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双面人生之我在明朝当驸马 > 第一百章 江阴三杰

第一百章 江阴三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周云天听了这位赵县令的话有些无奈,心说,归化之人就是归化之人。一点都不懂得含蓄,这也太直白了。虽然给了好处,让他心里的不快除去了不少,但是更加鄙夷这位赵县令。他还真交代了几个吏目,打算给这位新上任的赵县令使点绊子。不过现在看来不用了,人家这给面子撒钱,自己不能太过分。这回头还要和那几位交代一声。

“既然赵大人说明白,那咱们就把这江阴县的事情说明白。我县今年不但赋税完全收上来了,现已经上交。而且本县没有任何亏空,只是防洪堤需要再修一下。年久失修,为我县安全着想,还是需要修一修的。另外,本县无刑名大案。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牢里空无一人!”周云天说的很自豪。税收,民政,刑狱这三点上都是优良。而在赵小坤看来,就这么富有的县,你只能做个收支平衡,你不是把税收盈余贪墨了,不要你就是个昏聩的官员。老子要是做官,县库里不存个几十万两银子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治理有方。

其实,江阴县这么富有能不有财政盈余吗?还不都是让上下级官员贪墨了!要是别的一般的县,你接手很可能是个烂摊子,寅吃卯粮的现象在大明很多县都存在。说白了就是财政赤字,县衙都是靠借钱过日子。甚至把税收抵押给乡绅,让他们代替县衙收税。

这时来了三个人,周云天介绍道:“这二位是我最得力的助手,这位是陈明遇,而这位闫应元!是我县的典史,我不在时把县里的工作都打理非常好,叫人放心呀!”唯独把另一个人给错过了。而且周云天面色不善,似乎有些不悦。

赵小坤分别向两人拱手,闫应元高大瘦弱,陈明遇文质彬彬。两个都是书生模样。周云天开口道:“拱辰,丽亨,见过赵大人!”

“下官陈明遇,下官闫应元见过赵大人!”两人行礼说道。

“二位不必客气!本官初到江阴,以后县里的事情还要仰仗二位!”赵小坤说道。

“大人客气了!为大人分忧,这是下官的本分!”两人同时回答。

就在这时,现在门口没有说话的男子开口说道:“周大人,上次说的事……”

周云天打断说道:“我现在和这位赵大人正在交接,有事可以找这位赵大人!”

赵小坤问道:“这位是?”

“下官本县训导冯敦厚,见过赵大人!”冯敦厚说道。冯敦厚长的更儒雅,怎么看也不像个会守城的主儿!赵小坤心说,呵!这三位就是传说中的的江阴三杰,这三位今天可是凑全了。号称生死看淡,不服就干!被网上评为明末三位平头哥!

他们的功绩可以简单的说一下,公元1645年夏,江阴人为抵制建虏的剃发令,在江阴典史阎应元和陈明遇、冯厚敦三人领导下进行的抗清斗争。因为前后抵抗时间长达81天之久,故被称为“江阴八十一日”。最后后全城殉国,无一人投降。建虏战死了三个王爷,大将十八名;参加攻城的还有后来晋封为亲王的博洛(清端重亲王)和尼堪(清敬谨亲王)、清恭顺王孔有德;清兵二十四万大军携二百多门大炮围城,一共损失的士兵有七万五千余人。江阴方面,守城八十一日,城内死者近十万人。

这三位的守城能力很强,赵小飞想把这三位先收拢到麾下,然后提拔重用。至少让他们帮自己守住南京城。

“不知道冯训导有何事?本官能否解决?”赵小坤问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