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全能唐人 > 第313章 吃饱饭是基础

第313章 吃饱饭是基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说道张阳思索粮食问题的解决方法...

最好的解决方法自然不是重农抑商,因为商业可以促进经济繁荣,可以让人们的生活体验变得更好,但更少的人去耕种,却要解决更多人的吃饭问题,这就要求粮食的亩产产量增大。

这意思就是说原来一亩地产的只够十个人吃的,现在却够五十人吃,种地的人少了,种地面积小了,但产量或许有增无减。

但如何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

张阳最先想到的还是土豆。

土豆这玩意要逆天,今世小麦亩产可达800斤,而土豆却可达到2000斤,直接翻了一倍多,但在唐代,小麦的产量却低的吓人,能有多吓人?平均300斤,最低50斤。

亩产50斤!

张阳对这个数字吓到了,50斤好干啥?一人不用一个月就干掉了,也幸好我朝地大物博,不然不知要发生多少饿死人的事。

“如果...我能把杂交小麦和杂交水稻搞出来或许可以缓解现在的情况。”张阳仔细的琢磨了起来。

如今长安城内商业与制造业只是有抬头的趋势,还不至于原本种地的人都跑去做生意,即便如此,粮食仍不够吃,可以想象当百姓都转行不做农民时,又有多少人会饿死。

有的人说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因为市场会调节这一切,比如说没人种地,那么粮食的价格就高了,于是百姓又转身又去种地了,怎么会发生饿死人的情况呢?

事实上,市场调节的确有作用,但却有着滞后性,比如说当年的“蒜你狠”,市场上的大蒜的价格爆升十倍,比肉都贵,于是农户觉得这是赚钱的门路,于是纷纷改种大蒜,导致第二年大蒜产量直接暴涨,价格跌的稀烂,因此市场调节这东西吧,的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

放在此时张阳所处的唐朝,如果大部分人都不务农,转投他业,今年饿死人了,赶紧种地,明年才能收到庄稼,这中间又有多少人要饿死...

所以不得不说,重农抑商的确是有统治者自己的考虑。

“哎,看来也只能如此了!”张阳思索了半天,终于得到了自己的答案,而这时,小太监也急匆匆的上门请张阳速速进宫面圣。

“怎么又要进宫?皇上又有钱了?寝宫也要修吗?”张阳看着面前的小邓子,不由得疑惑起来。

李世民自从御书房被装饰一新后,便深深的爱上了这种感觉,脚踩在厚厚的棉花地毯上,暖暖的煤炉,明亮透明的玻璃,粉饰一新的墙面,总之一切都是美好的。

为此,李世民许下宏愿,那就是要将自己所有的宫殿都装修成这样!

然而事实总是残酷的,国家各个部门都缺钱,自己的享受自然只能放在最后,为此,李世民几乎天天泡在御书房,实在是其他地方都有些不入眼,哪怕里面有貌美的妃子。

“张大人,您又不是不知道,陛下圣明,钱都花在刀刃上,怎么可能还有钱修宫殿,陛下是找您入宫议事的!”小邓子连忙解释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