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挣扎求活 > 第128章 再回冶县(上)

第128章 再回冶县(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村民们扶老携幼,带着家当行走缓慢,整整过了一个半月,才到了冶县。

这期间还发生了不少意外情况,沿路经过很多村庄,看到马淳一行人扶老携幼的路过。开始还以为是受灾逃荒的人群,顿时紧张起来,村中一些青壮拿着锄头木棒守着村口,生怕这些流民入村抢劫。

可是后来见这些人衣衫齐整,到了饭点自顾自取出粮米埋锅做饭,也不来骚扰村里。最多就是拿着钱向村人购买一些当地新鲜土产。于是便渐渐放下警惕,出来与这些奇怪的外地人攀谈起来。

当他们得知这是新任忠义县长带着前往南方大岛开荒种田的队伍时,兴趣大增,有的甚至一边帮着做饭一边询问详情。周二他们便趁着这个休息时间闲聊般的将情况跟对方聊了起来,不料周二他们只是当做旅途当中的闲聊,可是听在这些村人耳中却是前所未有的大好消息。

东吴境内的普通百姓虽然此时并没有过的水深火热饿殍遍地,但也经常是朝不保夕,日益繁重的税赋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往往一家人中只要稍有变故便全家挨饿,逃荒成为流民也是常有之事。

听说南边大岛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而带队的县君承诺征收的税赋极少,初期甚至不征一粒粮食,还会借粮借种,帮着安家落户。这个消息对于他们来说不吝于天赐良机,以至于沿途许多村庄的百姓纷纷携家带口,弃家跟随马淳的队伍一路向南,以求获得一个生存的机会。

马淳当然欢迎有更多的人迁移到崖洲岛,对于他来说,这些跟过去的人都是将来建设崖洲岛的生产力,人越多,他就越能立足当地,早日实现建设的目的。

为此他不惜放慢前行的脚步,沿途还要与当地县寺的长吏县君打交道报备。幸好沿途的这些县君都知道马淳这个人是皇帝孙权关注的少年俊彦,马淳的名声又极好,得罪这个皇帝眼里的红人殊为不值。

况且马淳只是带走一些身无分文的泥腿子贱民,少了这些人,他们还能趁机瓜分这些人剩下的田产,还能减少这些人成为流民,被考核政绩的风险,何乐而不为。这些县官非但不反对马淳裹挟人口的行为,甚至还体贴的送来一些粮米物资,让马淳能够顺利过境。

这就导致了马淳越往南走,队伍就越庞大,等到了冶县,整个队伍就由原先的一百来人扩大到一千三百多人。只是队伍当中老弱较多,青壮不足两成。马淳倒也没有不满,他心中早有章程,有把握立足崖洲岛。

到了冶县境内,沿途百姓听说是马淳回来了,纷纷上前和马淳热情的打着招呼。马淳这才知道,眼下冶县已经取消县治,被皇帝孙权将冶县和侯官合并成一县,成为了侯官县的一部分,县令仍为楼船都尉陆凯兼任。

马淳一路和冶县乡人打着招呼,一边带着队伍向原来的冶县城走去,刚到城门口,却见他的学生柳荣、万震以及医正董奉父子还有金牛乡啬夫郑旌和原先一干冶县吏员恭恭敬敬的等候在城门口迎接他。

马淳一见,微笑着走上前去。柳荣、万震、董建上前躬身行礼道:“老师在上,学生柳荣(万震)(董建)见过老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