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郡主的谋略 > 第一百三十七章 细讲

第一百三十七章 细讲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山长想借此训练他们处变不惊吗?”

“考场上什么事都会发生,有时候你不惹事儿,事儿都会主动找上门来,早点做好准备没有坏处。”

“山长准备怎么做?”

李山长耸了耸肩:“偶尔来一两次夹带、诬陷、屋顶滴水也是可以的。”

如玉公子了然,默默为潜江书院的学子们点蜡,看来他们不仅要把文章写得炉火纯青,还要头脑灵活的与突发状况斗智斗勇。不过,如玉公子觉得李山长不是一个肤浅的人,要只是为了模拟考试这一个目的,其实大可不必买下这么一大块土地,只要脸皮厚一点,多去刺史府走两趟,和宋刺史分析一下切身利益,宋刺史定会看在以后管辖范围内多出几个同僚的份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将贡院出借,现场实地模拟考,考试的紧张感、刺激感不是更能让学子们感同身受吗?”

“山长的目的怕不仅仅于此吧,在下也不是那精于小道非要挖出个子丑寅卯之人,山长方便的话就与在下说说,介意的话在下也会识趣闭口不言的。”

李山长迎着如玉公子坦率的眼神注视良久,如玉公子依然面不改色的坐着,他只好自说自话:“买下这一块地,说实话要动用祖上留下的大半家产,再把施工、修葺、粉刷等等的费用算上,积蓄也就所剩无几了。花费这么大代价就为了建几间号舍,不仅浪费土地也耗费精力。”

和乐郡主在一旁无聊的扯着手指头,耳中时不时的听见徒弟“土地”、“号舍”、“积蓄”、“浪费”这样的字眼,她想了想,抬头冲李山长笑道:“山长你要是想挣钱,可以盖几间房子出租啊!”

李山长原打算欲扬先抑,先诉艰辛后扬志的计划就在这三言两语中破产了,刚刚说到难处时他脸上显现出的愁苦之色霎时也不见了踪迹,取而代之的是憋屈不满。他心中暗想:和乐郡主到底养尊处优,什么也不懂,太天真,啥也不懂,说出的话就像来堵他的嘴似的。他们这儿谈的是扩建书院的事儿,怎么到她那儿,就跨行了,改成房产中介了。再说士农工商,商排最末,他们这培养饱学之士的清贵地方,怎么能大张旗鼓的行牙行买办之事,这不是砸了自家招牌,抢了同行买卖,里外里都亏,里外里都不是人,有辱斯文。

于是他决定不再拐弯抹角、暗藏玄机了,要再这么七拐八绕的,指不定还要再添多少堵心之言呢!他抬起衣摆,伸手指着泯江边的河堤,对两人解释:“号舍我打算建在江堤边,那里靠水,除非遇到船只,其他时段相对比较寂静。虽说要磨练学子们的心性,看看他们在闹市中能不能静下心来读文章写文章,但真要是把号舍建在街边,他们说不定被车水马龙、繁华街景吸引,生出了玩心。再者街边容易逃窜,他们逃课而出的几率也大,安全就得不到保障。江堤内侧不仅安全,而且吵杂声也会低一些。靠街边这一侧我打算做成实践课的教舍。教学子们学一些市情经济,定期给他们布置一个课题,让他们分成小组,走访街市后写一篇心得或解决方案的文章。我们这些夫子总得想办法让他们通事务、识时务,他们将来有幸上京王殿问策时,也不至于书本外的内容一句也答不上来。”

“山长想法倒是好,只不过问些市价几许,布价几何,田可增产这样的问题是否过于雷同了?朝中的大人们虽不知米价几许,布价几何,但他们可以决定增价或降价。至于田可增产这一问题,则由大司农来回应。潜江书院的学子再优秀也比不过为官数载的老油子们。”说完,如玉公子对他礼貌一笑。

李山长觉得如玉公子的笑如箭一般扎向他的心口,他有些不舒服,不过也得承认人家说的对。人家是官宦子弟,权贵之家那种打压外人给人下马威的手段层出不穷,他们奉行的是你弱就是你的错,趁你弱把你掐灭,难道要等你长成团灭他们。李山长知道官场的步步惊心,但是身为一名师者他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他要做的是培养正直、善良、明理、明是非的读书人,而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读书不是让人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不然为何书院每年都有农假呢?就是为了让学子知道米是从地里产出的,地里刨食很辛苦,产出的粮食交完税后剩下的才属于自己,要感恩父母的辛劳,要珍惜自己读书出人头地这个机会,等到学成之后再反过来报答父母,想办法让农民吃饱饭穿好衣。学习《四书》、《五经》就是为了学会做事的标准,做人的准则。而经历则是锻炼学子做事考验其人品。要想事事周全,他们还需千锤百炼,书院给他们的考验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而已。

不舒服归不舒服,包容意见不合的雅量李山长还是有的,他如同千帆阅尽般感慨:“谁不是那般走过来的呢?既然前人能够走过,后来者岂能畏惧,只要有真才实学,只要有为百姓做事的心,在哪个位置又何妨?有阻碍才会有动力,少年人的傲气与勇敢是那些守旧混日子的庸碌之辈们抵挡不了的,或早或晚,总会如愿。多经历一些事儿,多知道一点,总是多一份资本,事不在小,有用就行。”

如玉公子嫣然一笑:“山长说的是,不过山长不会真就盯着阆中城中事教学子吧?”

李山长得意的摇了摇头:“老夫岂是无知小辈,阆中城中事只够出个院试题,要想入京,皇城天下的要紧事才是重中之重。”

“难怪山长宁愿和宋刺史打口水仗死磕,也不松口另择他处。”

提到宋刺史,李山长立马吹胡子瞪眼,气不打一处来:“那就是个俗人,他看不出潜江书院的潜力,我也懒得跟他废话,耐着性子和他多解释几句,气血都得上涌,我现在都不去刺史府磨牙了,爱咋地咋地吧!”

“您老那么大底气?真不怕宋刺史哪一天一拍板,这地儿可就转卖于他人了。”

李山长也不隐瞒,实话实说:“以前可能还有点焦虑,时不时的请人盯着这一片,稍有异动我就过来搅黄它。现如今我是彻底放下这桩事儿了。”

如玉公子心知肚明,却不点破:“您接着往下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