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宝权臣 > 第33章 蜀县驿站

第33章 蜀县驿站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蜀县,一处人来人往的闹市,杨钊等人都在这停了下来。

等到马车彻底停下,杨钊钻出马车,一个翻身就下了马车。

突然,他发现自己这一行人的队伍少了很多。

守护的军卒,只剩下百来人,而其他人,全都不知所踪。

秉承着不该问的不多问,杨钊没理会少去的人手。

先是看着后头几架马车中裴柔杨暄杨宁三人钻出来,随后集齐一家人,接着就随着林瑜的牵引,走向那处房屋。

房屋的大门,上头挂着一块牌匾。

牌匾上,有三个字。

那三个字,恰好是杨钊认识的。

蜀县驿。

蜀县驿大门宽有两米左右,高差不多两米五。

而那大门是两扇分开,抵着后墙开着,看着模样是木制的。

木门上漆着红漆,两条桃符整齐挂着。

至于门墙,不是普通人家那种泥巴糊成,而是透着青色的青砖砌成。

看着这一幕,杨钊心里顿时明白,自己怕是到了这蜀县的驿馆,铁定没错了!

走进驿馆,已经有好些人在这里候着。

为首的一人,穿着显得有些富贵气,倒是一个胖乎乎的中年汉子。

“蜀县驿站驿长梁大贵,恭候上官驾临!”那胖乎乎的中年汉子双手手指交叉在胸部,躬下身子恭敬行礼。

听着梁大贵的话语,杨钊差些没咬住舌头。

自己刚刚想着这是驿馆,哪知道人家说的是驿站!

这不是打脸么?

还有,梁大贵行的是什么礼?

怎么这么眼熟呢?

貌似自己从什么剧里见过。

但是,他不会行这礼啊!

刚刚梁大贵速度太快,他没看清!

难道自己之前在章仇兼琼跟于大监那行的礼全是错的?

大唐礼节,抱拳不行么?

(驿站注:唐朝时期的名称。

驿馆注:也是驿站的意思,只是在明清之后换了说法。

叉手礼注:唐朝盛行的打招呼礼仪,一般都是由身份地位低的向地位高的行礼,而武将行礼,就没有这么多的规矩了)

所以,杨钊微微点了点头,“有些乏了,歇会脚,之后便要离去,吃食可准备妥帖了?”

“上官,吃食已然备妥,全是耐饿的肉食,还望上官乞怜。”梁大贵一脸谄媚地回话。

“成!领路吧!”杨钊说完话,就等着梁大贵带路。

梁大贵很是听话,弓着身子头前带路。

杨钊一家子走过亭台楼阁,走过一处院落。

这是一个独立的小院,院内布置陈设极为清雅。

有假山,有水流。

那林立的假山仿佛一道美轮美奂的景观。

假山是由河中的石头砌成的,这些石头形态各异,有像展翅飞翔的雄鹰,有如奔走捕猎的巨虎。

假山上更是长着些碧绿的嫩竹,假山下环绕着流水,水中种着莲藕,荷叶碧绿,荷花盛开,还有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

对于这处院子,杨钊看了半天,总觉得有一股特别的味道。

嗯!

有种苏州园林的味道。

“梁大贵,这里不错,没少花心思吧?”杨钊笑着问道。

听到杨钊问话,梁大贵连忙回复:“上官,这里并非小的建立,乃是贞观年间蜀王李恪出钱置办,原先并非驿站,后头蜀王被封为吴王,也就被我梁家盘下了,前前后后修了百十年,倒是也能一直用着。”

蜀王李恪?

这是谁?

杨钊又纳闷了。

还有,按理说一个驿站的驿长应该是官家的,怎么这梁大贵会自称小的?

还说是被他梁家盘下的,这又是怎么回事?

兴许,这些都是常识,所以杨钊没有寻根问底。

(唐朝驿站制度注:唐代在兵部以下设有驾部,专门负责管理全国的驿传工作。

以下各道由判官主持,各州由馆驿巡官或由兵曹、司兵参军兼管。

各县由县令综理,后来又专门派有‘馆驿使’,以加强对驿政的监督。

当时唐朝将全国的驿站都划分了等级,更是给予马匹和土地等来保证驿站的各项开支。

陆驿划为七等,水驿划为三等,水陆划为四等,各个等级都有相对应数量的马匹和土地。

开元年间,驿站已经铺满了整个大唐。

三十里设置一驿,这是规定。

当时,有二百六十所水驿,一千二百九十七所陆驿,八十六所水陆相兼功能的驿站。

而驿站管理人员一般由上级指派或富户承担。

这管理人员,就是所谓的驿长。

一般情况,上级指派的可能性不高,除非特殊情况,比如某一官员的亲戚想要讨个差事之类的。

当然,最多的还是让一些当地的富户来承担。

嗯!

这里就有个乐子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