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挣扎求活 > 第65章 出海中

第65章 出海中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马淳计议已定,随后冶县开始发动起来。

如今的冶县跟以往不一样了,不再是大猫小猫两三只。随着几次丰收,粮仓里也有了很多余粮。周围躲入深山的那些逃民和山越纷纷下山入籍,人口的增多使得闽水两岸荒地大量开垦。

那些附近郡县的商人也纷纷过来寻找商机,贸易逐渐增多。当然还要得益于诸葛恪的山越攻略成功完成,这体型肥硕,好美食华服的货果然没有吹牛,他采用武力围困与招抚并用的方针,发放公文给四郡所辖属县的长官,命令各郡严守疆界,严肃法纪,已归顺的山民,一律设屯聚居。

随后,调集各路将领,派兵据守险要峪口,修筑围困工事,不与山越交兵,又令士兵全部抢收田野成熟的稻谷。

山越人新谷无收,旧谷食尽,因饥馑而被迫出山归降。诸葛恪下令:“山民扬弃恶习,接受教化,应当安抚。迁到外县的山民,官府不得随便怀疑,加以拘禁。”

山民周遗,过去横暴为恶,如今困迫无路,只好出山,但心仍存异志,准备伺机为乱,臼阳县长胡伉知他心思,把他绑送到郡府。

诸葛恪认为胡伉违反了“不得拘禁山民”的教令,将其斩首。

山民听说胡伉被杀经过,知道官府只是想让大家出山,没有别的意思,于是大批山民扶老携幼,纷纷归降。

就在今年六月,诸葛恪已收服山民达十万余人,和预期的完全相同,他将其中壮丁四万余人编入军队,自己统领一万人,其余的分给了其他各位将领。

孙权嘉赏诸葛恪的功绩,派尚书仆射薛综赴军慰劳,拜诸葛恪为威北将军,封都乡侯。

山越大规模降服,也让冶县人口得到大量补充,毕竟冶县在马淳的治理下出台了很多惠民政策,让许多生活艰难的百姓看到了生存的希望。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附近县乡的无产农户纷纷投奔冶县。

幸亏这一年多粮食得到连续丰收,县寺粮仓储存的粮食足够赈济这些投奔过来的百姓,要不然马淳就会因为人口暴增再度陷入缺粮的危机当中了。

人口多了,县寺可以征召的青壮劳力也充裕起来。马淳先前就和乡民们有过约定,凡是县寺征召百姓服劳役,必须提供衣食和酬劳。虽然酬劳不多,但跟别的郡县自备钱粮服劳役相比,简直是天大的善政。

所以百姓们对响应县寺征召参与劳役并不抗拒,反而有许多刚投奔过来的农户,因为暂时还没有分配到耕种土地而积极报名参与劳役。反正只要能被选上,不但自己衣食无忧,县寺还有补贴发放到家里,这些补贴也能维持家人吃用,不至于挨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