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娇宠香闺 > 第77章 第77章

第77章 第77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然后,泰隆帝问他要什么补偿。

皇甫晟思考了许久,久到让泰隆帝都差点皱眉以为他在权衡利弊、索要一番好处时,他却只提了一个要求。

“所以,膳房里的御厨是你要的赏赐?”皇甫昱笑得眼睛眯起来,他细细打量这个幼弟。

很不错。

虽然不过区区太学的琐碎小事,可能给皇上一个年少稳重、遇事不急不躁、事后低调不贪的印象,就是小事也可成为有价值的大事。

皇甫明嘴角挂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笑,他端起茶盏,轻抿一口,似回味了茶香才缓缓开口。

“晟儿以后有何打算?科举后让皇上刮目相看,然后得个喜欢的差事?”

皇甫晟摇头,”父王,科举要考,但儿子喜欢的差事,已经和以往不同了。

父王,且拭目以待!”

*

曦玥接到了翠玉斋掌柜的消息,说得了一块极为罕见的美玉,若是她喜欢可雕刻成玉簪,可在她及笄礼上使用,曦玥前去查看,的确是一块不错的玉料。

“及笄礼上的簪子?”曦玥摇摇头,“暂时先不用,这么好的玉自己用掉了,多可惜啊!”

曦玥心里扒拉着小算盘。

若是雕刻好了卖出去,那得挣多少钱。

关掌柜似乎看出了小东家的心思,随后就带着曦玥看了账。

“……”曦玥捂住嘴才没惊叫出声,她像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女娃,半天才让砰砰乱跳的心平静下来。

好多钱!

她现在会看账本,看懂了这个铺子一个月的流水和利润。

想起以前在侯府,吃个小点心就能开心一天,曦玥觉得心里酸酸的,还有其他一些很复杂的情绪。

难过、愤怒、委屈、痛恨!

*

马车哒哒哒地往郊外而去,曦玥垂着眼一动不动坐了好久,一直没说话。

今日依旧是阿明和阿亮跟着她。

阿明似乎有些感同身受,也沉默着,倒是阿亮忍不住先开口:“姑娘,你开心点,这么多银子,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曦玥抬头看着阿亮,依旧没说话。

她要让自己聪明强大起来,不但要回挣银子,还会要护好这些银子。

马车去的地方,是郊外三十里外的一个庄子。

舅舅之前让所有管事来李府见过她一面,曦玥却自己从来没有去庄子上实地走过。

今日看了铺子里的账本,她心血来潮突然想要看看庄子上的。

差不多一个时辰后。

庄子堂屋里。

曦玥看着面前站着的一个大管事和两个小管事,心里突然有些后悔。

她什么也没有准备就仓促地来了。

庄子上到底具体种什么粮、有多少庄户、工钱几何,她一概不知。

大管事年纪五十开外了,小管事也四十出头了,曦玥看着他们精明又锐利的眼神,就觉得他们应该很厉害。

可是,她又不后悔了。

总要来的,这是她的产业。

今天不勇敢,明天也勇敢不了。

捏了捏手指,她深吸一口,说明来由。

*

回到马车里,曦玥觉得自己像是过了一天这么久。

她脑袋有些涨,是阿明扶着她上马车的。

阿亮恨不得把她抱上去:“姑娘,你真是太厉害了!那三个狗奴才,奴婢恨不得一刀宰了他们,当着士子的面,还敢瞒天过海,真当我们荣王府是吃素的!”

曦玥摇摇头:“不是我厉害,是倩姨厉害,我只学了一个皮毛而已。”

这回,连一向谨慎胆小的阿明都开口了。

“姑娘,他们几人是皇甫芸手里提拔上来的,仗着她的势,拿了不少的好处,可是,他们不知道姑娘如此细心。他们后来求饶,姑娘却没有放过他们,真是活该。”

阿亮兴奋得眼睛冒绿光:“姑娘,他们以为他们的账本做得天衣无缝,可谁知道,你一眼就看出了端倪。

说实话,姑娘,阿亮根本就不知道,鸡蛋不是一文钱两个,而是三文钱一个。

你指着账本上鸡蛋一文钱两个连番发问:鸡蛋是谁卖的?卖给了哪个酒楼?酒楼掌柜是谁?可有画押文书?

奴婢就瞧着,那三个原本不屑一顾的管事直接就蔫了。

还有个管事竟然还敢狡辩,鸡蛋就是一个文两个,说姑娘年纪小,没有采买过不懂行市。

姑娘你说撇开荣王府和李府,广华楼、五味斋、宝祥阁这些酒楼采买鸡蛋的时候都是三文钱一个,还可以找来文书当面对质,这才把他们彻底吓着了。

话说,姑娘,就算娘娘给管事说起的时候你听了一耳朵,可是,你怎么记得这么清楚啊!”

曦玥其实现在还在后怕,根本不记得当时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勇敢,直接和几个经验老道的管事正面杠上了:“当时管事和倩姨回事的时候,我用小手札记了下来,所以,记得很牢。”

阿亮不仅眼神闪闪,还充满了敬意:“姑娘,你不仅厉害,还真是够努力。”

曦玥摇头叹气:“倩姨比我厉害,她不用小手札就记住了;王爷比我努力,半夜还在书房读书。我还得更努力才行啊!”

阿亮心里惭愧,要不她多抽空再多练练剑法?

索性练重剑?

何进这混球,据说在找合适的剑,找到现在也没声音,估计是黄了!

算了,不理他就是!

*

回到李府,曦玥就去见了李晋安。

她把三个管事贪墨的事情说了,“我让人把他们送去官府了,舅舅觉得,我这么做合适吗?”

李晋安细细问了过程,看向曦玥的眼神渐渐有了欣慰:“玥儿长大了,你做得很好。只是,下次记得多带些人手,万一伤着你就不好了。”

曦玥点头:“我带着倩姨给的侍卫呢,而且,舅舅,我跑得很快的,他们这些坏人,追不到我。”

到底还是有些孩子气。

但她是姐姐的孩子,和姐姐一样聪慧。

李晋安心里又欣慰又叹息。

回到院子,曦玥把从翠玉斋选的一套头面给王嬷嬷看:“送给舅母,合适吗?”

这是一枕套的赤金红宝石头面,二十八件,华丽、贵重、大气。

王嬷嬷笑了:“很合适,很合适,姑娘出手大方,家士夫人一定会喜欢的。只是,姑娘是晚辈,哪怕不送这么贵重的礼,想来长辈也是不会计较的。”

曦玥点头,又摇头:“嬷嬷,我喜欢她,想送她最好的。舅舅和舅母成亲以后,他们就能能开开心心在一个屋吃饭睡觉,一起打算盘一起看账本,等他们有了小外甥,我就带着小外甥跑圈练拳,带他吃各种好吃的小点心。小外甥要长得高高的,壮壮的。”

王嬷嬷看着曦玥眼中似乎有遗憾,也有向往,心里默默叹息。

姑娘看似明天忙忙碌碌,还很高兴的样子,其实,她对于侯府的事情一点也没有忘记。

也罢,等姑娘嫁去王府了,以后就全都是好日子了。

*

曦玥眼巴巴等着皇甫晟已经等了一天了。

一大早,小德子拎着一个食盒过来,只说了“三爷晚上来看姑娘”就匆匆忙忙地走了。

曦玥知道三哥哥现在也在读书,听说太学里不是皇室子弟就是勋爵后代,各个身份尊贵。

她知道三哥哥把一群皇孙的伴读给打趴下后还被皇帝老爷赏了一个厨子,是阿亮辗转得知才告诉她的。

曦玥不太懂太学的事,只知道铁塔侍卫亲自给阿亮送了一把非常厉害的宝剑,听说是很多厉害的家伙用过的,阿亮嘴里嫌弃,眼睛却笑得弯弯的,她就知道阿亮其实很高兴。

小德子送来的食盒里,有一个大大的盘子。

里面叠了九块枣花玉露糕,还是刚出炉的。

曦玥给舅舅和夫子留了六块,三块留给了阿明阿亮和王嬷嬷,然后,她眼巴巴等着小德子晚上再送来。

这枣花玉露糕实在太好吃了,曦玥想着晚上三哥哥可能还会再送来,就大方地都送出去给大家尝鲜了,反正三哥哥晚上来看她,一定会在带许多的。

她很是有信心。

于是,她等啊等,等啊等,可是,人没等来,却等来了一个坏消息。

*

皇甫晟散学时就离开了太学,夫子给他留了一堆功课。

虽然知道皇孙考功名不过是为了有趣,但瑄郡王实在聪慧,是个读书的好料子,夫子还是很想好好栽培的,若是能在金銮殿上夺得魁首,也不枉他这个夫子来世上一遭了,千古留名也不是难事。

皇甫晟带着功课,脚步匆匆,却不是往王府里赶。

今日是锦麟卫遴选之日,皇甫晟早就用了前往边塞军中的梁飞浩的名头,报名参加了。

过五关斩六将,皇甫晟以头名的好成绩被锦麟卫指挥使皇甫峻接见的时候,他看见了皇叔脸上一闪而逝的震惊。

皇甫峻一脸沉肃,很快敛去眼中神情,神情很是威严,目光中甚至有些惯常的狠厉。

眼前的男子瘦瘦高高的,一身简单利落的青衫,脚踏黑靴,腰间似乎藏了软剑。

他眉眼精致,看上去还有几分皇室子孙矜贵的样子,表情却淡淡的,眼神似乎还有些冷。

十七八的年岁,正介于男孩和男人之间,身材挺拔,举手投足间有几分不凡。

皇甫峻微微皱眉,他刚在士座坐下,他就恭敬行礼。

“见过皇叔。”

“你这是打的什么算盘?”

“皇叔看得比谁都透彻,心里应该有了答案。”

“锦麟卫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皇叔,小侄今日是凭自己能力站在您面前的,小侄想要什么,自己会去争取,只求皇叔给小侄一个机会。”

“锦麟卫差事很苦很累,一不小心小命都能赔进去,你也乐意?”

“小侄明白,成事在天谋事在人,若技不如人命丧敌手,亦无须多言。”

“……你可想好?”

“小侄已然深思熟虑!”

“你父王母妃同意?”

“……是。”

“也罢,试了再说。”

“小侄遵命!”

“给你十个人,有差事会找你。一件差事办成了,才有下一差事。办砸了,就好好读书吧。”

“是。”

*

皇甫晟走出锦麟卫,看看时辰,应该去李府接曦玥了。

广华楼里出了新的菜式,小姑娘好美食,应该会喜欢。

小德子已经提前定了地方,他们过去应该就能上菜。

想到小姑娘大快朵颐,叽叽喳喳和他说着话,皇甫晟突然心里有种淡淡的欢喜。

那种感觉说不出来,但想起来觉得很温馨,就像疲累时浅酌一小口美酒,微醺时身心放松的感觉。

他其实不太明白这种感觉哪里来,分明小姑娘现在也是非常忙碌,而他,更是想要快速地去争取一些实际的东西。

比如,权柄。

能把他的小姑娘护好的权柄,哪怕这个权柄会很锋利,紧握时一个不慎就会伤到自己,他也想要去争取。

街道很热闹,马车行驶得很慢。

皇甫晟微微闭着眼睛,想着事情。

走锦麟卫的仕途,很凶险。

皇甫晟心里很清楚。

不但差事有危险,就是危险的差事办好了,若是皇祖父不虞,也会有危险。

可是,如果能手握锦麟卫,不仅能让父兄走得顺畅一些,就是退一万步说,荣王府失败了,他也能凭着这把锋利的权柄,为自己的亲人挣扎出最后一条生路。

太平盛世中,兄长们的官职很重要,但一旦有了纷争,有了血腥屠戮,锦麟卫将是一把重器。

护卫家人的重器!

马车行驶得很稳,眼看着还有一刻钟就要到李府门口了,突然前面有声音响起:“前面车驾里,是否是安郡王?”

撩开马车帘子,皇甫晟看见了小敏子。

*

御书房很安静。

皇甫晟跟着小敏子来到御书房,里面只有泰隆帝和大太监两人。

小敏子弓着背,似乎屏住了呼吸似的,悄然退了下去。

气氛似乎不太对,皇甫晟心里一凛,躬身行礼:“见过皇祖父。”

泰隆帝低头看着奏折,李进忠抱着拂尘一声不吭,低头站在一旁。

屋子里还是很安静。

皇甫晟心里明白了什么,但也不动声色,既然御座上的不开口,他就一直保持这拱手行礼的姿势,连表情都没有改变一分。

良久,久到李进忠都要忍不住出言提醒的时候,隆泰帝才“啪”地一声,扔掉了手里的奏折,他缓缓抬头,一双眼睛微微眯起,闪着锐利的精光,里面既有审视也有质询的意味,声音带着帝王独有的高高在上,就算眼前之人是他的亲孙子,还是比较很重的亲孙子,也漠然多余亲情,质疑多过理解:“皇甫晟,听说你要入锦麟卫?怎么,太学里的功课太闲了?还是,急急地想着要有个差事,有权力的差事?”

皇甫晟脸色不变,除了面上更加多了几分恭敬,声音依旧沉稳:“回皇祖父,昨日夫子单独为孙儿加重了课业,他说孙儿可以下场试试,如若不行,再稳扎稳打好好打磨一段时间,下次会更有把握。所以,皇祖父,孙儿并非放弃课业。既然孙儿已然有了功名,就不会放弃。“

隆泰帝脸色稍霁,视线里的冰冷微微散去几分,可口气依然带着帝王的威严:“锦麟卫传来消息,说你用了你表弟的身份,去参加了锦麟卫的遴选,这又是为何?”

皇甫晟再次拱手:“皇祖父,孙儿自遇刺以来,一直颓废,曾待在府中多日不愿踏足府外,闭塞耳目,不愿接触外人,差点就成了一个废人,有负于皇祖父自小到大的看顾和恩典。而今,孙儿右手已然恢复大半,也知道整日颓废有负皇恩,所以,想找个差事振作一番。

可孙儿考虑良久,自忖除了会读一些书,孙儿不懂兵法,也无甚特长,倒是之前有一些事情和皇叔有过交集,觉得自己很是适合这个差事。

但孙儿自知从未领过差事,担心能力不足不能胜任,所以,想着一边读书科考,一边在锦麟卫暗中领一些差事锻炼一番。

若是差事能完成那是最好,若不能胜任,孙儿就安心读书,待学业有成,再等皇祖父赏个差事。

也算没有辜负皇祖父对孙儿从小到大的谆谆教诲!”

隆泰帝脸色终于渐渐好转,他轻轻捋须,眼中略过一丝赞赏之色,似有感叹。

“晟儿长大了,也懂事了。原本还想再等一等,现在想来,是时候了。

前几日永宁侯和朕提起,他行九的嫡女王瑞雪也倒了婚配的年岁,请朕为其择一优秀儿郎。

依朕看,荣王府之前和永宁侯关系也算亲厚,朕就为你们这对般配的小儿女赐个婚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