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穿越八零多张床 > 第107章 自己的院子自己操心

第107章 自己的院子自己操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先这么公布,三个月内必然会来很多人领回自己的物品。最后剩下的估计也不会太多了,到时候再把东西转移也就方便了不是?!”

“嘶,也对哈?!”办事员眼睛一亮。

“您先坐会儿,我跟领导汇报一下。”办事员一阵风似的去了隔壁的办公室。

办事员一走,胡星河就翻看起今天的报纸来,好家伙,在《京城日报》头版头条就刊登着昨个儿观海楼开业的新闻,还有老大一张剪彩照片呢。

光看标题就很提气,《京城首家“京味京韵”民宿旅社开业,为京城特色文化旅游打响第一枪!》

再看其他的报纸,也是各种大标题让人眼花缭乱。

《观海楼首开先河,用京味京韵的四合院接待外国游客!》

《观海楼,海纳百川——记京城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启动仪式!》

正当胡星河沉浸在自我陶醉之中时,办事员带着房管科长和街道主任一起来了,四个人在办事员的办公室一顿研究,最后他们认可了这个方法,不过主任还是很谨慎的,决定给区里写个报告,让领导审批,这也是为了配合私房腾退政策的一个办法,像安定门街道这样的案列还有很多,如果这个办法有可行性,那就可以解决一批这样的私房占用问题。

后面就没有胡星河什么事了,他该干嘛干嘛去。

一个礼拜之后,京城日报和晚报上就刊登了一则《安定门街道四旧物品认领通告》。

这则通告大意就是限定时间,让名单上的各家带齐手续到街道办领回自家的四旧物品,过期不来办理的,视同自动放弃,街道办有权自行处理云云。

一时之间,安定门辖区的人家都积极行动起来,街道办一下就热闹了。有来办理领回手续的;有来咨询的;有来诉说自家被收缴了没在名单上的;还有以前在安定门被收缴了,现在居住在其他地区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让办事处忙得一塌糊涂。

虽然他们忙了,可也是真见效果,短短的一个多礼拜,十三个仓库的东西就被领走了三个仓库。

胡星河看到报纸就知道区里也是同意这个办法的,效果一定有,就看效率怎么样了。

每隔几天,他就去一趟街道办,跟着工作人员一起进入仓库区看看情况。

老王今年算是发了笔财,帮着胡星河修葺了几个院子,重建了一个院子,他自己人工费就赚了两千多,把他乐的不要不要的,跟着他一起干私活的师傅们各个腰包鼓鼓的,干劲十足。

这不,今天胡公子又来找他了,说是方家胡同二十三号院要收回来了,让他跟着一起去看看。

他大中午的就带着几个老伙计一起去方家胡同二十五号,来找胡星河了,一起去查看二十三的情况,然后就忙着对照老图,开始琢磨预算了。

胡星河这些天除了忙乎二十三号的事情,就是忙着另外的一桩新生意,做旗袍和大褂。

自从前海的观海楼开业之后,这老外的旅游团就一个接着一个,把四个院子住的满满登登的。

这些老外非常喜欢住在这样的院子里,既能感受到京城民俗文化,又能体验真实的生活环境,他们能不喜欢吗?

可就是有一样,这里没有他们可以消费的东西。

胡星河很快就从老妈和小姨的反馈中想起,自己没有旅游产品销售,让老外的外汇券没地方花,这不是一大损失么!

必须要有特色的东西。

游客进店消费这是旅游的必备项目,这些老外多次被带进各种商店消费,每个人回来都是大包小裹的。可是在观海楼这里,老外们吃完饭之后到睡觉之前这段时间,除了到处溜达就没事干了,这哪行呀?必须要他们在观海楼这儿再买点东西。

卖什么?大家伙商量了很久,最后,胡星河拍板,卖旗袍和大褂。这些东西需要订做,没有合适的成衣,所以,很多对外的商店里只卖布料,不卖衣服,这就给了胡星河机会!

胡星河把这个想法和李振江一聊,他是大力支持。于是这个项目也就开始实施了。

什刹海街道就有一个缝纫社,是安排街道待业子弟就业的大集体单位,本来就是一个能维持发点工资的地方,帮着街道辖区里的服装厂做点小活,什么钉个扣子,锁个边儿什么的。

现如今,突然听说有这么个大活,他们能不激动么!可是这旗袍不是一般人能做得了的,需要技术过硬的人才行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