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权谋天下之凤倾三国 > 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02

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0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切的一切,在我离开汉宫返回邺城前,我都没有找到答案。

回去以后,不足一月,邺城却上下都忙碌着,张灯结彩又是一派喜庆模样。作为大公子府的当家主母,我必然是要操持这些的。

但是这些年来,我一直对曹丕的态度很冷淡,也没有心思打理这些琐事,也便一并由巧儿和阿碧经手。

直到巧儿兴冲冲跑来问我:“夫人不打算挑选几件绝世珍宝进献给陛下和皇后娘娘吗?毕竟是大公子最疼爱的妹妹,又是嫁入皇家的,夫人恭敬些,对大公子以后的仕途可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呢!”

皇后娘娘?曹丕的妹妹?心头有些迷茫震惊,眉头紧锁起来。

“皇后刚走,就要立新后?”我觉得有点可笑。

巧儿耷拉了耳朵,语气十分委屈道:“夫人整日里闷闷不乐,又心不在焉的,自然是没听说,陛下早就昭告天下了,说是伏皇后与其父付完密谋造反,所以皇上大怒,才要处死皇后的。”

皇上处死皇后?不可能!

我不清楚刘协爱不爱伏寿,但是伏寿对他的绝对忠诚我不信他不清楚。

这个理由实在是有些牵强。

我自顾自地思索着摆头,巧儿被我瞬息万变的表情搞得有些紧张担忧,以为我是参加了伏寿的丧礼回来抑郁了,忙小心翼翼问我:“夫人……您没事吧?”

我摇摇头,瞥了一眼她手里端着的银盘。银盘闪闪发光,有些刺眼,里面盛着一颗光泽度极佳的夜明珠,雪玉鸽,还有一两样我叫不住名字的宝贝。

我叹了口气,拂袖让巧儿下去。

她忽然神色暗淡,不甘不愿地端着银盘退下,却又转身靠上前急切道:“虽然巧儿听说夫人跟前皇后有情谊在,但是六姑娘是大公子和三公子最宠爱的妹妹,也是朝中最得势的妃子……如今三公子在朝中刻意刁难大公子,处处与大公子针锋相对,若不趁着册封大典拉拢一下,怕是皇后就要为三公子说话了!”

巧儿说了很多,看她那副为曹丕担心的模样,我实在不忍心说曹丕自然有打算的,只是扯出一个笑来,随意指了那夜明珠让巧儿做贺礼。

巧儿没发现我的异样,乐呵呵地观摩了下夜明珠,连连点头赞叹:“确实是好东西!”

……

待巧儿走后,我的胸口越发沉闷。阿碧想来也是知道了些什么,突然跑来看我。

“阿倾,那皇帝真的要新立皇后?还是曹家的!”阿碧几乎是怒目圆睁,也没来得及顾屋里有没有人,叉腰愤愤不平,“他难道不知道他在助纣为虐吗?”

阿碧越说越气,见我没什么反应,倒是觉得有点奇怪。

我约摸是探究地看着她,面无表情地。

但实际我在想,为何阿碧也在这时候知道的?

要说我是不问世事,不知道刘协宣告处死伏寿也就罢了。但是阿碧不同啊,她每日要与诸多侍卫宫女来往打交道,叽叽喳喳饭后闲谈总归是会知道一些的,偏偏这时候才知道。

这说明……

曹丕有意瞒着。

“阿倾!你在想什么呢?”阿碧挥了挥手在我眼前晃荡,一脸有气没处撒的模样。

乔莹的事我没告诉她,怕她伤心,毕竟是孙府里的人,到底还是会难过的。

阿碧的眼神忽然闪烁,冒出些狠戾而又疑惑的光。

“自从潜伏在曹狗身边,分明有很多机会可以下手,阿倾你为什么不动手?”

我微微一怔。

“我知道你是怕不能全身而退,对吗?如果再不除掉曹家人,你看这天下就要变了姓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阿碧越说越急,接连牵扯出伏寿的事。

“世人都知皇帝皇后相敬如宾,怎么可能突然造反被处死?”阿碧喃喃自语,心中颇有不满与疑虑。

“前不久我与巧儿出去采办,听说书人闲谈这件事……”

“是有什么线索?”我挑眉问道。

阿碧撇嘴摇摇头:“也不是知有什么线索,就是那皇后的父亲是皇帝的老师罢了,不过后来告老还乡,因为处死密文里有提到皇后的父亲伏完,我也才多留意了些……也不知道有没有用……”

阿碧话音刚落,我便陷入一阵沉思。

莫不是因为……伏寿的父亲伏完曾经做过汉献帝的老师,也曾辅佐过汉献帝,本就嫌疑很大。付完归隐后,曹操发现了伏寿之前写给他父亲的造反密函,所以才要将伏寿处死?

但是,这个理由难免过于荒唐。

汉献帝当时跟随曹操到许县之后,曹操便在汉献帝的宫室之中安插了非常多的耳目。如果伏寿和她的父亲准备造反,曹操很快就能够得到消息,根本不可能在那么多年后才会知道这么大的一个秘密?

不可能,曹操的眼里绝不可能揉沙子!

所以说……

这不过只是曹操杀伏寿的一个借口!

而且,伏完当时已经主动请辞,身居闲职,如果他真的有心造反,肯定不可能辞去官职。因为如果伏寿想要造反,在朝堂上没有娘家人做后盾,造反之举几乎不可能实现。所以说,他们父女二人的造反之说很可能就是曹操伪造出来的!

而伏寿去世之后不过一个多月,曹操的女儿曹节就成为了新皇后。若是在正常情况下,从皇后被处死到册立新后,其中的各种大小细节要想处理完善,一个多月的时间都很难处理得好。

曹操这么着急让女儿当皇后,这其中肯定有曹操自己的算盘。

很明显,曹节进宫本就是为了扩大曹操自己的势力,而伏皇后的存在势必会成为阻碍。最好的方法是收复伏氏,我仔细回想曹操对待伏寿,也是有多次忍让的,给足了她一国之母的威风。但是,凭伏寿对刘协的忠诚,根本不可能劝降伏氏一组。收复不成,伏氏一族和他本就不和,曹操便有了连根拔起的心,认为剪除这股力量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伏寿的噩耗让我越发担心起刘协来。曹操已经等不及捏造罪名给伏寿了,又安插新的皇后,刘协的处境越发孤立无援。

我知道这是历史,刘协的江山终究是要掉的,我的理性和感性争夺了一番还是决定静观其变。

建安二十一年,伏寿和荀攸相继死后两年,曹操终于扫除障碍,自立魏王,卞夫人被封王后,世子之位亟待确立。

然卞夫人诞有两子,曹丕曹植二人,曹丕作为嫡长子,理应继承世子之位,而众臣皆知曹操偏爱三公子,均不敢贸然进谏。

于是乎,曹丕与曹植的世子之争正式揭开帷幕。

在朝中,杨修丁仪等人与曹植站成一线,纵然如此,曹植战队也显得有些势单力薄,而曹丕则有出德衡外的众多谋臣支持,譬如贾诩,司马懿;气势与曹植前些年积攒的威风可勉强匹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