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大陵谪仙人 > 第12章 卷宗

第12章 卷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长安拿着短木匣,走到桌案前。

打开木匣,取出卷宗。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卷宗的封皮大字。

“东海监银卷宗”

他没再细看,迫不及待地翻页,扉页是一幅出行的路线草图,所经之地,都有描画标注。

再翻页,便是监银过程的详细记述。

【半月前,李钦监受命监银,前往东海汕州市通行宝钞局汇兑银票,旨在促进大陵京都的物贸繁兴,更上层楼。

李钦监率人从国库提银,巳时转京都驿道东进,夜晚停驻在乾元钱庄歇息。第二日经行五岳岭,行至半途,岭上有滚石坠落,耽搁了路程,傍晚只能找家镇栈过夜。

此夜,李钦监加派哨岗,安然无事。

行至武陵江,遇大雨。银船吃水深,速度慢。

夜里水涨船摇,不幸遇见螭鼍兽,翻江倒海,打翻银船。

经过一番苦斗,十人死亡,十三人负伤,五人失踪。

雨停后打捞银钱,尽数捞出,装箱锁合,没有出现破损。李钦监开箱验货,银锭齐整,没有丢失。

至东海通行宝钞局交银,银钱皆是坚石浇银的假物,模具套壳的银锭……】

李长安凝神细想,拿出笔墨抄记了几行。

一旁的陈寺卿点头佩服道:“少翰林颇具神断之才,所录之处,尽是要点所在。”

李长安附和道:“卷宗的疑点之处,往往在这些并不起眼的细微之处,笔录后,才可慢慢推演思虑,免得纸上走马观花,误了寻找的线索。”

陈寺卿点头。

“少翰林,你觉得从何入手?”

李长安再翻一页,看着事件的详细记述,缓声道:“存孝大哥,且容我再翻翻,肯定一下我的论断。”

后面是一些经行路人和押银官兵的供词。

其中有武陵江府尹的备船供词,引起了李长安的注意。

按理讲,渡江漕运,有货船停泊,但恰在此日,大船因雨停航,只有虎云团的大船等货出江。

李长安卷了一下舌尖,暗暗道:“这里肯定藏有猫腻!这一切的经过,似乎与这场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五人的失踪,山遇落石,难道是机缘巧合,亦或者背后藏着某种联系?”

其余的供词,多半是一些惊恐受吓的言辞,说是妖物作祟。

甚至有一些江户船家招供,一听螭鼍兽出没江中,吓得不敢出船谋生。

李长安仔细地把卷宗翻了一遍,心里隐隐有些后怕,这貌似比之前的推理还复杂。

有几处发生的事情,完全游离在整个事件之外。

接下来不管是顺藤摸瓜,还是打草惊蛇,只要能抓到一丝有用的线索,便能有所收获。

李长安舒缓一口气,脸上的沉凝神色也减缓了许多。

“存孝大哥,依你多年的办案经验,这白银去了哪里?”

陈寺卿无奈苦笑。

“这……武陵江失银可能性最大,但可能性也最小,沉江三十万两白银,怎么可能能在一夜之间捞运而走?再看乾元钱庄和五岳岭,更是没有偷银的机会,万般苦思冥想,我实在是推断不出。可见,偷银背后的操纵主使,多么的可怕!”

李长安举手摸了摸头,坦然道:“万事皆有水落石出的因,也有水落石出的果,现在只能朝着可能性最大的地方,去探索,寻找最终的真相,逻辑关系之间,必有契合的共通所在。”

陈寺卿黯然点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