萧青宁给慕沉的情话。

慕沉上前一步,将两人手里的花灯放在一起,紧紧拥住萧青宁。

月明、灯明,人影成双。

萧青宁踮起脚尖,凑在慕沉耳边低语一句,慕沉忽地怔住,整个人似被定住。

萧青宁双手勾着他脖颈,微微仰头看着他,笑眯眯开口,“傻了?”

“是傻了。”慕沉反应过来,大笑,“我们有孩子了,竟然有孩子了。”

慕沉只觉走在云端上,有些不真实,一只手落在萧青宁小腹上,想去感受一下。

萧青宁笑他,“碧云才诊出的喜脉,刚刚一个月,还什么都感受不到。”

萧青宁绝口不说,刚得知这消息时,她也如慕沉一般,成了傻子。

慕沉消化完这个好消息后,打横抱起萧青宁,往屋里去。

“我还没好好看这些灯呢。”

“乖,天亮了看,现在冷。”

“天亮就看不了了……”萧青宁嘟囔。

“那明年,后年,往后年年再看……”

两人声音越来越小,只余无尽笑声悠悠回荡。

上元灯火照亮上京,是最绚烂的颜色。

萧青宁和慕沉的往后余生,亦如此时的万千灯火,耀眼夺目,便是数十数百年过去,依旧叫人津津乐道。

…………

史书云:清安皇后萧氏女,靖宁侯府嫡女,先后受封清平县主,南阳郡主,后为六皇子妃。皇六子慕沉荣登大位时,立其为后,此后数十年,后宫无妃,荣宠一生。

清安皇后与承安元年初冬诞下皇长子,皇长子聪慧,三岁而为太子,其十五岁时,安帝退位,携清安皇后浪迹天涯,只羡鸳鸯不羡仙。

清安皇后在位时,在朝大臣对其褒贬不一,敬她者,曾言其若为男子,当为千古名臣;对其不敬者,只道她红颜祸水,媚上邀宠,以致皇室子嗣稀少。

清安皇后的一生,是个谜,也是传奇。

全文完!

------题外话------

终于完结了,撒花!

这个结局,是一开始就定了的,或许有些完结的仓促,但却是我最想要的结局。

感谢一路追文的小伙伴们,有缘,再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