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挣扎求活 > 第94章 建业风云(4)

第94章 建业风云(4)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最后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各地方官员治理地方时也需要很多辅助人员。可是各地方官署的正式编制并不多,每个县除了县令(长)、县丞、主簿、县尉及各曹长吏还有乡啬父、游檄之外,国家时不会支付额外的俸禄的。

每个郡县要管理众多百姓和各种事务,光靠这十几个官吏是不现实的,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管理地方,郡县长官只能自己招募属僚。这些属僚没有朝廷承认的官吏身份,也拿不到朝廷俸禄,因为是郡县长官招募的,只对招募自己的官员负责,所以算是这些官员的家臣。

汉末三国时期,由于交通不便,政令不能及时下达,各州郡县地方官员权力极大。朝廷对这个地方官员自行招募属僚的行为也听之任之。甚至因为这些官员家臣做的都是帮助朝廷治理百姓的工作,而且他们的俸禄不需要朝廷支付,所以很多时候朝廷反而鼓励这种行为。

这样一来,那些开府的将领们因为朝廷给的官员名额有限,为了更好的统帅军队,也会招募一些幕僚参赞军机,管理一些军队的日常事务。慢慢的,这个游离于朝廷编制之外的家臣制度就发展起来了。

其实家臣制度古已有之,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地诸侯国臣僚就是这些诸侯王的家臣。但那时候是真正的封建制度,诸侯对国王负责,而家臣对诸侯负责,国王不能直接下命令给诸侯下属。

到了秦汉,取消了分封天下的制度,郡县制的实行让皇帝真正意义上成为天下的主人。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率土之臣莫非王臣。家臣制度也逐渐消亡。

可是到了汉末,自刘焉上书灵帝设立州牧制以后,天下逐渐诸侯林立,家臣制度又慢慢的抬起头来。最后三国之中除了蜀汉采用国家******,所有官僚只忠于皇帝,其余两国使用家臣的现象非常普遍。

而东吴更是畸形的发展起来,到了最后,就连甘瑰这样的一县之长,就因为冶县人口稀少地方荒凉,孙权甚至允许他自行任命县寺所有官吏。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在冶县不仅仅马淳是甘瑰的家臣,其他所有县寺属吏都是他的家臣。

不过由于甘瑰不喜管理政务,把行政这块全部交由马淳管理,所以其他属吏对马淳更加认可一些,到了甘瑰出事,他们也不愿离开故土跟随马淳前往京师解救甘瑰。

而跟着马淳的这些人当中,其实算起来周良也好,毛大和彭志也好,甚至随着甘瑰入狱的周吉和赵铁,他们的心中只会认为自己是马淳的家臣,而不是甘瑰的家臣。

到了晚间,周良他们也回到甘府,因为刚到建业,他们也只是走马观花般去了些地方,得到的信息极为有限。

周良有些焦虑,生怕弟弟在校事府大牢里受到狱卒拷打虐待,可是马淳也没有办法,目前还不能进去探望,只好安慰他们几句,打发他们先行休息,明日再出去打探。

等周良几人回房休息,马淳又重新拿了一块版犊,记录这一日所做之事。排列接下来所需要见的人员名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