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摘星人 > 第67章 东都诡案(十三)

第67章 东都诡案(十三)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秦川冥冥之中,感觉真相已是近在咫尺。

他急忙问向崔翘:“宋公最后一次来府上,是什么时候?”

崔翘捻须想了一会儿,开口道:“大概在七月初四,还是初五,反正离来信隔不到几日。”

秦川身体前倾,追问他:“那宋公是否去过牡丹池?”

崔翘诧异看向他,不知这小子问起此事是何用意。

但还是颔首回道:“池中亭是我二人饮酒作诗之地,宋公每次到访,必然会在那待上一阵……”

“那就对了!”

秦川握拳用力一挥,打断道:“你看,唯有牡丹花数株,池满东都天下赋。”

“这几个字!牡……丹……池……下!”

“宋公极有可能在那留下了什么线索!”

崔翘一听,颤着手接过那封信,又将那小诗反反复复看了几遍。

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喝道:“崔管事……”

“罢了!你与老夫同去!”

孙婉兮见事情有了眉目,一把拉过綦云轩的手,喜悦至极,竟是蹦了一下!

她怕秦川忘了提醒道:“秦兄,那宋恕下毒一事……”

秦川快速摆了摆手,示意他俩赶紧跟上,“宋恕跟这牡丹池比起……”

“不过是个小角色!”

几人赶到牡丹池时,崔管事已亲自下水,带着十几个小厮在池中摸寻。

搜至距小亭三四步远处,崔管事抬头大声问道:“崔公,这可是您重金移……”

崔翘不等他说完,甩袖催促道:“只管挖便是!”

几弹指后,忽然有小厮大喊:“找到了!崔公,找到了!”

秦川看崔翘急不可待,竟是要下水去接,他连忙伸手拦了一下。

这么大岁数,万一染了风寒,那可是说没就没。

他匆匆奔向池边,从那人手里接过,见是一卷类似书轴的东西,外面包着几层油纸。

夜已深,没什么亮,几人快步赶回正厅。

秦川路上就已将油纸扯下,感觉是一沓纸卷在了一起。

方一进屋,透过背面看到,上面密密麻麻写了很多字。

他取出最上一张平铺于案上,小声念道。

“崔公敬上,昇于上月听闻,咸宁太守赵奉璋已被御史台杖杀,惶恐至极。”

“昇未将此事告知于公,还望崔公勿怪。”

“天宝八载三月二十七,吾收一书,系赵公托人送至,内含赵公数年所集,有关右相二十四条罪状,约吾七月大朝会之时,相见于长安。”

“赵公自知处境甚危,怕途中有变,特遣人送罪状于吾处,言昇只需携此书进京,交于他手即可。”

“赵公言,久闻先父持正直言之名,故冒昧托此事于吾。”

“吾二人此前素未谋面,并无往来,但赵公重信于吾,吾定倾力而为。”

“弟闻赵公身死,惶恐至极,但如今朝纲败坏,在廷之臣以言为讳,维阿谀取容,昇食君禄,自要为君分忧。”

“弟遂决意于七月大朝会,进京面圣弹劾右相,以达赵公夙愿。”

“本月初,不明之人潜入吾宅,弟知已被人所监,故出此下策,将罪状暗置于牡丹池下。”

“弟未明言,惟恐公亦为之所累,再望崔公勿怪。”

“展卷之日,即是吾身死之时……”

崔翘听到此处,闭上眼身体微抖。

秦川颤声念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吾大唐立国煌煌百余载,每逢危难之时,不乏忠勇之士挺身而出。”

“弟愿随赵公同行,为吾宋氏一族再立门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