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挣扎求活 > 第86章 左将军朱据(下)

第86章 左将军朱据(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此刻的朱据为了避嫌也不去军营,只是在自己府里喝着闷酒。朱据高大俊朗,善于辩论,少年时便已成名,被时人称为江东后起之秀,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又一帅才。就连东吴大帝孙权也对他极为喜爱,在称帝后不久就将次女孙鲁育嫁与朱据,并提拔他为左将军,云阳侯。

可是少年得志的朱据与前几位东吴名将低调、安守本职不同,他更喜欢和那些所谓的名士结交。诗酒饮宴、座谈清论是他的最爱,为此不惜耗费巨资建起了集贤馆,只要是名士俊秀或者自认有才的人都可以进来开怀畅饮,与他辩论学问。要是他看上眼了,钱财粮米予取予求。

朱据自己倒是对钱财没太多的欲望,也不太置办家业,可是这集贤馆却是耗费极大,把他那些爵禄赏赐花的干干净净,就连公主孙鲁育的爵禄也经常被他拿来花用。

朱据大手大脚惯了,钱财入不敷出,他又碍于面子不便向外人诉说,好在左将军府仓曹史张立和金曹史石休都是朱据心腹手下,东吴各军又类似于一个个独立王国,做些假账小菜一碟,这才勉强支撑住朱据的挥霍。

东吴的将领部曲私有,粮饷军械都要各个将领自己搞定,但是还有一项却是要朝廷供应的,那就是出征开拔赏赐。张立、石休就是利用了这一点,每次出征和曹魏作战时,二人根据将军府出兵的人数采用多报一倍甚至更多的办法帮朱据聚敛了大量钱财。几次下来,引起了校事府吕壹的怀疑。

“隐蕃事件”之后,朱据因为曾极力推荐隐蕃而受牵连免官,直到前年才官复原职,重新执掌左将军府。但是孙权对他依然故我的态度很是不满,吕壹揣摩孙权意思,觉得时候已到,于是便着手寻找下手的机会。

去年孙权再次想要出兵合肥,聚集大军准备开拔,可是在拨付给各军开拔粮饷时却出了问题。由于东吴财政日益萎缩,所以在前年也就是嘉禾五年(236年)朝廷发布了新的货币大泉当五百,也就是一枚大钱当五百五铢钱。

这种大钱的发布,本身就是对东吴百姓的沉重打击,变相的掠夺百姓资产,民心出现了很大的波动。所以在发放开拔军饷的时候,军中将士已经怀有很大的不满。

其他的部队虽然不满,但是足额发放军饷,至少还能买到东西。可是在朱据的左将军部,收到的三万缗军饷却是铁制的假钱。这下朱据的部队顿时大哗,差点酿成哗变,这次出征也随之中断了。

孙权大怒,下令校事府彻查,吕壹也趁机上书,扩大彻查范围,这才有了这次的全军反腐行动。

朱据手下仓曹史张立,金曹史石休下狱,自己也只好闭门谢客,以待彻查结果。

正在喝闷酒时,家仆来报,太常潘浚,尚书仆射、中执法是仪来访。

朱据连忙起身,出庭迎接。

潘浚,字承明,武陵汉寿人,师从于汉末大儒宋忠,东吴太常,刘阳侯。他原来是蜀汉镇守荆州的大将关羽部下,现蜀汉大将军蒋琬姊夫,他在荆州时官拜治中从事主持州郡民政。因为关羽轻视士大夫,所以与他关系不好,经常相互争执,关羽出兵襄樊,他是极力反对的,之后关羽兵败,他就降了东吴。

不过潘浚这个人文武兼备,性格刚烈正直,很得孙权看中,拜他朝中九卿之首的太常之职。

是仪,字子羽,北海人,东吴尚书仆射,都乡侯。性格清恪贞素,廉洁奉公,所以孙权任命他兼任中执法,总领尚书事,并总管朝廷外诸官,兼管诉讼事宜。

这二位算是东吴朝廷有名的正人君子。

朱据出了中庭,迎面见二位身着紫袍的老者缓步进来,连忙上前施礼道:“据不知二位先生前来鄙府,迎接来迟,请二位先生恕罪。”孙权因为潘浚和是仪出身名门,师从汉末大儒,所以曾请他们二位教导皇族子弟,朱据是孙权女婿,所以也尊称他们二人为先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