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挣扎求活 > 第123章 忠义县

第123章 忠义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严畯,字曼才,官居尚书令,是东吴有名的山川地理学家。尚书令原本位高权重,只是东吴自设立丞相以来,大部分职权都移交到丞相府立去了,所以这个职位慢慢的就转成了虚职。

不过严畯这个人是个纯粹的学者,对朝堂大事不太喜欢参与,孙权也就逐渐不太和他探讨国家大事。严畯远离朝堂,反而自得其乐,全身心投入到著书立传当中去了。这些年他呕心沥血写下了名作《潮水论》,这可是一本华夏历史上最早的潮汐学专著,可以说开辟了潮汐学这一学术领域的奠基人物。他随后这些年又开始著述《孝经传》,是东吴学术上最顶尖的大拿。

孙权派内侍传他的时候,他正在翻阅资料。听说皇帝要召他进宫,严畯心中有些奇怪,不知道找他何事,不过他还是不紧不慢的整理好书简,随内侍来到孙权所在的偏殿。

进了殿中,见丞相顾雍和侍中胡综也在殿上,便上前行礼道:“老臣严畯见过陛下,不知陛下何事召老臣进宫?”

孙权客客气气的请严畯免礼落座,然后道:“孤今日召丞相和严卿入宫,是有一事相询。”然后就将马淳奏对时提出的开拓崖洲岛的建议向二人诉说了一遍,最后问道:“孤对崖洲岛所知无多,是以召你二卿为孤解说一二。”

顾雍和严畯对视一眼,上前道:“陛下,史载前汉元封年间,武帝派兵平定南越,置南海、苍梧、都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朱崖、儋耳九郡。其中朱崖和儋耳就在崖洲岛上,据说崖洲岛广袤可千里,合十六县,户二万三千余,且俱为黎人。后因元帝时关东大饥,齐地人相食,故贾捐之提出‘宜弃朱崖,救民饥馑’,朱崖、儋耳随弃。”

孙权疑道:“关东大饥,齐地人相食,与弃朱崖、儋耳有何关系?”

顾雍回答道:“据贾捐之当年上书时所言‘骆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与禽兽无异,本不足郡县置也。颛颛独居一海之中,雾露气湿,多毒草、虫蛇、水土之害;人未见其虏,战士自死。又非独朱崖有珠、犀、玳瑁也,弃之不足惜,不击不损威。其民譬犹鱼鳖,何足贪也!’也就是说,岛上气候恶劣多毒虫,黎人性贪如禽兽,故此前汉得不偿失不愿出兵占据崖洲岛。

后光武中兴,交阯征侧叛汉自立,伏波将军马援南击交阯,顺势又收复崖洲岛,重设朱崖郡。不过当年汉天子并未派兵入驻,将朱崖郡郡治设在徐闻,以羁縻之策遥领崖洲岛。”

胡综插言道:“既然以前汉如此强盛尚且撤离崖洲岛,这马淳却依然提出要大吴开拓崖洲,不知是何原因?难道他自忖能胜过当年马伏波?”

这时严畯上前说道:“伟则公所言有失偏颇,元叹公之言乃是说前汉之事。当年汉时江南多为蛮荒夷狄之地,贸易不通,故此占据崖洲弊多利少。如今我大吴海贸昌盛,交通南海诸国皆要途径崖洲岛,若不占据此地,将来恐落入他国之手,咽喉要地岂容别国染指。

况且马淳所言非虚,岛上确实平原广袤,适宜种植稻谷,听说近百年来有不少善人跨海移居崖洲岛,带去了不少农桑之术。先汉时就有‘青州人王氏与二子祈、律家临高之南村’的记录。这样看来,崖洲岛不失为大吴又一屯粮之所。只是岛夷贪蛮,教化殊为不便,若无大军压制,恐徒劳无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