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挣扎求活 > 第139章 建设,建设(上)

第139章 建设,建设(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马淳的队伍分为四个部分,他从建业甘氏这里带了三十多部曲,在石峡里的父老乡亲有一百五十多人,这算是他亲近的家人。

一路上收拢了一千两百多衣食无着愿意背井离乡跟着他讨生活的流民,这也是一部,还有冶县以柳荣、万震、董建、胡建为首的一百多学生,和楼船都尉所陆凯调拨给他的五百士卒以及他们的家属,这也算是一部。还要加上琼山的本地一百多百姓,这些人合起来将近三千五百人。

这其中成年男女劳力包括五十岁以上的老人约莫一千七百人,当然老人数量不多,仅仅不到一百。在这个营养匮乏食不果腹的年代,平均寿命连四十都到不了。这些老人大部分集中在石峡里和士卒家属,流民当中几户看不到有老人的存在。剩下的就是一千八百多个十五岁以下的孩童。

马淳首先将五百士卒裁撤一半人投入到营地建设中去,剩下一半保留五十人警戒巡哨,防止山区黎人窥探进攻。其余两百人在甘莘带领下和甘氏部曲一起进山狩猎,顺便寻找周边地区可用的木材以及矿产物资。

彭志向马淳请缨要跟着甘莘一起出发,他家当初因为勘察寻矿之术被全氏盯上而家破人亡,只有老家人彭艮带着他们姊弟趁机逃脱。他当时虽然年幼,也没实地找过矿石,但他父亲当初也教过他许多家传之术,基本的识别矿石的眼光还是有的。如今到了自家地盘,自然想要帮着姊夫多做些事了。

周二在流民和士卒家人当中还挑选出了不少有些手艺的匠人,有几个能打造简单农具的铁匠,还有一些建造房屋的泥瓦匠,更多的是靠山吃山的竹篾匠。马淳也将他们单独编入周二的手下,成立各种作坊,那些泥瓦匠就根据马淳的规划建设营地。那些剩余的成年劳力就在周良等人的指挥下烧荒开地。

原先村民也开垦过几百亩地,不过他们的种植方法非常原始。岛上常年气候在十五度到三十五度之间,非常适宜种植粮食,加上稻谷可以一年三种,周边野生水果常年不断,所以这些村民不需要精耕细作就能填饱肚子。

但相应的其他物资却极为匮乏,只是偶尔用粮食和山里的黎人交换一些被称为织贝的布匹。他们缺少船只,很少去对岸朱崖县交易,就算去了也往往会被县吏盘剥欺辱。久而久之也就自耕自足不愿意与外界交往了。

开荒种地对马淳来说已经是非常熟练的工作了,当初在石峡里就初显身手,规划的井井有条。在冶县时带着三千多人白手起家,很快就开辟了上万亩良田,养活治下子民。

如今到了崖洲岛,这琼山附近的地形天然就是设县开荒的好地方。他身边的这些不管是石峡里村民还是冶县的学生,对这个事情早已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了。

他所要做的就是规划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不过眼下最主要是要让这三千五百多人能够有个遮风避雨的住所。雨季快要到来,整个岛上几乎每隔一两天都会下一场雷雨,雷雨过后又是艳阳高照,亚热带季风气候让人们狼狈不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