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挣扎求活 > 第20章 谢赞要收徒

第20章 谢赞要收徒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两首诗都是以景入诗,抒发情怀,贺质描写的是石峡里以北会稽山诸峰之一香炉峰,峰顶形似香炉,常年云雾缭绕,相传山中有“金简玉字之书”得之可成仙业,贺质的诗紧扣这个传说,加入对景致的描写,的确有一丝玄妙脱俗的味道。

而马淳所写则是漓渚东一条大溪流-若耶溪,相传若耶溪有七十二支流,汇于禹陵,最终流入鉴湖,而马淳所在石峡里溪流就是若耶溪支流之一。他以若耶溪入诗,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和谐,文辞清婉,音律谐美,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场景。特别是用声响来衬托出一种静的境界,却是以往诗文中从未出现过的,可以说开创了一种新的表现手法,更贴合道家“道法自然”和禅宗“心中无物”的意境。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意境深远,自有一股禅意,我等虽为名士,却也作不出此等诗文,小郎之才,老夫不如。”吴范所学偏于道家,对谈玄问道很是痴迷,此时南方也有佛门僧侣云游传教,上层人士多有涉及,信徒也是不少。

其中信佛最有名的就是陶谦部下下邳太守笮融,这个人也是奇葩,集魔鬼与佛徒与一身。可以称得上是三国时期最卑劣的将领,一生专门杀害自己的救命恩人,比三姓家奴的吕布还让人讨厌,最后落难而逃的时候,被恨死他的山民杀死送官,也算是死有余辜,罪有应得,略过不谈。

比试(打脸)完毕,谢赞再次提议:“小郎,你年岁幼小,偏居山野非长远之计,我谢氏郡望会稽,经书传家,又是史家名族,你不通经义,未来终是有限,不若入我门下,传汝经义史学,将来也有所成就。”

马淳长拜道:“谢公厚爱,小子铭感五内,愿拜入谢公门下,持帚扫榻,侍奉谢公。”

马淳也想清楚了,在这三国乱世,人命如草芥,他就算避居在这偏僻山村,也难免遇到不测之事。前些日子增税事件就是很好得例子,若不是他想出增加豆腐贩卖途径的办法,一个小小的乡秩夫就可以弄得村民朝不保夕,甚至流离失所家破人忙。

即便躲过这一劫,随着豆腐名声越来越大,觊觎豆腐利益的豪门大族也会伸手抢夺,没有背景实力的石峡里,早晚会被吞的一干二净。

所以眼下抱大腿是唯一生存途径,谢氏是会稽一流豪门士族,谢赞又是会稽名士,交游广阔人脉众多,对他又极为喜爱欣赏,伸过来的橄榄枝,当然要欣然接受。

谢赞哈哈大笑,双手把马淳搀扶起来道:“得此佳徒,我心甚喜!”

“马家小郎还不快快改口称师。”一边吴范凑趣催促。

“老师在上,学生马淳拜见。”马淳再次下拜。

“淳儿莫急,”谢赞一把拉住马淳,转首对吴范道:“稍后请文则公选一吉日,老夫欲在山阴谢府广邀亲朋,开门收徒。”

“如今正是五荒六月,不宜大动,不若下月初八,却是黄道吉日,收徒良时。”吴范掐指演算一番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