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权谋天下之凤倾三国 > 第一百三十九章 惩罚02

第一百三十九章 惩罚0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的乖徒儿,欢迎回来。”一位穿着墨色道袍,头发花白的老者,站在刘协身边,别有深意的提醒着我。

刘协身子魁梧了不少,灰色的道袍,半披的长发让他有种道家看破红尘的风骨。

可是……

他不是下落不明吗?

“你……你们……午太医令怎么会和你在香雪庵?”我灵眸一闪,骤然出声询问。

“是午太医令协助我出宫的……”刘协的眼神不明所以,却还是回答了我的问题。

他的声音方落下,我就飞奔进庵,紧急地找到他们长期留此的证据。

井然有序的书桌,屏风,床榻,确实是长期居住的模样,不沾染一丝纤尘。

我将现在的情况简单的说了一遍,刘协和午太医令也将这么多年的事告知于我。

我才知道,原来午太医令就是诸葛璥乔和诸葛亮的师父……无净道长,原名吴晋!

当年,华佗是知曹氏天下,却阻止,才被杀,而吴晋也知曹氏天下,选择协助,为了完成师父遗愿,保住刘协。

我不知道师祖与刘协是什么关系,但是我心里很清楚,当年他宁死不屈不走不逃,刘协是决定性因素。

“第一次见你时,你就穿的这套衣裙,人来人往的大街上,街头卖艺的人群中,长裙翩飞,青丝飘扬,轻盈得没有半丝人间气象,正纳罕找不到华佗先生口中的徒孙,从没有细看过女子的我,也不禁一味盯着你看,想看出你会作何反应。”刘协含着丝浅笑,为我斟了一杯茶,眼里颇有些倾佩地看我。

我双手捧头,表情似乎是呆滞,蹲下坐在了门边。

刘协惊诧地伸手欲扶我。

“物是人非啊。”我无意识地自语,一遍又一遍,他缓缓收回了手。

当年,我为他斟茶倒水,提心吊胆。谁曾想,一代帝王,如今也被生活和命运磨平了棱角?

刘协不顾地上尘土、身上锦衣道袍,一言未发地席地坐在了我身旁,似乎不管我蹲多久,他都打算就这么默默地陪着我。

外面的梨花纷飞,慢慢积在我们身上,他犹豫了下,还是伸手替我拍落发上、身上的雪。我一动不动,宛若冰雕。

他蓦地起身进屋,不一会儿拿着把竹伞出来,静静地坐到我身旁,撑开了伞,问我:“文丰……可还好?”

梨花细碎无声地轻舞着,他淡淡地望着一天素白。

我点了点头,我只知道曹丕放了曹节出宫,却说不出曹节的去处。

“今后打算怎么办?”他望着院子里纷飞的梨花,问我。

我说:“忘却前尘,了此一生。”

他轻笑着起身要进屋,我却有些好奇了,追问:“你呢?不打算夺回你想要的东西吗?”

刘协的身子僵了僵,背对着我,我看不到他的表情,只是语气颇有些笑意轻松:

“如果他能做到我做不到而又想做的,不如就把天下交给他。”

我静静听着,视线回到窗外那一片素白,看着夜空渐渐沉下来,星光微弱得寂静安详。

不禁笑了笑:“看来道家的无为而治你可是领略到了精髓!”

刘协尴尬地笑了笑,与我四目相对。

吴晋突然抱来了孔明的骨灰盒:“你俩在说什么?”

刘协笑道:“没什么,就是许久没见,叙叙旧。”

“那好,叙完了就来一起给孔明立块碑吧,我已经在香雪庵梨花开得最盛的地方选好了。”吴晋的眼里没有一丝哀伤,倒像是庆祝新生的喜悦。

刘协也和我一样觉得奇怪,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吴晋,点了点头勉强回了句:“就来。”

吴晋见我不动,问我:“还有什么事?”

我真挚地望着他,只觉得心头闷闷地。

我说:“我可不可以给公瑾立块碑?”

我这一生都有愧与他,虽然他的骨灰已随风逝去,而我终是不会再出这香雪庵,只希望余生,是陪着他的,弥补我的过错。

我想,孔明也不会孤单了。

吴晋点了点头,转身带着我们前去梨花树下。

我和刘协一前一后低头进院子,吴晋把孔明的骨灰盒给我抱着,刘协打着灯。

天色暗沉,见不到一丝微光。晚风凉飕飕地灌进我的袖子,全身不禁哆嗦了一下。

我刨了一抔黄土,将盒子埋下,跪在地上艰难地刻着孔明的墓碑。

吴晋只是静静地站在旁边,盯着天上若隐若现的星星,时而捋胡须,时而低头看我。

“要帮忙吗?”刘协问我。

我摇了摇头。

孔明和周瑜的墓碑,我都想自己亲手刻,别人帮不了。

当我刻完墓碑,堆好两个小坟,心情尤其沉重,眼泪不由得往下流。

“为什么不署名?”吴晋语气庄严地质问我,眼神颇有些犀利。

我憔悴地笑了笑,用尽力气从地上站起,怅然失神地回了房间。

我没有署名。

因为我是凤倾了。

是和公瑾孔明没有交集的凤倾。

嫁给公瑾的,是乔霜。而她死了。

喜欢孔明的,是诸葛璥乔。而她不是我。

我究竟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去到何方?

我忽地觉得头重脚轻,刚跨进屋里,只觉眼前的灯光左右摇晃着,连地面也模糊了起来,终是眼前一黑,隐约听见刘协在喊我:

“凤倾!醒醒啊!”

—————————————

多年以后,我终于过上了平静平淡的生活。

我在香雪庵种了许多腊梅树,教刘协修剪。也偶尔吹笛弹琴舞剑。

就这样,五年转眼间就过去了。我习惯了每夜到梨花树下陪着他们说说话。

这么多年了,我心中的伤疤也渐渐愈合。

刘协上街买好了香烛,我们正要给孔明和公瑾上香祭奠。

刘协说,现今的魏国,可比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曹丕大破羌胡,平定河西,复通西域,繁荣建安文学,开文学批评之风,如今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又是一年二月,正是梨花盛开,腊梅凋零的季节。

我跪在孔明和周瑜地墓碑前,轻轻擦拭他们的墓碑,听着刘协的话淡淡地点了点头。

“师父一早去哪儿了?”我问。

刘协思考了一下,神色有些奇怪:“昨夜道长说观星象说,今日午时有天狗食日,今日一早便不见了。”

“天狗食日?”忽地觉得有点耳熟,却没想起在哪儿听过。

“那你跟师父隐世多年,可曾听过九天玄女的传说?”我问刘协。

他忽地一惊,面色有些为难,又探究地看了看我。我从他的表情里知道,他一定对九天玄女的事情知道的比我多。

“又可曾听过什么锦囊和玄玉?有没有听到师父说过什么是天时?”我忽地有些急了,本只是随意一问,没想到却让我看到了回去的希望。

我激动地抓住刘协的臂膀,站了起来:“你知道的对不对?对不对!”

“倾儿!”

我忽地肩头一震,回头看到曹丕满脸沧桑欣慰地站在腊梅树下。

他怎么会找来?

我皱了皱眉,忽地想起吴晋出庵的事,下意识地往后看了看,他正双袖对插地站在那儿,眼神微眯了眯,神色说不出地复杂,又惯常地抬头望天,好似天空即将要发生什么大事。

“我来找你了,物归原主。”曹丕送来了我送给小福的锦囊和绫儿的玄玉,他语气似乎有些忏悔,走近我,把锦囊和玄玉塞到我手里。

我昵了一眼手中的东西,不禁觉得恶心肮脏,想起那天华歆和曹丕的对话:“陛下实在英明!把九天玄女留在身边,自然振奋军心!玄玉一出,战无不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