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长安故事文案馆 > 第161章 背着爷爷回通江

第161章 背着爷爷回通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9年前,12岁的通江孩子李兴成收到了成都爷爷通过希望工程邮寄给他的几十件衣服和50元资助款,从此,他和另外6个巴中孩子与这名成都老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几天前,这名对他恩重如山的爷爷突然去世。

“我要把您背到我的家乡通江去看看。”悲痛的李兴成不忘对爷爷的承诺,昨日带着老人的部分骨灰,坐火车、转汽车再步行4小时的山路,终于把老人的骨灰安葬在了他生前无比牵挂的地方。

喜从天降成都爷爷给他寄来新衣

1996年的一天,家住通江县板凳乡的12岁小学生李兴成,突然收到一个从成都寄来的、落款为“退休老人”的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有几十套崭新的衣服。

李兴成高兴坏了,一套一套地穿在身上,兴奋得在村子里疯跑。

李兴成的家乡十分贫困,村里的孩子们已经好几年没有穿过新衣了。

老师告诉他,这是一名远在成都的老爷爷通过希望工程捐给他的,同时还资助了他50元钱,作为一年的学费。

感激中,李兴成开始与爷爷通信。

其实,李兴成只是成都老人郭天麒资助的7名巴中孩子中的一个。1993年,60岁的郭天麒老人刚刚退休,一天和女儿在看电视时得知了希望工程,善良的老人立即赶到相关部门办理手续,开始从每月不多的退休金中挤出钱来帮助那些穷孩子,此后12年没有间断。

在他的感染下,家中的亲属、老年大学的朋友也开始资助那些穷孩子。

不解之缘9年资助写来百多封书信

板凳乡地处偏远,一直没有通车。从成都到李兴成的家乡,需要坐10个小时的火车,转乘6个小时的汽车,再步行4个小时才能到达。

让李兴成没有想到的是,接受资助的第二年,成都爷爷竟然背着沉重的一大箱衣服和文具,翻山越岭上门来看望他。

“我永远记得那一天,我一打开门就看到爷爷站在门口,简直像做梦一样,我一下子扑进他的怀里,感觉很亲切。”

昨日,李兴成回忆起那一幕仍然难掩心中的激动。成都爷爷拒绝了李家特意安排的客房,和他们一样盖着塑料布缝成的被盖,吃着粗茶淡饭,白天便拿着相机到村里转悠,拍下了许多穷孩子们的生活场景。

当看到孩子们因没有球拍,而用手掌打乒乓球时,老人落泪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