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双面人生之我在明朝当驸马 > 第九章 去京师

第九章 去京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我明白了!多谢胡大人!”赵小飞说。

“这是我给黄大人的信,见到面后把写封信交给他,他看在我父救过他的份上,会照顾你的。”胡县令说完,把一封信交到赵小飞手上。

“多谢胡大人!”赵小飞拱手施礼。

肖四和三保把贡品抬上车,赵小飞和胡太医分别各坐一辆马车。加上胡太医的随从,一行人大概40多人,浩浩荡荡的往京师开去。

一路上,赵小飞很好奇的往窗外看去。他很想知道400多年以前的北京是什么样子,映入眼帘的是一样无尽的田野和树林。京城周边的生态还真的是好,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一点没有乱世将至的感觉。他拿出手机偷偷的录像。

可惜刚这么想就见到路边有一具白骨,这太打脸了。由于车上有贡品,车子不能走的太快。而且胡太医身体刚恢复,也不能太颠簸,所以一行人本来用一个上午就能到,结果用了一天的时间,快到关城门的时候才进了城。

胡太医让赵小飞先去他家住一晚,明日再去礼部报道。赵小飞也不客气,就答应去了胡太医家。来到他家,可以说受到了热情的款待。那完全按照接待皇亲国戚的标准接待赵小飞的。胡太医坐主位,赵小飞坐左侧。古人以左为尊,桌子上摆了八凉八热十六道菜。

胡太医刚刚病愈,象征性的吃了两口就被人搀扶回屋去了。留下他的二儿子作陪,从胡太医的二儿子嘴里得知,胡太医一家基本上都是世代为医。他大哥叫胡文,就是拱极县的县令胡县令。他的名字叫胡显,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在京城开了一家医馆,叫仁济堂。全家的收入来源都是靠这个医馆过日子,在京城算是富足人家。

胡显对于赵小飞用打针来救人的方法很感兴趣,赵小飞就把这种注射治疗鼠疫的原理和他说了。原理胡显听明白,但是这种针头,大明朝无人能做的出来。赵小飞就干脆送几套给胡显。胡显可以说是个医痴,只要有关医学的知识他都感兴趣。

两个人相谈甚欢,一直聊到深夜才各自回房睡觉。

第二天上午,赵小飞起床洗漱后,就带着肖四三保等衙役去了礼部门口。三保拿着胡县令的名帖进去了,过了一会儿就见一个七品小官出来,领赵小飞他们进了礼部后堂。

一进门,屋里有三个人,一个身着正二品官服的官员坐在正中间,两边分别坐着两个正三品的官员。赵小飞通过官服的品级判断,中间那位就是礼部尚书黄锦黄大人,两边两个正三品官服的应该是礼部左右侍郎。

赵小飞拱手施礼说道:“下国使臣赵小飞见过尚书大人,见过两位大人!”

“你就是南澳国的二王子?请坐!”黄锦开口道。

“正是在下!”赵小飞行完礼坐下。

“你的事迹,我们以上报当今万岁!陛下日理万机,请贵史稍等几日。”黄锦说。

“小使明白!”赵小飞说。

“介绍一下,我旁边这位是礼部左侍郎邱瑜邱大人,这位是右侍郎刘淳刘大人。”黄锦介绍完,赵小飞站起来分别向两位侍郎行礼。两位侍郎只是点点头,连站起来表示一下都没有。

这时邱瑜开口道:“贡品我们看了,贵国在琉璃制品上可以说巧夺天工。相信陛下看过后会很满意的,不知道贵使能不能告诉我,贵国历史风土呀?”

赵小飞听明白了,这还是不信任我呀!于是就拿出早就编好谎言说道:“既然三位大人感兴趣,那小使就给三位大人介绍一下我国的历史风物。我国国民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宋朝臣民,当年崖山海战失败,有十几艘大船逃走,被洋流带到南澳国国土。

我国四面环海,上面还有很多土着,我们和他们打了几乎百年的战争才最终赢得统治权。我国风土和大明无异,只是个别词汇和当地土着融合。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特点,我国书写文书是从左往右写,计数法是用符号记录。王位经历20代才传到我父王手上。

我国动物也是与其他地方不同,大部分动物身上都有一个袋子用来养育后代。我国最多的动物叫袋鼠,其实这种袋鼠一点都不小,最大的有一人多高。由于太多,我国民众都以它为食,味道和鹿肉差不多。还有一种叫考拉的动物,是当地土着的叫法,意思是不喝水的动物。我们管它叫树袋熊!”赵小飞完全是按照澳大利亚介绍的南澳国。

赵小飞坐在那里介绍了半个时辰才停下,三个官员听的入了神。最后赵小飞拿出一本自己编辑的书,上面介绍了南澳国的基本情况。包括国土面积,风土人情,特产,文化历史。只不过是从左到右看的,让三个人适应了很长时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