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北顾 > 第一百四十三章 汤思退回朝,主和派上场

第一百四十三章 汤思退回朝,主和派上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陈康伯无言,他眉头紧蹙,又咳了好几声。“陈相,您身子···”黄中忧心不已,自符离战败后,朝中的气氛极其压抑。

“如今我军攻下海泗等六州,若是盘踞几州,坚守不退,北境或有可恢复之机。”陈康伯说道,“一旦陛下同意和议,那就···”

“陛下如今心思不定,左右摇摆,恐怕···”陈康伯打断了陈俊卿的话,朝中主战派人力单薄,局势多变呐。

三日后,赵昚便采纳汤思退的建议,派淮西安抚使干办公事卢仲贤前往金军大营议和。此消息传出,朝野内外为之震惊,看来赵昚已经作出了选择。

卢仲贤已经动身前往中都,商谈议和之事。张浚在建康设宴,聚众拟上书赵昚反对议和,两淮各州府镇守将士及地方官员皆被邀请参与。

“如今朝中汤思退等人把持圣意,与金有使来往,看来恢复之计又是一现昙花。”张孝祥灌下一口酒,苦闷不已,他在不久前被陈康伯向赵昚举任建康留守。符离战败后,朝中虽是和声大起但他还是坚持主战收复理想。

“如今汤思退唆使迷惑朝堂上下,若是任由其发展,莫说北伐恢复失地,恐怕国本动摇。”赵昚即位后,赐陆游进士出身,任镇江知府。

“二十前绍兴和议,关中养马场归于金人,这些年我军只能靠着步兵与北方游牧民族的精骑对阵。”张孝祥起身,几年前他便因以主战被贬,受尽磨难,好不容易陈康伯为相,这才回了建康。

张浚看着宴会上众人,有历经磨难,不畏沉浮的陆游、王十朋等,也有辛弃疾、范如山、陈亮等年轻有为、锐意复国的新起之秀,后人辈出,中原未亡,大宋还有救。

“自南渡以后,我宋便以临安为行宫,然临安频临大海,运粮不便,且易受意外袭击,陛下驻扎临安,只能作为权宜之计。”陆游与张浚谈道,“若真要和议,金朝来使,或到临安、建康,如此,我朝可争取时间整建,而不令金朝生疑。”

“务观有所不知,海陵王南下之时,太上皇早已命人修造大船,临安可是靠海的好地方···”王十朋喝下酒,仰头叹气。

说:</p>

本小说《北顾》是虚构的故事情节,请不要与真实人物事件挂钩和模仿,如有雷同,实属巧合。</p>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