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郡主的谋略 > 第一百三十五章 蹴鞠比赛

第一百三十五章 蹴鞠比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细看之下,和乐郡主才发现原本杂乱无章的人群可根据衣着分成两类:一类是正常着装的看客,另一类则是戴着红蓝头巾的队员,两队交替站在场地中央。有人眼尖看见他们来了,使了个眼色,看客们立马后退三步,红蓝队员分队而立,一名冠帽突出的学子小跑过来,行了军礼:“禀山长,左右二军已集结完毕,请指示。”

李山长客气的对和乐郡主道:“请郡主下令吧。”

和乐郡主瞥了瞥站姿如松的学子,又瞅了瞅一脸期待的山长,不合时宜的来了一句:“山长,难道我们不应该先找个地方坐下吗?”

李山长顿觉失礼,脸部僵了一下,后又恢复了和风细雨什么也没发生的状态,淡定道:“看座早已准备了好了,两位稍后随我过去就是,郡主还是先下令吧!”

和乐郡主从未见过蹴鞠比赛,也不懂赛制、规则、流程这些,她也就不含糊了本着不懂就要问的原则,低下头朝李山长那儿靠了靠,用手挡住嘴,小声问:“山长你一般都怎么说?”

李山长脑中空白了一下之后,迅速道:“鸣笛击鼓。”

和乐郡主眯着月牙眼点头致谢,从善如流道:“鸣笛击鼓。”

松柏学子得令大声应是,又原路跑了回去。场地中央的两队人马立马分散在球场竖立的球杆两旁。待和乐郡主等人走到帘幔包裹的看台后,她才发现刚刚分散的两队队员又再次分散,每人占据一侧,离队友稍有一段距离。和乐郡主手指虚指,嘴巴念叨:“一个,两个,三个……十二个,一边有十二个人啊,怎么这么多人?”

如玉公子见她好奇,解释道:“蹴鞠比赛由来已久,可追溯至战国时期。刚开始是双球门儿,历经数代演变成如今的单球门,喏,就是那球场中央竖立的两根高三丈的球杆,上面的球门直径约一尺宽,别称风流眼。”

和乐郡主看向那高耸的球杆,窄窄的球眼,问道:“为什么要把球杆竖到那么高的位置,球门直接叫球门就好了,叫什么风流眼,听起来有点像叫玩世不恭的浪荡子呢!”

如玉公子咳了一声,说:“这话说的有点偏颇了,我们还是请李山长讲解一下吧。”

李山长乐滋滋的接了这个话题:“刚刚如玉公子提及了蹴鞠起源于战国。郡主可知战国最出名最常见的是什么吗?”

和乐郡主思索片刻,不确定道:“是打仗吗?”

李山长露出了欣慰的眼神:“作战是战国时期七国君主日日要头疼的事儿,因为战败就意味着割让城池,这对君王来说是不能容忍的事。而那时的齐国国力强劲,齐宣王在位时期更是威风凛凛,所向披靡。要不是孟子和齐宣王畅谈一番施仁政的重要性,齐宣王估计也不会暂停以武治天下的方针,临淄那儿的人也就不会长期以善蹴鞠闻名天下了。”

“山长,你说的和打仗有什么关系呢?”

李山长摆了摆手,示意和乐郡主别急:“蹴鞠和军队扯上关系就得追溯至汉代了。传闻汉武帝曾分别派李广、霍去病两位将军收复河西走廊。李广将军爱兵如子,不舍士兵疲乏受累。急行军安营扎寨之后,即让士兵休息恢复体力去了;而霍去病将军却在士兵安顿好后安排蹴鞠比赛,致使兵将疲累不堪,为此霍去病将军没少被人诟病。可在攻打河西走廊时,李广将军率领的大军战败了,将近1万人的大军差不多团灭全军覆没了。而霍去病将军带领的士兵却将河西走廊牢牢占住。此后,霍去病将军在军中威望一升再升,蹴鞠也成为军中固定的训练科目了。”

“哦,原来如此。”和乐郡主恍然大悟,但她又有了新的问题:“蹴鞠既然原是军中科目,那就应该是直接对抗赛,需要双球门。场下左右二军被球杆阻隔,双方不能直接硬碰硬。这样的比赛效果会不会打折扣?”

李山长摸着自己的胡须坦然道:“这里是书院,场下比赛的是书生,蹴鞠比赛的目的也旨在强身健体,怎么能和军中蹴鞠相提并论呢?”

“原来是军中蹴鞠的山寨版啊。”和乐郡主惊呼。

如玉公子见状,摇头斥道:“郡主慎言。李山长刚刚已经言明军中蹴鞠旨在提升士兵作战能力,书院蹴鞠重在放松锻炼,两者目标不一致,为免误会我看还是称之为‘筑球’吧。”说完,如玉公子对和乐郡主眨了下眼,和乐郡主轻拍嘴角,对李山长连声抱歉,声称自己这个外行人在李山长面前班门弄斧了,请李山长不要介意云云。

刚还有些恼意的李山长见此也不好说出什么重话,只得摆手表示不在意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