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五代乾坤 > 第13章 做出抉择

第13章 做出抉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小卜如今在思考,以后的路该如何走?如今也只有一直张大王的义军,而南汉国别无其他义军,相互支援,南汉国只会针对这张大王这一只。如此下去,张大王可能独立难支。而且南汉国虽然政治腐败,但是其死的骆驼比马大,张大王的势力,比起南汉国远远不能相提并论。张大王如今是逢战必败,战况日下。如果现在回去和张大王会师,他也不差这点人马,也不能对战局有较大的影响。倒不如自己另起炉灶,与张大王,相互呼应,这样既可以让让南汉国陷入两面作战,又可以壮大义军的力量。

而历史上的成功的农民起义,都是让当代王朝陷入多面作战,从而获得胜利。例如秦末时出现起义,陈胜和吴广两人率先起义,而项羽,刘邦等多个起义军相继举事,让秦军陷入了多面作战的不利因素,故起义军可以获得胜利。所以起义军在刚开始起义之时,因为领导阶级都是贫民,统治阶级难以获得大量人才,也没有多少人才储备。而前期起义军将领缺乏良好的作战武器。所以前期力量相对于官兵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而之后由于多次战斗之后才缓缓升起。起义军能推翻王朝的起义,是由于在一面大旗举起的时候,各个地方都纷纷响应,让封建王朝陷入多面作战。

而如今在起义军只有一支。南汉国可以动用大量的力量用讨伐起义军,所以难以成功。而这位张大王外交能力不强,没有联系周围的国家,所以就更难以成功。

故而小卜想要脱离张大王的队伍,出去另起炉灶。因为这样做可以提高棋艺的成功率,同时也能满足他的野心。

虽然他还有没有太大的力量,但是他有三千人的精锐部队,同时还有着一个外挂,本身是贫民血统的缺陷,可以为它制造大量的人才储备。

如今谈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翻山越岭去往南汉的西边进行起义?如何面对南汉军的追杀?现在他左思右想,也想不出方法。于是他先召集故下,看看他们的意见。

随着诸位部下的到来,小卜便开始说:“如今我们面临一个抉择,那是去与张大王汇合还是我们自起炉灶?若是运行着张大王汇和,张大王最近连战连败。如果与他汇合,我们在张大王落难之时,我们还与他会合,那么张大王能战胜汉军一次,稳定主局面,那么我们将会封官加爵。我们也可能会面临被汉军击败,从而被汉军击杀的命运。若是选择另起炉灶,那么我们需要前往南汉的西边。因为在东边在起义之后,面临着战争的摧残。人员大量的缺失。就算再次起义也无法迅速壮大所以我们只能西征。所以诸位选择什么?”

“禀告军主,如果选择西政的话,那么我们不仅面对汉军进攻,而且还是最猛烈的,因为我们西征会请途经兴王府。我们会面临比现在更难的局面,还望军主三思。”宋言说,说时还是一副苦瓜脸。

“启禀军主,属下以为我们不但要西征,而且还要尽快西征。南汉面临起义军的进攻,却仍有余力。自古以来,凡是起义成功的,则必须从多处并且起,并且让朝廷陷入多面进攻,否则则必会失败。现在张大王已经连战连败,若是官兵注意不转向他处的话,那么张大王必定会失败,而众位也会成为官兵的下亡魂。所以在下以为我等应立即西征。”姜力说。

“如果是西征的话,那岂不是比现在更危险吗?若是西征的话,不说就咱们这点儿人马,就说张大王也别想过去。别有人进攻?若是率军几百经过,也会被追着打的,并且会集结大部分精锐围剿。军主,在下认为万万不可啊!”宋言说道。

“启禀军主,西征可能会死,而且确实是九死一生,但是总有一丝丝活命的机会。但在这里和张大王汇合,上去是最稳妥的做法,但实际上是等死的做法。如今以张大王的处境而言。我们即使逃到了今天,也逃不了明天。如今之法。只有西征,西征。虽说,西征只有那么一丝丝成功的机会。但是,有机会活着总比等死强。总比没有把握机会要好啊!军主,还往三思啊!”姜力说。

“胡说,与张大王会合,怎么会是必死的局面呢?”宋言问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