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北顾 > 第四十三章 人才齐聚中都

第四十三章 人才齐聚中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不必讶异,是本届主考官杨伯仁向圣主举荐你,本官恰巧也在场。”郑子聃呼了一口气说道:“二位不必太过拘谨,若是本次科考入闱,日后便是同僚,早些熟识岂不妙哉?”说完便作礼告辞。

“若是如此,幸甚至哉!”党怀英作揖,孟宗献随后也作揖。郑子聃转身,看着同是大定府的书生道:“诸位,寒窗苦读多载,今朝见分晓。望诸位莫折了我大定府的荣耀。”

郑子聃离开燕和楼,党怀英与孟宗献兄妹一同上二楼回客房。说来也巧,孟家兄妹的客房就在党怀英对面,三人招呼过后便各自回房。距离会试只得十日,众人都是争取时日多看些文章。

郑子聃回府,未用晚膳便直接去了书房。之前完颜雍要他留意那人,看起来有些憨厚,不怎么聪明一样。“咚咚”有人在书房外敲门。

“进来。”郑子聃坐在书案前的椅子上,随手翻弄着书籍。

御史府的齐管事进来,反身扣上门,跪在地上,磕头,“后院的老妪昨夜走了。”

郑子聃抬头,愣愣地看着齐管事良久,这才缓缓开口道:“起来吧!那病治不了了?”

齐管事点头,“她未到御史府上便有疾,此间三年幸得御史大人垂怜,多活了些时日。”

郑子聃揉了揉眼:“你先下去罢!她临行前可有所托?”

齐管事道:“感念御史大人再造容身之恩,来世当殒命以报。尸身焚化成灰,没土随流皆可。”

郑子聃摆摆手,说道:“你先下去吧!此事小心操办,勿要宣扬!”

待齐管事离开书房,郑子聃铺开纸,提起笔,开始写信。那老妪病死,虽不至什么大事,但人却是完颜雍交给他的,应该告知他此事。

东京城外清安寺内,一尼姑正在祷诵经文,完颜雍入殿,跪拜磕头,“母亲,儿子来看您!”

约莫半柱香后,李氏才停下诵金,完颜雍也一直趴在地上。“此地乃清安寺,贫尼法号圆明。”李氏睁开眼,“留守大人不必多礼。”

“往日想要问候母亲,通传多次都未得允准,不知母亲今日要见儿子,所为何事?”完颜雍的态度执着,只得母子二人之时,依旧唤她母亲。

李氏放下佛珠,抚摸着完颜雍的头,“乌禄,宝贞仙逝已有八年,难不成你想孑然一生。”

“看来母亲信息闭塞,”完颜雍笑着,“谁都知道我留守府上歌舞姬妾众多,整日醉酒寻欢。”

李氏挥了挥手,侧殿尼姑随即下去。“别人不解那是常事,我儿是何种人,作母亲的难道不清楚?”

不到半刻工夫,侧殿的尼姑就领着一女子进来,“这是辽阳府的刘姑娘,昨日来清安寺上香,我一见便觉甚是有缘,故邀她暂住清安寺,陪我这老骨头聊聊天。”

完颜雍抬头,无意扫了刘姑娘一眼,呆在那,久久未缓过神来,跟宝贞如出一辙的眉眼和下颌,一时间竟连完颜雍也有些恍惚,是宝贞回来了吗?

李氏嘴眼带笑,她早料到如此结果,因为昨日她第一眼见过刘姑娘的时候,也是颇为失态。

刘姑娘是辽阳人,双十年华,却也未择良人。她听说过完颜雍的名号,国朝第一人的男子,一直存在她的想象中,今日见得真人,倒也觉得名副其实。只不过眼前的这个魁伟高大的男人,眼里蓄满了泪水,把刘姑娘倒是吓得不轻。

刘姑娘只得愣在原地,不敢动也敢出声。李氏抬手让刘姑娘先退下,拿出手绢,轻轻擦拭着完颜雍的眼泪,“这刘姑娘生逢异象,据说有圣母天下之命。”

完颜雍轻笑,“母亲,此事难保不是有心之人想借此来蛊惑我们母子。您喜欢刘姑娘,尽可留她在身边。”

完颜雍起身,“母亲,我要回府了,东京耳目众多,儿子不便久留。”

李氏点头,挥手,“去罢!”

东京留守府寝殿内,完颜雍突然仓皇起身,打开书柜,翻找一通。未几,拿出一卷轴,他把案台的物件推在一边,把卷轴铺开。

那是乌林答宝贞的画像,她身着女真服饰,怀里抱着一个小男孩。“宝贞!你还好吗?”这是皇统八年,完颜雍亲手绘作的宝贞画像,那时他们的儿子胡土瓦刚刚两岁,这也是仅存的宝贞与儿子的画像。

生怕自己的眼泪把画溅湿了画像,完颜雍赶紧抚平画,卷起来,又收到书柜里藏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