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大成风华之绝响 > 第124章 殿州惊涛 120 宗族一摊污糟事

第124章 殿州惊涛 120 宗族一摊污糟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刘珍和春红非常喜欢那几对器型新颖独特、质地细腻如玉、颜色或高雅或绚烂,花纹既灵动又有神韵的玉壶春瓶、象腿瓶、双鱼瓶、蟠龙瓶、八方瓶、灯笼瓶、宝月瓶等。苏澜就道:“这几件瓷器确实好,姨母全部留着给珍姐姐和春红姐姐做嫁妆。”要知道,在前世,这些东西随便一件就可以拍卖过亿。

刘珍和春红正在欣赏这些东西呢,都害羞地红了脸。

苏澜又发现了一个底盘有一对鲤鱼的薄胎玉白色笔洗,不由感叹,这是白瓷啊,仿佛羊脂玉一般。就对林氏道:“姨母,这是好东西,鲤鱼跳龙门,双鱼笔洗,留给奇哥哥。”苏澜知道,这可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宝物。前世,她和母亲在英国伦敦的一次拍卖会上,看到一个类似的笔洗,当时拍出了一亿欧元的天价。

林氏自然笑逐颜开。就连刘希也笑道:“奇儿又得到好东西了。”

又看了茶叶,都是好茶,什么大红袍、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黄山银针、六安瓜片等。苏澜想起来什么,道:“江峰老板送的茶叶,别忘了给童世子、卞旻大人和叶恭老板分一些。”

名贵药品和山珍海味就有人参、燕窝、灵芝、虫草、鹿茸、雪莲、鱼翅、熊掌、鹿筋、松茸十样。其中燕窝就有百来盒,一盒里面都有八盏。苏澜就让姨母留着炖粥给姐妹们喝。

这时,林氏拿出一个小匣子,里面有八颗五颜六色的石头。苏澜一看,有钻石、祖母绿、黄玉、绿玉髓、琥珀、碧玺、蜜蜡和羊脂玉,都有莲子大小。苏澜的眼珠都直了。

林氏道:“这是汉马家的几位夫人给的。知道我们有七个孩子,再加上我,就给了八样。澜儿你先挑。”

苏澜笑道:“不是我先挑,是让我来给你们挑。首先,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理应是姨母的;羊脂玉,那自然是咱们家温润如玉翩翩公子奇哥哥的。”苏澜笑呵呵地道,“三位小公子,活泼跳脱,自然最适合琥珀、碧玺和蜜蜡,而且这些宝石,主色调都是鸡油黄,圆润饱满,健康茁壮,再适合不过!珍姐姐和春红姐姐,最适合黄玉、绿玉髓,至于我嘛,就是这祖母绿啦!”

大家都听呆了。林氏道:“澜儿,你怎么认识这些宝石啊?又是仙人爷爷教的?”

苏瑞尚和刘希道:“这汉马也太客气了。澜儿,我们这是欠了他不少情啊!”林氏也应和着:“是啊,是啊。”

苏澜早就想好了怎么解释,于是笑道:“你们不用感到有负担。其实这是有原因的。你知道今日汉马和我,还有常乐,在汉马家天井里做什么吗?因为我发现那些石头全部是翡翠,让常乐现场切割,果然如此。汉马非常感谢,所以就这样咯!”

大家听了仿佛是听天书。林氏道:“天啊,澜儿有这样点石成金的本事,不得了!”

苏澜点头混了过去。她突然想起那个麻袋,就说:“今日我在汉马那里还淘换到了好东西。”说着让常乐扛了过来。打开一看,是一麻袋旅游鞋。男女老少,人人一双,就连常乐、甘甜都有一份,还给童野留了一双。全是名牌真皮的。

大家立刻穿上旅游鞋,都喜欢得不行,尤其是三个小的。常乐和甘甜也很喜欢,嘟囔着道:“穿上这鞋,出去杀人更便捷。”幸亏其他人都没有听到。苏澜的脸都绿了。

苏瑞尚又问起全家怎么这么客气,对他们简直是倾囊相助。苏澜叹了一口气道:“这就要说到金氏母女俩了。”于是详细说了经过:“我当时气不过,要那个小郎君赔偿一篮子珍珠,十万银两。哪知道这小郎君是全美娘夫人的郎君!全老爷子一方面感谢我没有告诉她女儿,不然他女儿很可能闹自杀;一方面也是赔偿他女婿给我造成的损失。”

刘珍惋惜道:“难怪那一篮子珍珠只有小半篮了。”

林氏却生气道:“小郎君的那个女人,心思还真是歹毒,竟然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泼水,幸亏甘甜搭救及时。不然淋了透湿可怎么好,女孩家家的!”

苏澜道:“所以老爷子非常愧疚,这才尽量弥补!他还邀请我们两家出席他二月二日生日宴会呢!”

大家点头,啧啧感叹。

这时,苏澜忽然想起一件事情,道:“父亲,我苏怡姑姑怎么没有入股货栈呢?还有,在汉马那里就只买了根马鞭,也没买个地毯什么的?”

苏瑞尚顿了一下道:“你苏怡姑姑姑遇到难事了!”

苏澜道:“怎么回事?”

苏瑞尚长叹一口气道:“澜儿应该知道,你苏怡姑姑的大哥苏恒,也是我的大哥,如今是河北真定宗族的族长,今年快六十了,本应该颐养天年,可是前年春天先是旱灾,秋天又是蝗灾,粮食可以说是颗粒无收,再加上冬天一场大雪,压垮了宗祠和宗学,大哥就急火攻心,病了好些时日。你苏怡姑姑正好回乡看望,又加上两个儿子都留在了真定,所以只好把身上的钱都留给了大哥。你葛汉姑父在漠北老家已经被戎狄祸祸完了,也没有钱啊!”

林氏也道:“你姑姑跟我说了,海洋生意赚得多,可本钱也大,她就不参股了。”

原来,苏瑞尚的曾祖苏卫,当年落户河北真定,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就是苏瑞尚的祖父、第一代老侯爷苏征,次子就是苏毅。当年哥哥苏征离开真定征战四方,后落户京城封爵为侯,而苏毅就留在真定老家看护祠堂宗庙。如今,真定的族长就是苏毅的孙子苏恒,也就是苏怡的大哥。苏怡是母亲老蚌怀珠所得的幼女,所以一家人甚是宠爱她。苏怡也对家族贡献颇大。虽说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是苏怡心疼哥哥凄苦,总是忍不住出手相帮。这次就是她出资修缮宗祠和宗学。

苏澜听了,气愤地道:“这些事情难道不应该是京城侯府管吗?让一个出嫁女出资修缮宗祠和宗学,这也太不像话了!”

她知道,当年第一代老侯爷苏征,出资给南阳第一故乡、真定第二故乡买了相同数量的宗田,修了宗祠和宗学。第二代老侯爷苏凡也在此基础上又增购了宗田,还修缮了宗祠和宗学。家乡人也感恩回报,南阳和真定每年都给京城侯府一些米粮土产。当时,两个老侯爷体恤家乡亲人,每年只象征性地收一石粮食一头肥猪一条鱼,别的一概不收。不仅如此,每年进京送东西的人都要拿回不知加了多少倍的粮食、布匹、药材、茶叶等物,还有银票。可是,待到第三任侯爷苏庭上任,两个家乡不仅几年没有收到京城的任何资助,反倒是每年给京城侯府的礼物成倍增加。即便遭灾也是照给不误。比如,前年旱灾、蝗灾加雪灾,苏恒就决定派人到京城分说详情,看能否得一点京城侯府的帮助,不料人还没有走呢,京城侯府的人倒是来了,结果,粮食、肥猪、鸡鸭,刮走了几十车。

苏瑞尚道:“你姑姑说,族长求情,能否少给一些东西,可是京城侯府的人却说,南阳和真定的田产都是他们侯府的,送点东西理所应该!可是,他也不想一想,当年,为了支持老侯爷,南阳和真定出了十来万的苏家军,这些人死的死,残的残,竟然多达六万多人!多少苏家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鳏寡孤独,不都是族里父老乡亲一力挑了重担吗?”

苏澜道:“我就是这个意思啊!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是也不能麻面无情,一点人味都没有,岂不是畜生都不如?”

苏瑞尚道:“也不知道京城侯府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胃口!”

苏澜心里一动,道:“爹爹,我们给南阳和真定老家买点田地,怎么样?”

苏瑞尚听了,眼睛噙着泪花道:“澜儿有心了。你苏怡姑姑回来一说此事,我就有这个想法,不管多少,总是我的一份心意。可是,我的身份……宗族说了,只接受嫡子捐赠,不接受庶子捐赠。尤其京城侯府还指名道姓地说,若是南阳和真定跟我苏瑞尚发生一个铜板的银钱来往,他们就要收回宗田……”

苏澜气绝,恨恨地道:“宗族一摊污糟事!真是有脸啊,出嫁女的钱都能收,偏就不收庶子的钱!”

过了一会儿,苏澜叹口气道:“既然如此,也罢了。到底苏怡姑姑是我们一脉血肉,咱们不能不管。姨母,你把全家送的人参、鹿茸、灵芝、燕窝给姑姑一些,她自己留着也好,还是送给堂伯伯,由她自己定。另外,也给一些布匹、地毯给姑姑。”

苏澜自言自语道:“怎么着,还得送点银子啊、”她想想又说:“姨父、姨母,我想说一件事情。那货栈一成的本钱,你们就不要出了,我给你们出!”

刘希和林氏一愣道:“那怎么行,虽说是一成本钱,应该也不少。”

苏澜道:“姨父、姨母,今日的事情你们也知道。全家给了那么大一个货栈给我,还有那些货物,可以说,整个货栈的成本,不说占了十成,八成成本是有的。既然如此,你们何必再出什么钱?就当是我孝敬你们的!”

苏瑞尚也道:“澜儿不说,我也会提醒她的。既然是孩子的心意,姐姐和姐夫接受澜儿的好意就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