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汉匈之战 (终)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汉匈之战 (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狼居胥山是古名,现代世界的话,大致位置应该是在肯特山附近。

这里王霄曾经来过,那是在大明世界里,跟随朱棣兵至斡难河的时候。

狼居胥山是匈奴人的神山,在匈奴人这里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霍去病也不会专门选择这里封狼居胥,禅于姑衍。

在最强大敌人的圣地,刻碑立字记录赫赫战功,再祭拜天地宣告自己的功绩。

这种事情,就是华夏历史上,武将们的荣誉巅峰所在。

而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实际上只有五个人。

第一个自然是霍去病,他就是华夏向北打的最远的武将。

第二个是东汉的窦宪,打败匈奴之后在燕然山上刻石记功,这就是著名的‘勒石燕’。

第三位的话,则是大名鼎鼎的大唐军神李靖。

李靖殴打突厥的时候,曾经攻到过狼居胥山附近。

虽然他并没有在狼居胥山上刻石记功,可功勋方面也是相差无几。

第四位知道的人不多,他的名字叫做蓝玉,大明朝的凉国公。

蓝玉因为最后被朱元璋所杀,所以史书记载不多。可他的功绩却是无法抹杀。

他率领明初的精锐兵马,在捕鱼儿海彻底击破了北元,将元朝彻底踹入了历史的垃圾堆里。

而捕鱼儿海就是贝尔湖,位置上距离狼居胥山不算太远,而蓝玉的功绩也是和前边几位差不多。

话说明初时候的明军,那战斗力是真的爆表。

无论东南西北,打遍天下无敌手。横行欧亚大陆的蒙古,都被明军给打成了历史。

对比一下二百多年之后的明军,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所以说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腐儒们掌控朝廷大权。

最后一位的话,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朱棣了。

作为一位马上皇帝,朱棣五征漠北,最后一次就是打到了五百年没有汉人来过的斡难河畔,破敌军于狼居胥山下。之后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然后勒石记功。

这份功绩,毫无疑问可以与霍去病比肩。

至于说朱棣的名声不好,很明显那是明朝的文官们在泼脏水。

他们为了打压武将,从而独霸朝堂大权,那真的是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

好在无论再怎么抹杀蓝玉和朱棣,历史上都会记下他们的功绩。而后世之人,也会有着自己的判断。不至于被那些腐儒大头巾们给忽悠。

毕竟写史记的司马公,都能把霍去病列入佞幸列传之中,更别说那些大头巾们了。

而此时此刻,在数万汉军将士们的面前,就是匈奴人的圣地神山,狼居胥山。

为了保卫圣地神山,逃亡来到这里的匈奴左贤王,集结了所有可以集结的力量,在狼居胥山下与汉军再次决战。

匈奴人看上去人数不少,那是因为他们把各地的杂胡们都给拢了过来。

这些杂胡们以往在匈奴人这儿,就是最低等的奴隶。

放牧的时候没有好的牧场,每年还要缴纳高额的贡品。要说仇视匈奴的话,这些杂胡比汉军还要仇视匈奴。现在眼看着匈奴要倒了,期望他们为匈奴去陪葬,还不如指望长生天显灵来的痛快。

至于说那些已经被汉军杀的所剩不多的真正匈奴人,他们的士气极为低落。

像是匈奴这样的部落联盟,向来都是只能打顺风仗,打不过真正的硬仗,也不可能在被逼迫到了绝境的时候,小宇宙爆发反身把对手干掉。

因为他们是强盗集团,而强盗则是有好处就上,没好处就跑的性格。

除非是能有强有力的领导人,把力量给整合起来。就像是冒顿单于,老上单于。又或者是明末建奴的头领等等。

如果说,伊稚斜还属于野心与能力勉强相匹配的话。那现在的左贤王那就是屁都不是一个。

伊稚斜都没能来得及真正树立起来威望,他又有何德何能,让匈奴人愿意为他去死?

所以说,别看匈奴部落的人数不少,可实际上士气低落,毫无战斗力可言。

左贤王指望的是汉军长途奔袭数千里,人困马乏没了战斗力。可此时汉军却是士气旺盛,之前缓缓前行给匈奴人以集结的时间,也让汉军得到了很好的休息。

各种因素综合下来,开打之后匈奴人这边可以用兵败如山倒一样来形容。

人数众多的杂胡们根本没有和汉军对战的意思,而且他们也打不了。

如果说匈奴本部的人还能有些铁质兵器以及铁质甲胄什么的话,那杂胡们就是真正的屁都没有。

他们那一身简陋到全副武装的汉军,见到之后都要伤心落泪的装备,根本没资格与汉军对战。

两边开打之后,汉军这边发起冲击,那边各路杂胡就做鸟兽散。实在是跑不了的,干脆就直接跪地投降。

后面的匈奴人一看这情况,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干脆的直接跑吧,再不跑就全都完蛋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