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名著世界当女配 > 第46章 安娜.卡列尼娜(46)

第46章 安娜.卡列尼娜(46)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对于挂名丈夫那点心思无知无觉的多莉, 昨晚难得睡了一个好觉。

只是在早餐桌上再次见到奥布隆斯基的时候,她的好心情难免打了一个折扣。

就在多莉想着该怎么尽快打发走这个男人,或者说需不需要为了避免对方纠缠, 她迅速吃过早餐之后立刻出门的时候,只一夜没见的奥布隆斯基却意外的转变了态度。

狗男人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昨晚如何质问妻子的嘴脸, 又恢复了之前对待妻子的那种热情洋溢的态度。

在向多莉问候了早安之后,奥布隆斯基还特意表达了一番他对妻子慈善事业的支持。

“我亲爱的多莉,经过一整夜的思考, 我已经完全能够理解你对待慈善事业的态度。

在此我想请求你原谅我昨晚的冲动和鲁莽, 要知道, 作为你的丈夫, 至少我应该有事先知情的权利。”

还是昨天的老生常谈, 多莉对此不置可否, 只是挑了挑眉头就开始享受自己的早餐。

不过她心里却腹诽着:如果狗男人真的思考了一整夜,怎么可能还这么红光满面,竟然一点都不见疲惫。肯定又在那里扯谎!

不过表面上,她却微笑着示意男人继续说下去。想叫这人说完了赶紧滚蛋。

奥布隆斯基也知道, 因为妻子对他的冷淡和疏离, 继续抓住他被无意隐瞒这事再做纠缠,并不算怎么明智的行为。

因此便把谈话的焦点放在这件事情本身上面。

“作为你的丈夫,我认为我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和支持你,叫你能全心全意的进行你的慈善事业。

如果有任何地方是我能效劳的,请务必要告知我, 我将为我的妻子奉献所有。”

啧!啧!啧!狗男人漂亮话说的还是这么顺溜,既然你都这么表态了,那我不成全你一下简直对不起我被你破坏掉的好心情。

于是多莉马上一脸感动的望着奥布隆斯基说:

“能得到您的全力支持,我实在是太感动了。

我就知道您是一位合格的绅士, 是那么的富有同情心。

那么我亲爱的奥布隆斯基先生,您知道学校和医院两个工程的耗资巨大,甚至让我有了沙龙的收入都依然倍感压力。

因此如果您真心想要帮助我的话,不如给我一些资金上的援助,我将不胜感激。

其实不用很多,只要您答应把卖我嫁妆林产的那笔尾款全都给我就行。”

这话成功叫奥布隆斯基变了脸色,出钱什么的,实在太为难他了。

“哦,多莉,能帮到你我当然愿意。

只是你知道我才刚刚变动了职位,当然这完全是因为你的关系我才有了这个机会,我是如此的感激你,但你也知道我需要面对的应酬也越来越多。

我想你应该是了解的,那些应酬的场合少不得要有一些花费,所以弄的我的手头也跟着有些紧张……”

多莉一边吃着早饭,一边听着狗男人唠唠叨叨的跟自己诉说他的难处。话里话外都在暗示着,他手中的钱都不够他自己开销。

对此多莉心里除了再次确认了对方的渣属性之余,只剩下一声嗤笑。

不过显然奥布隆斯基非常懂得拿捏分寸,看到妻子对他的话语明显不耐烦之后,他就明智的把话题转移到了孩子们的身上。

因为他知道,现在除了有关孩子的事情,基本上已经很少能找到跟妻子的共同话题。

“另外亲爱的,我不得不再跟你抗议一下,为什么把塔尼娅和格里沙送去学校的事情,同样没有事先跟我商量一下。

我是孩子们的父亲,如果你能给我写信或者发电报通知我一下,不管多忙,我也会赶回来的。”

这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非得要抓住她这个做妻子的一根小辫子?

但是这个锅,多莉可不能背。

因此她也拿腔作势的开口说道:

“亲爱的奥布隆斯基先生,我以为这件事请,是我们两个老早以前就已经商量好了的。

难道您完全忘记了吗?

那我不得不再次提醒您,当初您主张卖掉我嫁妆林产的时候,我就已经跟您要了一半的收益,作为孩子们将来的教育金。

那时候我说送孩子去学校的事情,您可并没有提出任何的反对意见。所以在我心里,这是您早就认同的事情。

我如今只是遵守诺言,送孩子们去贵族学校接受教育。

难道您现在要反悔不成?

如果您要是想反悔的话,我不得不提出我的抗议。

您看如今咱们两个都这么事务繁忙,我有沙龙和学校、医院的事情要操心。

而您同样也一直忙于公务,甚至我和孩子都极少在家看见您。

由于咱们的这种实际情况,导致了咱们做父母的完全没有精力操心孩子们的教育问题。

正好两个孩子都长大了一岁,已经到了可以入学的年龄,所以我才把他们送到学校。

我以为关于这件事,咱们之前走就达成了共识。”

“不是还有家庭教师……”

奥布隆斯基试图表达自己的观点,却被多莉不难烦的打断了他还没说完的话语。

“确实咱们可以找几个出色的家庭教师,叫他们替咱们教导孩子。

但是请您不要忽视一个重要的事实,由于家庭教师在家里的特殊地位,他们虽然不能算是仆人,但更加算不上是主人。

有时候他们局限于这种尴尬的身份,某些方面并不能很好的引导孩子。

因此我认为在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时期,还是把他们送到学校里,让他们跟那些年龄和地位都相仿的朋友们,一起成长一起接受教育,对他们来说才是最好的安排。”

可能奥布隆斯基先生根本就不是真的操心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也更能是他在妻子面前没话找话,所以多莉才说了几句,就已经把这位先生给说服了。

正好多莉也不怎么在意他的想法,倒是顺便通知了对方一下,说下面三个小孩子到了年龄,也同样会送他们去学校接受教育。

对此奥布隆斯基先生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议,在他看来,只要不从他口袋里掏钱,怎样都无所谓。

他只是没话找话的发表了一下自己的感慨,“我当然记得咱们当初的约定,只是不知不觉间时间过的这么快,我的小塔尼娅都已经到了可以去学校的年纪,我这个父亲已经开始想念她了。”

狗男人还真是偏心眼,哪怕只说点漂亮话,也只提他心爱的大女儿,倒是对不喜欢的儿子只字不提。

为此多莉马上就不高兴起来,“我希望您在孩子们面前,能够不要这么偏心。

您这样明显偏爱的行为,这样实在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同样意识到自己说错话的奥布隆斯基,也有些后悔。明明他自觉平时表现的尽量公平了,怎么当着妻子的面说话却没有注意。

于是便马上改口说:“看你说的,我又怎么可能不爱我的儿子。

要知道格里沙那可是我的长子呢,我怎么可能不爱他。

只不过我对这个长子给予厚望,难免要求更严格一些,所以不能像对女孩子那样偏爱他。”

对此多莉只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她面前的这个狗男人到底什么时候能说一句真话。

别说她曾经看过原著,知道这个没良心的渣爹对孩子一点也不上心。哪怕对他比较喜爱的女儿,也不过是当宠物似的高兴了就逗一逗,其实心里根本没有他们的地位。

否则在书里,狗男人也不会宁愿拿口袋里的钱去给外面的女人买宝石项链,也不给多莉一点钱去给他最爱的女儿买一件冬天穿的大衣。

既然已经知道了狗男人的渣属性,多莉也懒得在这上面纠缠。

她只是神情冷淡的跟他说了一句,“希望您能记着您今天说过的话,我不希望我任何一个孩子,因为他父亲不恰当的行为而心里受到伤害。”

奥布隆斯基马上做出一副伤心又忏悔的样子,口口声声述说着他对孩子们的父爱有多么的深厚,倒叫多莉听的十分倒胃口。

终于吃完了一顿令人消化不良的早餐,多莉用餐巾擦了擦嘴巴,立刻站了起来跟狗男人告辞。

“我得回去换一件衣服,一会儿必须马上去一趟沙龙。

您知道的,那里的产品都需要我亲自经手,否则别人做的弄不出来这种效果。

所以今天只能失陪了,如果要有什么事儿,咱们改天再说吧。”

对这个能挣钱的买卖,奥布隆斯基还是相当重视的。哪怕他暂时还不能把这笔收入掌握在手里,但这也算是这个家庭的收入。

因此他一听妻子说要忙沙龙的事情,马上就表示自己能理解妻子的辛苦,并且如果多莉需要的话,他愿意帮忙分担。

在多莉差一点忍不住说出什么嘲讽的话之前,狗男人马上说起了对妻子的心疼。

最后还不忘装模作样的称赞多莉的善良和仁慈,居然愿意拿出自己辛苦赚回来的钱,去帮助那些穷人。

用奥布隆斯基的话来说,天地下恐怕再没有比他妻子更高尚的人了。

对狗男人这么明显的恭维,多莉只回应了一个假假的笑容。

别说她在外头早就听多了这些恭维话,叫她本来就有些底子的脸皮又加厚了几个度,早就对此有了免疫能力。

就只因为这些话是从渣男嘴里说出来的,多莉表示她一个字都不会相信。

不过多莉倒是没有骗人,她今天的确需要去一趟沙龙。

因为急需大量资金的原因,多莉提高了沙龙接待客人的能力。所以相应的,那些特制的美容、美体、美发产品的需求量,也跟着不断增加。

当然所有的产品必须要由多莉亲自经一下手,才能在金手指的加持下出来特别出众的效果,这也导致她最近的工作量着实不小。

……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经过了一个漫长寒冷的冬天,多莉的学校和医院也终于竣工。

在这期间,安娜早早的就被多莉召唤到了莫斯科。

当然是为了叫这个聪慧能干的女人,为学校和医院的筹备工作出力。

是的,安娜是非常的有才华并且能干的。她回彼得堡这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自己创作出来两本儿童读物。

虽然根据她自己说,这要归功于多莉的善举给了她灵感,但是多莉却更加相信这该归功于她自己本身的才华。

毕竟原著里,安娜在跟沃伦斯基私奔的那段日子里,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也曾经写过一本儿童读物,甚至差一点就正式出版了。

所以多莉大大的称赞了她的才华之后,更毫不犹豫的奴役起了这位美丽的卡列宁夫人。

他们两个几乎扎根在了乡下的庄园,每天都要去学校和医院,还要跟不同的人会面。

因为多莉必须要慎重挑选校长和院长的人选。

两位贵妇几乎给身边所有认识的人写了信,请他们帮忙推荐合适的人。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面试(当然这个概念是多莉提出来的),最终在了解过这些人的背景、经历以及学历、品行之后,才最终决定了人选。

学校的校长是柯兹尼雪夫推荐来的,一个博学、睿智又为人宽和的教授。

这位米哈伊尔先生,是从一所中学退休的教授。他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给多莉的学校当校长,简直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这位校长先生上任之后,很快就招聘回来足够的老师。其中好几个人,都是他亲自教导过的学生。

于是在课桌椅还有教材以及老师都到位以后,学校也迅速的招收到了第一批学生。

由于多莉的学校启蒙部分的教育完全免费,中学部分的教育收费也很低,因此这些人参与报名的积极性可高了。

只是了解到这附近的穷人,之前一直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所以第一批学生的招收条件不得不一再的调整。

基于这些不可忽视的实际原因,还有那些超龄的孩子们想要学习的欲望太过强烈,最终通过商讨之后决定,招生年龄定在八到十五岁之间。

而且跟其他学校不同的是,多莉这里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可以接收。

只不过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多莉不得不把一所学校分割成两部分。专门圈出一幢房子当成女校,还特意聘请了一位女校长和几位女性教师。

当然不管男校女校,都由米哈伊尔先生直接负责。

可惜有时候不管你计划的再好,也会有一些意外发生。

俄罗斯绝对算的上地广人稀的国家,这也就导致了一些慕名而来的学生,没有条件天天回家。

因此多莉和安娜不得不考虑提供食宿的事情。

这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出于对学校以及学生本人长远发展的考虑,经过几番讨论之后,多莉提出了可以给一些付不起学费和食宿费用的学生,提供一笔助学贷款。

“如果一样东西得来的太过容易,人们往往就不容易珍惜。”多莉对安娜还有校长先生说,“因此我们需要叫那些学生知道,能得到学习知识的机会,是需要他们付出一定代价的。”

她率先提出这种概念,并注意观察了一下另外两个人的表情,见他们只有吃惊好奇,并没有强烈反对的情绪,便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