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的1982 > 第一百零九章 大秧歌

第一百零九章 大秧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东北,年正月,无论城镇还是村屯,都有秧歌队欢快活泼的唢呐声锣鼓声。

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忙着拜年,一般从初二开始“跑秧歌”。而演出形式则是以拜年贺喜为主。

东北大秧歌是在清朝康熙年间,由流放到塞北的徒囚中艺人文士,将内地的戏曲歌舞带到东北,到了乾嘉时期,这种歌舞活动与东北人民的热情风格结合,形成了独具稳梗翘风格的秧歌舞,也渐渐形成秧歌音乐,由锣鼓镲唢呐等奏出曲调。

东北地区的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跷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秧歌旋律流畅,节奏欢快简洁,其场面红火舞蹈丰富。

东北秧歌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发展到今的一种民间歌舞。

李忠信的姥姥唯一的一个爱好就是在秧歌队里扭秧歌,初二这一大早,李忠信的姥姥便早早就起来装扮自己,准备到村子中央的广场扭秧歌。

农村和城市里面不一样,过年的时候没有什么热闹,更没有几家有电视,于是扭秧歌就是他们过年时候最好的娱乐活动了。

一身大红大绿的衣服,两把扭秧歌专用的大扇子,李忠信看到姥姥穿上这一身的行头,心中顿时就感觉到那扭大秧歌的人物活脱脱地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因为家里面的姥姥到广场那边扭大秧歌,家里面的老老少少全部出动,一起到广场那边给姥姥站脚助威。

到了兴林村中心位置的广场以后,李忠信看到,村子里面的人基本上是全体出动,一齐到这边来看秧歌。

东北大秧歌十分热闹,正月时候的表演大秧歌的时候更是锣鼓喧。

踩高跷的踩高跷,跳扇子舞的跳扇子舞,表演各种人物的演绎各自的精彩。

李忠信对于在农村看扭大秧歌还是头一遭,他甚至有种目不暇接的感觉。

过了一会,他便专门看姥姥表演了,他看到姥姥的走相十分风趣幽默滑稽诙谐的情调,给人以眼俏等美的慰藉。

她膝步松弛脚腕略勾后踢落地同时膝部略加控制,形成带影衬劲儿”的一步一顿的动感特点有着一种洒脱流动的美福

听着后世熟悉的二人转帽的腔调,正月里来是新年啊!大年初一头一啊……

李忠信的心中在这个时候突然想到,东北二人转现在在全国还没有流行,他是不是应该搞一个二人转的大舞台,把那啥山挖到手下,把东北的二人转先一步推广到全国呢?

对于二人转几十年后发展,李忠信很是看好。

二人转,史称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

它植根于东北民间文化,属于中国走唱类曲艺曲种,流行于lnjlhljnmg东部三市一盟和hb省东北部。

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hb的莲花落。

用东北饶俏皮话: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莲花落亦称“落子”,是中国北方地区民间的一种唱艺术,边边唱,载歌载舞。

和李忠信看到姥姥他们在广场上扭大秧歌的形式上差不多,当中扭大秧歌最好的,基本上都能够担任二人转的演员。

可是,李忠信又想到,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早晚会兴起,而且这种艺术,对于今后他要做的事情一点帮助都不会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